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文言知识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分析2021

小编: :YJ叶

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的学习重点,学习文言文的重点是翻译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分析2021,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知识点

1.词类活用知识考查

(1)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2006年全国卷)

“欲”,要注意其处于“见”的宾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名词,译为“贪欲之事”。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2006年湖南卷)

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

寡实(寡,形容词用作动词,缺少;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实际内容)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而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2006年湖北卷)

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粒”应该作动词解,为吃饭、吃粮食之意。

(4)光武难其守。(2006年天津卷)

光武认为防守河内很难。

难,意动用法,认为……很难。

(5)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天津卷)

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降,使动用法,让……投降。

高三的文言文复习的技巧

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第六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高三语文的文言文复习的方法

1高考语文文言文主旨把握

研读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文言文试题都和中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我们没有见过,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也就是说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要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错误。面对一篇文言文,通过整体阅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人物之的关系怎样等等。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义,那么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搞错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张冠李戴,混淆是非(比如裴矩对炀帝和对太宗的态度)。

2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

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比如看“见”的“见”:只须强调“见”有表“被动”的意思以及“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词性副词”即可,记准两个例子“信而见疑’’和“君既若见录”,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再比如危险的“危”,学生一看到“危”便想到“险”,其实在古汉语中“危”经常做:“正直”、“高”解,例如成语“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诗歌“危楼高千尺”等。文言文如果考查“危”的“危险’,“危难’,“危害’’义项,大概学生都能掌握,只有“正直”“高”难以掌握,那么就要在复习时重点注意这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裕如了。

另外,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有些特殊的固定句式,不妨记住。

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比如“是以”“孰与”(和……相比,哪个更……)“无乃……乎”(恐怕……吧。)“得无……乎”(莫非……吧,恐怕……吧。)等。

3特定语言环境推断词义

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俗话说,宇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中“言”的试题,由于侧重考理解能力,非常注重语境因素。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尤其是文言实词,由于其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可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因此,多掌握一些理解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对我们进行有效的复习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另外,还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1995年全国高考题“在官清恪,未尝问私”(恪,谨慎而恭敬),成语有“恪守不渝”。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常见成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4区分文言虚词常见用法

复习虚词,要注意近几年考了哪些虚词,考的什么义项和用法,同时注意本年度要求掌握的虚词有哪些。2005年的要求和2004年的《考试说明》只要求掌握18个虚词一样。但虚词的范围虽小,变化很多。因此在复习中,要掌握这些虚词的词性和常见的用法,以及当它具有某种词性时可以翻译成什么。有了这种基础再去做题,一般题目都能解决。首先应明确虚词在不同词性时的特点。比如经常考试的、用法也比较复杂的虚词“以”,词性主要有介词和连词等。作为介词后面往往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

充当状语,如“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以”后跟名词性短语“一璧之故”作谓语“逆”的状语。而当它作连词时,后面通常都是动词或主谓短语,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以”后是“其无礼于晋”,是一个主谓短语,所以“以”只能是表原因的连词。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两个例句中,“以”都译为“因为”,但因为所连缀的词性不同,用法也明显不同。所以“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就须对它所连带的词语作具体分析。

文言文除了考实词、虚词用法外,还考查句子翻译、信息把握、文义概括等内容。但相对而言,实词虚词是基础,是根本。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5分析归纳概括题解题思路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做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

“归纳概括”题常见出题方法。一是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义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二是采用对某一问题提问的方式出现。对第一种,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大致可归纳为“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但不论是什么类型,只要认真读懂原文,理清脉络,深入思考,仔细辨析,从句间关系,条件限制,原文有无表述、表述是否恰当以及词语解释等方面人手,对照选项逐一筛选,最终就会做到去伪存真。第二种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要有全面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这中间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题干的提问点,吃透选择项的内容含义,紧紧抓住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合理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6归纳概括题常见错误选项

纵观近十年的高考文言题,“归纳概括”题一般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义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

(一)误用因果。这类错误是指原文上下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却以因果关系处理。

(二)事件杂糅。这类错误是指把两件事或三件事合在一起表述,混淆了状语、定语或其他条件。

(三)无中生有。这是指原文无此意,而选项中虚添了内容。如1997年全国高考题第19题C项中说“(狄仁杰在劝谏时)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狄仁杰的谏劝。”这里又有两处不符合原文,即“为难”和“不得不”,高宗“为难”原文并无表述,而“高宗意乃解”一句充分说明高宗在接受谏劝时并不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题的错误就属于无中生有。

(四)颠倒是非。这类错误是指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中的表述恰恰与原文相反。

(五)词语误解。这类错误很细小,因为往往仅是一个词解错了,而其他表述完全无误。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分析2021的全部内容了,本网站还有许多语文知识,期待大家的解锁与关注。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分析2021】相关推荐文章: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必备知识点2021

鱼我所欲也课文知识点梳理2021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归纳

桂枝香·金陵怀古知识点梳理2021 桂枝香·金陵怀古知识点归纳

2021初中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考点三:句子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的虚词2021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考试知识点分析: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021 文言文高频知识点分析:《出师表》 文言文知识点分析—断句 文言文知识点分析—实词分类 2016年年高三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部分 文言文高频知识点分析:《陈涉世家》 小学文言文翻译九法分析 高三语文知识点:文言文 高三语文知识点分析高考作文应试技巧 文言文基础知识之文言翻译解析 文言文高频知识点分析:《鱼我所欲也》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1:文言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分析 高三语文:高考语文知识点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基础知识易错点分析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分析:文言文阅读要点 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分享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师说》 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文言句式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劝学》 高三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2021 高三语文必背知识清单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最新2021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分享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异读字分析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文言词语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文言词语 2016年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高三备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口诀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权威评析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高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分享:《氓》 高三语文语言基础知识点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过秦论》 高三年级语文荷塘月色相关知识点分析 2021初中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考点三:句子翻译 2021初中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考点三:句子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方法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技巧 中考语文考试知识点分析:文言文阅读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和口诀 2021高三语文文言文考点与高考语文答题窍门 2014-2015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翻译大全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勾践灭吴》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高考首场语文增分点分析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报任安书》 高三语文复习知识点 理解并翻译古代诗文 高三语文知识点文言实词归纳 高三语文文言实词知识点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特点分析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2016高三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翻译:准确定位知识点和考点 初中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分析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从 殆 当 道 得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三峡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常识高中高考知识2021 高中文言文常识归纳积累 2016中考语文散文知识点分析 初三语文上册知识点:句子翻译 文言文《论语十则》翻译分享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游褒禅山记》 初三语文综合知识点分析:句子衔接 高三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高三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文言文高频知识考点三峡 人教版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6高三语文语言基础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考点分析 高考文言文语句翻译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促织》原文翻译及赏析 高三语文重要知识点:语言基础知识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秋水》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6年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短文两篇 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弈秋》原文翻译及赏析 简简单单得高分高考文言文翻译口诀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语言基础知识 高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 2021届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知识点:名言名句妙用分析 初三语文知识点分享:文学常识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三语文提分方法 高三语文高考知识点 咏雪文言文翻译简短 咏雪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初一语文知识点: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分享 高考文言文古代知识汇总2021 高考文言文常识归纳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信陵君窃符救赵》原文翻译及人物分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分享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2021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分 高三备考指导: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中考语文考试知识点分析:语言表达题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出师表》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酌贪泉》原文翻译及赏析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