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词(全)

小编:
TAG:代词

编者按:本文为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词专题之一。

1、 “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

“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一般可译为“那”。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但是此时的“其”仍然为定语。它的作用相当于:名词+“之”。再连同后面的动词,就构成:“其”(主语+“之”)+谓语。如“其负大舟”就相当于“水之负大舟”,“其入”就相当于“师之入”。都相当于用连词“之”连接主谓语后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的名词性词组。在单句中充当一个句成分(主语或宾语)。此时“其”仍然是定语。

有时“其”出现在句首,容易被误解成主语。这时对“其”的词性更要细心辨析。如:

“其是之谓乎?”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这两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上句表推测语气,下句表反问语气。都不是代词,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语。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可以译为“这”。

“之二虫,又何知?”――“之”为定语。

“姜氏欲之,焉避害?”――“之”为宾语,意思是,姜氏想要这样。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但是“兹”在古书中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其他代词多。

2、“此”、“是”、“斯”――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此天子气也。”――“此”做主语。

“仁者固如此乎?”――“此”做宾语。

“是乃仁术也”――“是”做主语。

TAG:代词

1、 “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

“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一般可译为“那”。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但是此时的“其”仍然为定语。它的作用相当于:名词+“之”。再连同后面的动词,就构成:“其”(主语+“之”)+谓语。如“其负大舟”就相当于“水之负大舟”,“其入”就相当于“师之入”。都相当于用连词“之”连接主谓语后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的名词性词组。在单句中充当一个句成分(主语或宾语)。此时“其”仍然是定语。

有时“其”出现在句首,容易被误解成主语。这时对“其”的词性更要细心辨析。如:

“其是之谓乎?”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这两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上句表推测语气,下句表反问语气。都不是代词,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语。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可以译为“这”。

“之二虫,又何知?”——“之”为定语。

“姜氏欲之,焉避害?”——“之”为宾语,意思是,姜氏想要这样。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但是“兹”在古书中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其他代词多。

2、“此”、“是”、“斯”——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此天子气也。”——“此”做主语。

“仁者固如此乎?”——“此”做宾语。

“是乃仁术也”——“是”做主语。

把相当一部分“夫”的用法区分开来。即,不在句首的“夫”肯定不是语气词,如⑥;后面是非名词性词语的“夫”一般是语气词,如①。 对于既位于句首,后面又是名词性词语的“夫”,则只能根据文意来加以辨别。辨别的依据是:代词“夫”具有特指的意味,它的后面一般是个别的、特定的对象;语气词“夫”由于是发议论,所以它所针对的往往是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如②③④⑤都是“夫”既在句首,后面又是名词性词语的情况。但是④⑤的“夫”后面的名词都指代特定的个别的对象,而②③则带有“凡是战争”、“凡是大国”的意味,即针对普遍的问题发议论。所以④⑤句的“夫”为代词,而②③句的“夫”为语气词。

4、“尔”、“若”、“然”——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尔”主要作宾语和定语,“若”只作定语,“然”多作谓语。

公与为尔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公参与做这样的事。公参与做这样的事怎么做?公参与议论这样的事。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孔子说:真是君子啊,这样的人!真是崇尚德行啊,这样的人!

“河东凶亦然。”——河东闹饥荒我也是这样做。

    相关推荐

    文言文指示代词归类复习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指代句式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全) 盘点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很短时间的词语 文言文中的 “缠头”指什么 中考文言文《<指南录>后序》全文详细翻译 指代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文言实词的掌握 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中考语文考点考前指导人称代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指南:文言文入门的途径 现代文阅读指导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归类复习 高中文言文翻译答题指导 2014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指导 中考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详细翻译 2021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指导大全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实词横向积累示例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学习的要求及指导 高二语文文言文:古诗文中的“借代”词分析 2016中考语文指导:文言文复习之词类活用 现代文阅读中人物类考题的答题指导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表兼代官职常用词 文言文中的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指南:诵读课的一般进程 学弈文言文翻译原文 学弈文言文启示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数词的表示方法 备考指导:2017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一) 备考指导:2017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二)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以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实词 高中高一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 2017年中考语文指导:文言文翻译技巧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之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大全:而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数词的表示方法 高中语文词的学法指导 中考语文文言文指南:诵读课的基本特点 初中语文备考指导:文言文阅读攻略 代号、代码和序号表示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比较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反问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强调句式 高考文言文常见代词举例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背诵默写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感叹句式 2017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指导:文言虚词考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认定句式 2017中考语文考点指导:文言文翻译技巧 中考文言文《越妇言》全文详细翻译 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双音节词大全 高考现代文小说阅读指导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疑问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语气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假设句式 散文写作指导—语言 2017中考语文一模考点指导:文言字音 2016年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三十六记指导 中考文言文《诗词改字》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祖逖》课文字词注释大全 2016年中考语文考点指导文言文翻译技巧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常见通假字示例 文言文断句技巧指南二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诗词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通假字大盘点 专家指导: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详细解析 高中语文学习指导:如何学好高一文言文 备考指南:201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文言文断句技巧指南一 文言文学习指导之多读 中考文言文《刘东堂言》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卖柑者言》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隆中对》全文详细翻译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推测、揣度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之表示特殊作用句式 中考语文:现代文主观题解答全攻略 中考文言文《象》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指南:背诵量必须达到标准 中考语文文言文指南:把记诵放在科学的基础上 高考现代文(科技类文章)阅读指导6 文言文复习专题——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高考文言文虚词全解 关于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的指导 中考文言文《狼》全文详细翻译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之当代文学(1949-2005) 文言文复习专题——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中考文言文《狱中杂记》全文详细翻译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2021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中考文言文《龟虽寿》的全文详细翻译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指导:娱乐活动 高考现代文(科技类文章)阅读指导2 高考现代文(科技类文章)阅读指导3 高考现代文(科技类文章)阅读指导5 表示笑的成语大全 文言文中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