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文言知识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虚词2021

小编: :YJ叶

文言虚词包括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20个。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虚词2021,供大家参考。

常用虚词例释

1.但

①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②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例: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而

①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②连词:A.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B.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C.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D.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E.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3.耳 语气词:A.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B.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驴》)

4.何

①疑问代词:A.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为学》)B.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C.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乎

①语气词: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C.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②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③介词:A.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例: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B.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6.或

①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可译为“有的人”“有的”。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许”“大概”“或许”。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表示时间,可译为“偶尔”“有时”。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7.乃

①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B.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其

①代词:A.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B.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C.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编者注)

9.且

①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B.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10.虽连词:

A.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B.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虚词2021,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阅读有所帮助,本网站还有更多阅读知识,期待你的解锁与关注。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虚词2021】相关推荐文章: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常用实词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常用虚词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2021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归纳2021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虚词2021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虚词2021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常用虚词 中考语文常考文言实词2021 语文文言文中考常用实词 2017中考语文常考考点:文言文虚词复习 高考中常见的语文文言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 2021高考文言文虚词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及总结 中考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复习重点 2016中考文言文虚词复习 2021初中语文常考作文素材:名言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常用虚词 [文学常识]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 2017中考语文必考考点:文言文虚词用法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分析:“以” 中考语文考试文言文精选知识:虚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其”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所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为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其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常用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文言虚词 中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之"之" 中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之"而"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以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乃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或 高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梳理:文言虚词 中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之"者" 中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之"以 "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且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乎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于” 高考语文必考文言虚词:若 中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之"其" 中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之"则" 2016中考语文复习只文言文虚词 中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之"于"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之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也、已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备考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虽、遂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耳、何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但、而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用虚词之矣、于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2017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辅导:常用虚词 文言文100个文化常识常考古文常识归纳2021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 文言文常识高中高考知识2021 高中文言文常识归纳积累 2016年高考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焉 中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 高考文言文虚词全解 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常用的文言虚词详解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4)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7) 2017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句式与文言文虚词用法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9)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10)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6)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8)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12)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2)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3)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13) 2021中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古代重要作家 2021中考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古代重要作品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文知识点之虚词“者”的用法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1)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5)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11) 高考语文必背答题中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14)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以"的用法 高考中的文言虚词破译四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焉"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因"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者"的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练习 名师指导: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大全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的推断技巧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备考知识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之文言文常用实词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实词备考知识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词集解 2017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指导:文言虚词考点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 2016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与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中考语文实词虚词考点解析 语文常识积累大全高中2021 文言文常识积累高中高考知识 2021中考文学常识知识点:文化常识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5)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