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1、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4、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5、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6、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就其语言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分类整理的实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今天是几月几日?……

9月28日,很好!有谁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呢?……

今天是一个“圣人”的诞辰!说到圣人,我们想到的是谁呢?……

中国人说“圣人”,就肯定是说孔子!每年的今天,都会有很多人去到山东省曲阜市“朝圣”,今年已经是孔子诞辰2556年了。今天我们还要上课,就不可能跑到山东的孔子庙去拜祭孔子了,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第10课《<论语>十则》来纪念孔子诞辰2556年。继续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才是对孔子最好的纪念!

二、检查预习,积累文学常识

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板书:

政治上:主张仁义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论语》的体式有三种。

板书:

《论语》的体式 语录体(格言体) 对话体 叙事体

语录体(格言体),只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环境和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的1~9则都属于语录体;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他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课文第10则属于对话体;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结,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而“五经”则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四书五经” 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

板书: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反复诵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前先齐读课文前方框内的提示,标出“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词。

2、听课文录音,完成两项工作:

⑴ 听清字词读音;

⑵ 思考这十则《论语》分别属于课前提示的哪一类内容。

3、总结三个通假字: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

板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通“汝”,你;通“智”,聪明,智慧。

4、全班朗读,纠正字音,提示字义。

5、提问朗读。一个小组,每人读一则;再提问一男一女朗读。

6、全班跟录音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概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不必花太多时间在有注释的词语上,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3、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举手提出。

4、提问10人,随便讲自己对哪一则的理解。讲出大概意思就行,只讲求理解,不追求准确翻译。

五、课外作业

1、抄写课文及注释。

2、背诵课文。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详细分析,具体探讨。

〖教学步骤〗

六、逐句翻译、理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副词,时常;也可理解成“以时”,即按一定的时间,按时、及时。

习:实习、演习。孔子讲的功课,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践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

朋:旧注“同门曰朋”,即同学、同班。句中指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愠:怨恨,生气。

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高尚的人。

〖固定句式〗

“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践、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得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君子(的所为)吗?

〖理解〗

第一句讲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为人的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实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文言文中的“三”、“九”都指“多”,不是确数。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复习。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理解〗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内容)。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知识)。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以(此),凭借(这一点)。

为:做。

〖翻译〗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理解〗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危险、有害。

〖翻译〗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理解〗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导教诲。

知之:认识事物(的道理)。

为:是。

是:这(就是)。

〖固定句式〗

“……也……”译作“……是……”

〖翻译〗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理解〗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言行谨慎,实事求是,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贤人。

齐:相同。

内:内心。

自省:自我反省。

〖翻译〗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虚数,几个。

行:走。

焉:于此,在其中。

其:代词,他们,指“三人”。

善者:优点,好的方面。

从:顺从,学习。

改之:改正自身同样的毛病。

〖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理解〗

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根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有学问有抱负的人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仁以为己任:即以“以仁为己任”,把仁作为自己的任务。

已:停止。

〖翻译〗

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这不也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理解〗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比喻社会现象,指在浊世。

然:这。

后凋:君子不同于凡人。

〖翻译〗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理解〗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处于浊世,君子能洁身自好。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作为。

行:奉行。

其:副词,大概(就是)。

欲:想要的事物。

加:施加。

于:在,给。

〖翻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理解〗

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七、课外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做到作业本上)。

2、《每日5分钟》第10课。

第3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归纳,查缺补漏,在课堂上就完成背诵、默写。

八、总结归纳

1、内容小结:

⑴ 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⑵ 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日三省吾身;人不知而不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⑶ 谈品德修养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文言字词小结:

⑴ 而:

① 表示顺接;

② 表示转接。

学而时习之──顺接

人不知而不愠──转接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顺接

温故而知新──顺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转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顺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顺接

任重而道远──顺接

死而后已──顺接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顺接

⑵ 为:读 wèi 时,多作介词;读 wéi 时,多作动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wèi,介词,“替”。

可以为师矣── wéi,动词,“担任,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wéi,判断动词,“是”。

仁以为己任── wéi,作为。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wéi,作为。

⑶ 焉:

见贤思齐焉──语气词,无实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于此、在其中”。

⑷ 之:

① 指示代词,“这”;

② 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

③ 结构助词,“的”;

④ 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 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4、固定句式:

⑴ 不亦……乎?→不是……吗?

⑵ ……也。→……是……。

九、文言文翻译技巧(略略带过)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⑴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⑵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⑶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文言文九字翻译法:

⑴ 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⑵ 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⑶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⑷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⑸ 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⑹ 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⑺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

⑻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⑼ 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十、小组讨论

1、你喜欢哪一则?为什么?

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

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十一、堂上默写《<论语>十则》

十二、国庆假期作业

1、复习所学的课文,10月8日进行基础知识测试。

2、背诵课外古诗两首:《题破山寺后禅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假后默写,基础知识测试中也有课外古诗默写的内容。

3、作文一篇,择优推选去参加中小学生“书香”作文竞赛。

内容:与读书有关;

体裁:可以是读书笔记、小说、诗歌、散文等;

题目:自拟,可以参考《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书与我飞翔》、《我一直想买的一本书》、《我与书的故事》等等;

字数:800~1200;

要求:写到每页400个格子的原稿纸上。

4、制作一份手抄报,假后进行评比。

主题:漫游语文世界;

内容:与语文或文学相关的任何内容,自由发挥即可;

规格:最小要像试卷般大小,有兴趣的可以做成报纸一般大小,单面;

形式: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自由组合,每组1~4人。

十三、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

    《论语》十则 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十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6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0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3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一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二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5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10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 教案 《论语》十则导学案 《论语》十则练习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译文 《论语》十则赏析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论语〉十则》教学杂谈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案1 《论语十则》教案2 美哉,《论语》!──教《〈论语〉十则》有感 《论语》十则(方案A) 《论语十则》说课稿 《论语》十则说课稿 《论语》十则(方案A) 《论语》十则(方案B)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精品教案 《论语》十则 教案示例 《论语》十则优秀教案 《〈论语〉十则》学法导引 《〈论语〉十则》通假字 《论语》十则(方案B)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论语》六则欣赏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论语〉十则》写作特点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课时训练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 《〈论语〉十则》典题例析 《〈论语〉十则》结构分析 10《论语》十则(方案B) 《论语》十则又一篇教案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论语〉十则》义词辨析 《〈论语〉十则》重点难点 《〈论语〉十则》课文鉴赏 10《论语》十则(方案A)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字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