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从《羚羊木雕》看教学的三个突破口

小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师生之间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得到同行们的共认,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喜欢,老师在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篇课文包含很多知识点,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把所有的知识点讲清楚,恐怕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确定讲授的重点和教学方式,设计好的突破口,一个好的突破口等于告诉学生成功的学习捷径。

教师们常戏称“千个师傅万个法”。是的,教师的个性、爱好、修养、审美观等影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法的选择和应用,同时也因为文本教材选取的例子是文质兼备,且内涵丰富的文章,于是给老师多角度、多向思维提供优美典型的教学范例提供了基础。笔者在教过《羚羊木雕》一文以后,对怎样找到较好的突破口,安排该课的教学程序,合理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颇有感慨,写下一点感悟,与同行们共同切磋。

一、顺理成章型

所谓顺理成章型,是指按照常规教学设计思路安排课堂教学程序,采用讲读结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示不同人物个性,分角色朗读是较好的教学方法。因此,在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之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而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是再好不过的突破口。设计如下:

1、激情导入。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⑵ 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3、分角色朗读课文:

⑴ 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

⑵ 揣摩不同人物所持的观点。

4、再读课文,探究具体内容:

⑴ 妈妈说用一铁盒糖果换回羚羊木雕,你认为好不好?

⑵ “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羚羊的贵重。”你认为什么最珍贵?

5、拓展延伸:

分小组讨论:

⑴ 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事情该怎样处理才妥当?既不伤父母之情,又不伤朋友之情?

⑵ 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在生活中发生?

这一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了教材“例子”的深刻内涵。

二、追根求源型

任何一个突破口在把握课文重点的同时,要是新颖的,叫得响的,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篇教材范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要能找到恰到好处的突破口,不愁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羚羊木雕》一文的末尾一句“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富有深意,只用教师稍稍煽情读出其中的不满和无奈,相信“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关注,并积极思索甚至相互争论起来。因此,从这里也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又有一教学设计如下:

1、导入新课。

2、学生默读课文之后,齐读“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一句。

3、师生探讨:

你认为该怪谁?为什么?

有的同学认为该怪“父母”,有的同学认为该怪“我”自己,还有同学认为该怪“羚羊木雕”。

围绕“为什么”,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追溯文章内容,探究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在原文中圈点勾画。认为该怪“父母”的同学找到的理由一是“父母”重财轻义;二是对羚羊木雕的真正价值没有提前讲明白;认为该怪自己的同学所找理由是没有征求父母的同意随意将贵重礼品送予他人;认为该怪“羚羊木雕”的同学却把不愉快加在羚羊木雕上,它不该如此贵重,如果是一件普通礼物,其结果不至如此,当然第三种说法有些迁强,不过也不失为一个理由。

有了以上探讨,教师再深层次探问:

能否在课文中为你的理由找到佐证?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去寻找,再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这些语句,相信文章的主旨不言而喻,作者的情感倾向不言自明。

4、写作练笔:

学习本文用人物描写记叙生活中的故事,并把你的情感色彩表露出来。

这一教学设计以重点、难点、疑点为突破口,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找到教学本文的途径和方法,并由此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去探索文本更深层次的内容,教好这篇情感真挚的文章就得心应手了。

三、片段截取型

《羚羊木雕》一文在构思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为表现我同万芳之间的友谊情深和万芳的仗义,文中插叙了一段万芳帮助我掩盖划破裤子事实并换裤子的故事,这一故事很感人,如果能以这个故事为突破口,也是一种巧妙的设计。

1、学生阅读17~23段,掩卷设想:

⑴ 万芳是怎样一个人?

⑵ 这样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

2、生读全文,思考:

“我们”一家是怎样对待他的?

3、小辩论:

甲方(父母):贵重的东西不能送人,送了要要回。

乙方(“我”):送给朋友的东西不能反悔,不论贵贱。

丙方(万芳):友谊地久天长,不在乎送不送礼。

根据三方观点分为三个小组,各自准备素材,找到充足理由,同学们各抒己见,各执一词,辩论得热闹非凡,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通过辩证,同学们明白了真诚对待朋友的价值趋向,能否正确对待家长的心理趋向,并渴求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朋友的心理需要,摆正家长、朋友与我的和谐关系。当同学们在对自己所持观点找到辩论论据的时候,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已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一教学设计以文中插叙内容为突破口,以辩论为主体,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价值观念的探究,在辩论中理清课文内容,在辩论中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在辩论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同样一篇文章,找到的突破口不同,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同,收到的教学效果或许不一样,或许同样精彩。因此,教师们在实施具体的教学实例时,应采用适合学生也适合自己的、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用好每一个例子,上好每一节课。

    相关推荐

    《羚羊木雕》重难点突破 从《羚羊木雕》看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教案 22羚羊木雕 22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读后感(三) 《羚羊木雕》赏析 《羚羊木雕》教案 《羚羊木雕》的插叙 《羚羊木雕》导学案 《羚羊木雕》案例探微——《羚羊木雕》案例探微 《羚羊木雕》教案15 《羚羊木雕》教案8 《羚羊木雕》教案 《羚羊木雕》教案 《羚羊木雕》导学案 《羚羊木雕》教案3 《羚羊木雕》教案6 《羚羊木雕》教案7 《羚羊木雕》教案10 《羚羊木雕》教案18 《羚羊木雕》练习 《羚羊木雕》案例 《羚羊木雕》简案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建议 《羚羊木雕》说课稿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羚羊木雕》教案1 《羚羊木雕》教案20 《羚羊木雕》教案9 《羚羊木雕》教案11 《羚羊木雕》教案16 《羚羊木雕》续写评之三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 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案2 《羚羊木雕》教案5 《羚羊木雕》教案15 《羚羊木雕》教案17 《羚羊木雕》教案19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预习学案 二十二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优秀教案 《羚羊木雕》 教案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9 《羚羊木雕》教学参考(二)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2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2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18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19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羚羊木雕》教学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