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课文

城市的标识

小编: :admin

教材依据: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第七单元“珍惜 ”的第三篇主体课文;

设计思路:

本着《新课程理念》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通过质疑、阅读、朗读、思考、交流等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以读促悟,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扎实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材解析:

《城市的标识》是是著名作家张抗抗的一篇文章,从城市雷同现象说起,使读者感受到城市建设的大同小异,反衬出对城市人文精神的忽略和冲击。进而通过不同城市的代表树木进行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树这一独特的事物在塑造城市特色上的独特作用。最后阐释了之所以称树为“城市的标识”的原因,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人们珍惜树木、保护城市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意识。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富有特色,是一篇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练习表达、诵读感悟的好范本。

生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学词能力,能够自主阅读文本并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能够结合文本及生活实际理解文本内容,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结合文本思考,较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诵读和识记方面能力较强,能够根据文本内容和文字特色熟读背诵句段、积累语言。对于生活情境有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具有热爱自然、渴望保护自然的心灵。但是学生对于“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感悟不深,体会“通过珍惜树来体现对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传承与保护”这一主题理解起来仍有难度。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识字学词,理解“标识、茫然无措、婀娜苗条、风韵、大同小异、川流不息、蜂拥而来、蔚为壮观、忠心耿耿、小心翼翼、芸芸众生”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进而摘录积累。

3、了解文章内容,知道树被称为“城市的标识”的原因。体会文章先写雷同、后写独特性的反衬写法,感受城市雷同带来的压抑感和千姿百态的树带来的风韵。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结合语境理解、积累新词,了解文本的内容,感受城市雷同带来的压抑感和千姿百态的树带来的风韵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先写雷同、后写独特性的反衬写法。

教法:以读促悟,创设情境,

学法:对比诵读,积累汇总,交流合作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主阅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直入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珍惜”这一主题单元,学习一篇极富韵味、引人深思的课文,题目叫——《城市的标识》。

读读课题。(指导“标识”与“标志”的意思,了解“博闻强识”的读音和含义。)

2、你对“城市的标识”如何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所谓“标识”必须与众不同,甚至独一无二。)

你能说出几个城市的标识吗?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学生关注的“标志点”。)

3、作者与大家的看法一样吗?她又是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读这篇课文,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划出来。

2、组织交流:

(1) 同桌两个人检测认读,看字词认读是否准确。联系文本说说你对词语的理解,有不懂的可以做出标记。

(2) 教师检测: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茫然无措、婀娜苗条、各具风韵、大同小异、川流不息、蜂拥而来、蔚为壮观、忠心耿耿、小心翼翼、芸芸众生、千姿百态。)

有需要提问的吗?

(根据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学习词语。)

3、读了课文之后,发现作者的观点了吗?

(1) 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关注第15自然段,称树为“城市的标识”的原因。

(2) 出示重点句段,指名朗读:

谁能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心声,可以先试着练习一下。

师生点评,发现句段的词句特点:排比的句式强调“只剩下了树”,用词上

突出“忠心耿耿”“小心翼翼”“滋润芸芸众生”。还可以抓住“唯一”“不可替代”“不可置换”等词语体会作者的坚定选择。

读课文,就是要读出作者的心声,读进听众的心里,最好能打动你自己!

三、再读课文,体会“雷同与个性”:

1、作者在最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前文大篇幅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内容层次:写了城市的雷同和不同城市的树木。)

2、感受“雷同”:

(1) 自己默读1到6自然段,体会这种“雷同”,可以勾画触动你的词句。

(2) 与同桌交流发现,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生交流,抓住“多胞胎”“无法辨别”“如此相像”“似曾相识”“克隆兄弟”

“连体人”“相同”“熟识”“单调”“大同小异”“熟悉”“复制”等词语,体会建筑、

街道、车流、人们的装饰乃至城市垃圾的雷同。

(3) 我们的城市如此雷同,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街道——身边的人群——

(师生合作进行词句表达,加深学生对于“雷同的感受”。)

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你会感觉——

(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可以用上“茫然无措”“晕头转向”“单调乏味”等词语,体会人们对城市个性的渴望,了解反衬写法的作用。)

(4)你怎么理解“回家的路”?

(引导学生从城市建筑带给人们的“茫然无措”,引到“精神家园”,我们的

“家”应该是怎样的?“回家的路”应该是怎样的?)

3、欣赏“个性”:

(1) 学习要求设定:我们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需要做什么?

(由学生思考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小组合作学习:分段阅读第7到13段,寻找不同的“城市标志”。和组员交流,朗读展示“城市的标识”,选出最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的对“城市的标识”的感受。

(3) 全班交流:

指名说自己想要展示的“城市标识”,重点指导朗读,体现“城市个性”。

(4) 教师小结:

这么多富有个性的城市,让我们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大家能否给我一个诗意的推荐?告诉我去哪座城市看什么树?

我想去感受端庄的王者风度,你可以去 。(地点、树木)

我想感受浪漫的城市气质,你可以去 。

我想去看 ,你可以去 。

我想 ,你可以去 。

(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不同的城市个性。)

从此,城市不再是 ,不会令我 ,因为他们 。

四、课堂小结:

作者说,树是城市唯一的不可被替代、不可被置换的标识。真的是这样吗?

(学生自主思考回答。)

如果是,我们该怎么做?如果不是,作者又想表达什么呢?再读读课文,想想生活,

思考一下,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城市的标识

(拒绝) (追求)

雷同反衬 个性

    相关推荐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集市和超市 床头上的标签 空城计 海市 边城 泉城 天上的街市 山市 山市 鱼市场的快乐 早发白帝城 空城记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长城赞 陈毅市长 长城 泉城 边城 看云识天气 炎帝创市 都市精灵 早发白帝城 长城和运河 丁丁冬冬学识字 长城和运河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陈毅市长(选场) 长城和运河 内蒙访古——一段最古的长城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 古诗两首 《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 酸的和甜的 有的人 有的人 我的家 去年的树 书的世界 我们的手 太阳的话 鸟的天堂 春天的手 小鱼的梦 “零”的突破 清清的水 最大的“书” 小小的船 我的信念 龙的传人 种子的梦 我的信念 小小的船 大海的歌 绿叶的梦 我的老师 父母的心 瑞恩的井 玲玲的画 花的勇气 故都的秋 小小的船 车的世界 我的影子 平平的手 奇妙的桥 我的老师 我的菜园 “年”的来历 激光的话 小河的歌 永久的悔 家乡的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阿德的梦 秋天的雨 我的母亲 青青的山 春的消息 华山的险 我的名字 流动的画 妈妈的爱 我的母亲 神的一滴 “0”的突破 鸟的天堂 我的舞台 烟台的海 大地的话 神奇的书 我的祖国 共同的家 烟台的海 倾斜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