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文言知识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小编: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⑹[环]包围。⑺[池]护城河。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⑼[委]放弃;[去]离开。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⑾[封疆]划定的疆界。⑿[固]巩固。⒀[山溪]地势;山河。⒁[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⒂[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⒃[至]极点。⒄[畔]通叛,背叛。⒅[顺]归顺,服从⒆[故]所以。(20)[是]这

  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池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亲戚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锋利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2、家和万事兴。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3、众人拾柴火焰高。4、团结就是力量。4、人心齐,泰山移。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问题探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⑵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候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相关推荐

    中考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及练习题 得道多助怎么造句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口技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地震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卖油翁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韩琦大度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岳阳楼记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黔之驴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南歧人之瘿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山市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不怕鬼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魏公子列传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二鹊救友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论语十则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梁鸿尚节 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扁鹊见蔡桓公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唐太宗吞蝗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李遥杀人案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大道之行也 中考语文古诗文详解:大道之行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从 殆 当 道 得 2011北京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答案及深度解析 2021高考作文得与失解析最新 中考文言文《宫之奇谏假道》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武王问治国之道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失亲得学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实词之道、当 五大方法助考生巧断文言句 名师深度解析2014海淀高三期中作文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1:文言文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文言文中从殆当道得的含义 文言文《揠苗助长》原文及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解析:《寡人之于国也》特殊结构 内助之贤成语故事及解释 中考文言文《夜行黄沙道中》全文详细翻译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蜀道难段落分析 两大妙计助准高三生获得语文高分 高考语文60道词语辨析题汇编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蜀道难译文 作文素材的深度开发和多角度使用评课稿范文 2021初中语文常考作文素材:友爱与互助 郦道元《三峡》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要言妙道成语解释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蜀道难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蜀道难字词解释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10:字音(同音字、多音字) 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襄邑道中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寡人之于国也 守望相助成语解释 2017中考语文知识点早知道 中考答题技巧全解 初一年级文言文:揠苗助长原文和译文 《论语》中的“师道”与“学道”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一词多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蜀道难注释 中考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语文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 2015-2016年高考语文必背之蜀道难 中考语文复习:中学生必须知道的文学常识之最 帮助别人的谚语英文版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14:病句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异读字之王、度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中考文言文《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翻译 同恶相助的成语解释 高中语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分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蜀道难主旨 品茶之道之绿茶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多音字 初一年级文言文:揠苗助长古文译文和注释 友爱与互助作文素材 文武之道的意思及故事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之一词多义 关于帮助别人的谚语英文 高考必考语文古诗词《蜀道难》 内助之贤的意思及故事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总结 才多识寡成语解释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解析之多重复句 2017中考文言文通假字考点解析 2021高考语文得与失作文范文最新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蜀道难 中考语文多重复句分析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多音字之数、为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多音字之号、间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多音字之好、舍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多音字之行、难 妙法助识字 高考语文必修3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中考文言文《小国寡民》全文详细翻译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多音字之骑、少 互助友爱的谚语 文言文基础知识之文言断句解析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实词之从、得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11:词语的使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蜀道难写作背景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蜀道难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