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变革学习方式 激活语文课堂──《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小编:

​【教学背景介绍】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6课。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夏天里会发生那些有趣的事呢?”这一主题来编排。《要下雨了》是一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通过让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了解生活中的气象常识,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准备授课的过程中,与各位老师共同切磋,交流和授课后的自我总结中,我对新课标提出的“如何转换教师的角色意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教学课例描述】

首先我以诵读儿歌激趣导入:“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说:“阴天了,要下雨了。”通过儿歌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为后面的授课作了铺垫。

一、由扶到放,认读生字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我可以考考你们吗?

我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起学生们认读生字的兴趣。在认读的过程中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们大声认读,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接着我将拼音去掉,出示单个词语,检查学生们是否能够脱离语言环境又快又准的抢答出来。学生的认字兴趣高涨,回答的又快又洪亮。除了出示词语,我还告诉他们老师加深了难度,还有长句子呢!这下孩子们兴趣更加浓厚了,一个劲说:“没问题”“难不到我们!”我重新提了要求,学生们不仅按要求完成了任务,而且句子读得也很通顺。

二、角色朗读,深化体验

除了将词语读准确,我还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句子带回到课文中,检查他们的认字情况,让学生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告诉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同学和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接着我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燕子和小白兔的对话,分别让学生读一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读的语气不到位,我马上引导他们:“快看看,小白兔是怎么说的这句话呢?”“小白兔大声喊。”“那谁能来试试大声喊出小白兔的话?”经过我的提示,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来表演小白兔说话的语气。在讲述完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之后,我也参与到他们的对话表演中。“现在老师来当小白兔,你们来当小燕子,我们一起来表演一次,行吗?”孩子们一看我也参与到他们的表演中,兴趣更浓了,高兴得说:“好!”接着我又让他们同桌之间互读互演,分别扮演小白兔和小燕子,孩子们在分角色的朗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语言训练,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说话训练,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解释燕子低飞的原因。我发觉孩子在解释燕子低飞的原因时掌握得比较困难,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很完整的说清楚燕子低飞的原因。于是我就耐心的加以引导,帮助孩子们找到低飞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要下雨了!”孩子们解释:“因为虫子的翅膀上占了小水珠飞不高,所以燕子飞不高。”我又追问:“那为什么虫子的翅膀上会沾上小水珠呢?”孩子进一步回答:“因为空气很潮湿。”我接着问:“空气很潮湿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通过有目的性的反复的朗读,给孩子们一些台阶,并适当地引导孩子从燕子的话中找答案及一次次的追问,孩子们终于明白“要下雨了”才是燕子低飞的最主要原因,孩子们终于能够完整的叙述清楚燕子低飞的原因了。

接着在讲授小鱼和小蚂蚁在下雨前的表现的时候,我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通过朗读让他们自己画出小鱼和小白兔说的话,小组合作表演,找出各自下雨前表现的原因,以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作汇报,学生们通过小组交流,马上找到了原因,并从表演的形式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鼓励质疑,拓展思维

在课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及时提问:“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我及时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将搜集到课外资料展示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让他们把记住的这些现象讲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这样不仅训练了他们认真听的好习惯,而且通过他们自身的转述,也训练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五、互相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写字了,我细致地讲授了“得”字应注意的笔画及结构,轮到孩子们书写了,我将几个孩子的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这次我没有自己评价,而是让孩子们互相评价,先让他们找一找写这个字的优点,然后再提一提小建议,这种互相评价的方式摆脱了老师是权威的模式,而是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也从这种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教学分析】

在教学的一开始,我就采用儿歌的形式呈现,选取儿童知晓的生活常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既有利于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本课课题,同时向学生渗透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在认字这一环节设计中,我由扶到放,通过出示有拼音的词语、无拼音词语、句子等逐步加难的环节,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学生认读兴趣浓厚。在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中,我参与到孩子们的表演朗读中,向学生渗透了合作学习、协作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结尾处不失时机地总结和拓展了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然而在课下我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不光有的孩子了解我出示的那些拓展知识,他们还进行了补充,而我却没有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在这堂课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孩子们的潜力无穷,语文学习活动是多元化知识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学生活动的兴趣为基础,只要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应该就是语文成功的标准。课堂的文本材料是有限的,而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大课堂的开发利用,不仅挖掘了各类信息资源,也让学生尝试了怎样在认知世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由于情感和审美体验是个体行为,是旁人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学生对一篇文章的体验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以体验感悟为手段的阅读理解过程,不需要“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说教,而是需要对话、激励、交流和表现。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从研究学生入手,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朗读训练中,我更多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相关推荐

    新的学习方式 活的语文课堂──《葡萄沟》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小议学习方式的新变革 变革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变“灌”为“导”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变灌为导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转换角度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改变思路──《雨说》课堂教学行为及案例评析 一个惊喜,激活了古诗课堂──《春晓》教学案例及反思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要下雨了》课堂实录 “老师撒谎了”──《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雷雨》学案设计范例 ——分析导读及练习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情景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调课的思考──《要下雨了》教学案例 《要下雨了》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后随堂练习:《要下雨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6.要下雨了 课堂教案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要下雨了教材分析三精彩奉献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要下雨了说课设计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导学案设计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_语文论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我们都会说──《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要下雨了 教案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 教案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要下雨了 教案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要下雨了教材分析二精彩奉献 《要下雨了》说课设计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要下雨了》课堂实录之一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巩固篇 《要下雨了》随堂练习:提高篇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教案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 《要下雨了》名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