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赏析(作者朱自清)

小编:

匆匆赏析主要介绍的是匆匆赏析(作者:朱自清),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文章对于作者以及文章的赏析更好的了解文章。

匆匆赏析(作者:朱自清)

1、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着名诗人、散文家。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几所着名中学和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其作品笔致简约,亲切自然,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着称。他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

《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着称于世。代表作有诗集《雪朝》(与人合着)、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散文集》《朱自清诗文集》等。

2、《匆匆》赏析:

朱自清是个擅于从客观事物中捕捉形象,以抒发自己主观情愫的诗人。燕子来而复去,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再开,这本是人所习见的自然现象,但诗人触景生情,从中联想到自己年青的生命,默算着二十四年八千多个日子的行踪,追索着生命的价值,发出了惋惜的喟叹。韶华易逝,青春难再,年青人必须珍惜光阴,万勿使其错过,《匆匆》的主旨,便在于倾吐自己对时日匆匆这一瞬息间的感受。但从中不难发现,作者在抒发这一感受时,并不是去作枯燥无味的大道理讲述,也不是去发空洞的呼喊,而是把自己在特定处境里的感兴,依托于大自然多种可感的景象之中,使抽象转为具体,思绪化为形象,一开篇就以独特的诗意创造,产生动人的效果,使人不由得不随着作者的思路去对人生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匆匆》的艺术特点,首先便体现在作者这种对感情、形象的奇妙构思之中。

应该说,作品开端寄兴于燕子、杨柳、桃花的抒写,还只是点题。为了使内心情意表现得更集中、更丰富、更强烈,在《匆匆》里,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去捕捉那“匆匆”的影子,以拟人手法,把光阴的象征──太阳,写得活灵活现。那太阳简直就像是一个性格活泼、步履轻捷的青春少年,他来去是这样地轻悄匆忙,在你稍一转动之间就过去了,他从你“手边过去”“身上跨过”“脚边飞去”“叹息里闪过”,真是挽不住,留不得呵!日出日落,来去匆匆,光阴本是无情无踪的。但“太阳他有脚”,诗人正是扣住这“脚”,把时间这个空灵对象写得新鲜活脱,使无情之物显得充满人情。那人格化了的太阳,实际上是直接沟通诗人心灵深处的动人形象,诗人借助它抒发了自己在特定环境里特殊的思想感受,将篇端开拓的意境予以深化。

在《匆匆》里,鲜明的比喻和对照,起了有力烘托内在潜思的作用。作品开头便以花木新陈代谢和人类生命对照。冬去春来,花木有谢而再开的时候,而人的青春呢?却是一去而不复返,作者写道:“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相对于万古长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渺小的,“针尖上一滴水”和“大海”,这两个鲜明的喻语,确是把两者的差距形容透了。但唯其渺小更应珍惜,因为稍一轻忽,便要消失在无垠的时间长流里渺无踪影,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者,正由于此。接着作者又劈面提出:“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进一步把自己生命的流和大自然时间的流作更具体的对比,他以“被微风吹散了”的“轻烟”和“被初阳蒸融了”的“薄雾”,来譬喻自己“过去的日子”.“轻烟”与“薄雾”极言其空虚飘忽,不务实际,把“徘徊”与“匆匆”形象化了,从而表露了不愿虚度此生的心愿,这就如他在同一时期所写的《毁灭》一诗里说的,觉得自己“飘飘然如轻烟,如浮云,丝毫立不定脚跟”,因此极思“拨烟尘而见自己的国土”.《匆匆》的题旨,就是在大自然的时序匆匆和一己生命的匆匆对比之中展现开来的。

《匆匆》篇幅短小,构思新巧,作者匠心独运地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联结全篇,一步紧似一步地展露内心的思绪。作品大体上有三个层次,起头作者就透过自然现象不断追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如果有人偷了,“那是谁?又存在何处”?如果是自己逃去了,“现在又到了哪里”?设问灵巧,一句一锤,扣人心弦,逼着你去思索人生严肃的问题。在第二层次里,又以来去日子“又怎样地匆匆”这一发问句别开生面,引出太阳这一具体形象。那作为诗人感情附丽物的太阳,既是诗人主观抒情的渊薮,又是通篇结构的纽扣,它既把前面提出的问题形象化了,又为以下的情感抒发别辟蹊径。在最后一个层次里,作者又以“我能做些什么”这一反问句式,把情绪进一步挥发,以一连串发问句,追踪自己生命的痕迹,反省着“过去的日子”,最后又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呼应开端。通篇只有六百来字,居然用了十一个发问句,在一连串看似不求回答的设问中,表现了一个微妙的内心世界。这些发问句在整个结构中,实际上是巧妙地起了牵引情感的线头作用,通过它一层紧扣一层地点显了主题,深化了主题。这样不落常套的艺术构思,确是具有不同于众的独特风格。

《匆匆》显然是流露出一种由于倥偬时日而勾起的如“游丝”般怅惘的情绪,但综观全篇情调却是健康向上的,诗人绝不是观花溅泪,望柳伤春,而是触景生情,抒发自己对时代的感受,作品似乎没有回答“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如何去结束“徘徊”,但在作者不断追问、反问、责问中,可以看出他是深深不满于自己尽在“徘徊”的思想状态,不甘虚掷光阴“匆匆”而过。“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正是作者点睛之笔,隐含在作品里的就是这种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精神。后来,经过长期摸索,作者终于“一步步踏在泥土上”,向前走去。

为大家整理的匆匆赏析就到这里,更多小学生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查字典语文网!

    相关推荐

    六年级匆匆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解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匆匆作者朱自清简介 小学六年级语文匆匆朱自清句子赏析 六年级语文匆匆朱自清课文原文 匆匆读后感(三) 读匆匆有感(三) 匆匆忙忙怎么造句 匆匆忙忙的同义词 匆匆课文原文六年级下册 匆匆课文原文笔记整理 匆匆读后感(一) 匆匆读后感(二) 朱自清作品《说文解字》欣赏 匆匆忙忙同义词 匆匆读后感(四) 匆匆读后感(五) 读匆匆有感(一) 读匆匆有感(二) 《匆匆》课文要点知识 朱自清和朱自清的散文 急匆匆的反义词 匆匆读后感 五篇汇总 读匆匆有感 三篇汇编 认识朱自清 匆忙的近义词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匆匆知识点 朱子家训作者朱柏庐简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匆匆知识点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三)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五) 朱自清先生与语文现代化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一) 高一语文资料: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二)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四)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五篇汇总 朱自清《荷塘月色》难点解析:关于对“妻”的叙写 春夜喜雨的诗意 赏析 作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造句 清明上河图作者介绍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李白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王维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岑参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杜甫 赏析作品思想内涵 探索作者人生体验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陶渊明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孟浩然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白居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核心知识点:春(朱自清)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一)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二) 清明 杜牧 注释及赏析 经典爱情诗作《致橡树》原文、作者舒婷简介与赏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造句 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赏析 广玉兰课文原文及作者简介 广玉兰课文赏析 中国现代诗闻一多《死水》原文、作者简介及赏析 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词赏析 西游记作者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作者简介 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李清照 旁观者清成语解释 小寒食舟中作的赏析 海子抒情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原文、创作背影、作者生平与赏析 同形者自汰──纯形化 朱光潜《咬文嚼字》同步基础知识练习与阅读赏析 名作鉴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赏析 自命清高怎么造句 自命清高的反义词 志愿者面试自我介绍(二) 采薇作者介绍 自作自受的近义词 小升初语文寻隐者不遇的古诗词赏析 初中作文知识点:自由命题作文考点分析 清洁工作文(三) 清洁工作文(四) 清明节作文(四) 清明节作文(五) 2017中考语文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透析:对作者情感、主旨的把握 志愿者面试自我介绍(一) 志愿者面试自我介绍(三) 著名的作者和作品 司马光《居洛初夏作》诗词赏析 自作自受的同义词 明清作品大全 清明节作文(二) 清明节作文(三) 志愿者面试自我介绍(四)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作文素材 有关自作自受的造句 小升初优秀作文欣赏:20年后的自己 清洁工作文(二) 清明节作文(七) 清明节作文(九) 如何抓住作者的写作观点 李清照《一剪梅》鉴赏 清洁工作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