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诗两首》教学案例

小编:

【教学设计简说】

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是两首文质兼美的诗篇。前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富有童趣,也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情。后者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两篇文章都以孩子的口吻抒发对母亲的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根据文章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其一,诵读诗歌,真切地感知诗歌优美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其二,揣摩品味,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并尝试借助意象写诗文;其三, 披文入情,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为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教学难点是利用想象,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写诗抒情。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吗?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2、那么你们的父母知道你们的生日吗?

3、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生举手。

2、生举手。

3、生思考。 二、学习《金色花》

1、指名诵读课文,指导朗读。

2、感知课文内容,请学生用“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3、鼓励学生质疑。

4、小结 1、学生朗读、评价。

2、思考、交流。

3、学生质疑讨论。

4、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学习《纸船》

1、指名朗读。

2、教师配乐范读。

3、问: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4、进一步理解诗歌的主题,明确借助事物抒情的特点。 1、学生朗读、评价。

2、学生练读,赛读。

3、揣摩领悟,品味语言。

4、思考,小结。

齐读全诗。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1、比较一下,两首诗有什么异同点?

2、问:说说生活中有没有令你感动的瞬间?有没有能体现母爱的故事?

3、仿照《金色花》,用“假如我变成了__________,我会______”说几句话。

4、布置作业。 1、思考、交流。

2、交流。

3、想象,表达。

不难看出,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导入、学习《金色花》、学习《纸船》及比较阅读、拓展延伸环节。在学习每首诗的时候,又分两个层面,即先朗读感知诗歌内容,再揣摩领悟、品味语言。最后,我将两首诗融为一体,比较阅读,拓展延伸,构成了这节课的第三个层面。

板块是纬,层面是经,经纬交织,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卷。

【教学片断实录】

〖教学片断(一)〗

师:哪位同学能来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

生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读完)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2:我觉得他在读的时候没有读出小男孩那种调皮的语气,还有妈妈生气的语气。

师:那你能有感情来给我们读一句吗?

生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师:有点意思,但是好象味道还有点不对。妈妈在孩子“失踪”一天之后,终于发现孩子又回来了,她仅仅生气吗?

生3:她还会很高兴。

师:对,又惊喜又生气,下面我来给同学们读一下,同学们请注意小男孩和妈妈不同的语气。

(背景音乐,师朗读)(生鼓掌)

师:谢谢,谁来评价一下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1:老师读的很好,读出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形象。

生2:“孩子,你在哪里啊?”读出了妈妈的焦急。

师:下面我们再来朗读。

(生齐读)

师:这次好多了,学习诗歌一定要多读。那么,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妈妈,用“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学生思考片刻)

生1: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从“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可以看出。

生2: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孝顺的小男孩,从“我”让妈妈嗅到花香,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可以看出。

生3: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撒娇的小男孩,从“我不告诉你,妈妈。”可以看出。

师:不错,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撒娇、调皮、欢快的语气。

(生齐读)

师:还有吗?

生4: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勤劳的妈妈,,从文中“黄昏时,你拿着灯到牛棚干活”可以看出。

生5: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关爱孩子的妈妈,,从文中“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可以看出。

〖教学片断(二)〗

师:这两首诗我们学完了,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生1:它们都歌颂了母爱。

生2: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

师:对,《金色花》借助金色花抒发母爱,《纸船》借助纸船写母爱。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3:前一篇感觉比较活泼,后一篇感情悲哀、低沉。

师:对,感情基调不同。

生4:前一篇好像是散文,后一篇是诗歌。

生5:不对,这课题目是《诗两首》。

师:老师说明一下,《金色花》从题材上看,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它的写法同散文一样,但这种语言富有节奏,内容富有诗意。我们叫它散文诗。它和《纸船》的题材略有不同。

同学们,学了这两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大家有没有感触?

生:(齐答)有。

师: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都有关爱我们的父母。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令你感动的、能体现母爱(父爱)的细节?

生1:小时候,我生病住院了,妈妈整天陪着我,喂我吃的,晚上就在我的脚边睡一会儿,很辛苦。

生2:有一次,我在公园和妈妈走散了。我很害怕,妈妈通过广播找到我时,眼睛都哭肿了。妈妈紧紧地抱住我,那时我很感动。

师:是啊,父母是天底下最关心我们的人。如果你想回报这份爱,你愿意变成什么呢?仿照《金色花》,用“假如我变成了___________,我会___________”说几句话。(出示多媒体)

生1:假如我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会载着妈妈到世界各国去旅游。

师: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

生1:因为妈妈只出过一次远门,如果我变成了一架飞机,就会带着她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周游世界。

生2:假如我变成了一只蝴蝶,我会跳出最美的舞蹈,让妈妈欣赏。

师:很富诗意。

生3:假如我变成了一双手套,我会戴在妈妈的手上,让她的手冬天不再生冻疮。

师:真是个细心孝顺的孩子。

生4:我会变成一只百灵鸟,每天唱出动听的曲子,使妈妈不再烦恼,永远年轻。

……

师:大家说得很好,都能通过想象,借助一种具体形象表达对母亲的爱。刚才我们说了几句话,能不能再具体点儿,把它扩展成几段话呢?把文章写具体的法宝还是想象。比如想象你变成百灵鸟后,你看到母亲在做什么,听到百灵鸟的歌声,母亲会怎样,然后,你又怎么变回来。明白了吗?课后,大家仿照《金色花》,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教学反思】

关键词:朗读 品味 想象 联想 创造

这篇课文是我去年参加安徽省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的参赛课。赛后,众多老师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我也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两点值得借鉴。

1、注重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诗歌教学更要重视朗读,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感知文章语言的情感、节奏、体会文章语言的形式美、内涵美,而且有助于学生写作时语言表达的自然流畅。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有的课堂上,我们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朗读被忽略了;有的课堂上,朗读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过渡,学生齐读之后便进入文本的分析、探讨,老师对读本身缺少指导或者指导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只是被动的完成朗读过程,没有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激荡,也就享受不到美读带来的愉悦。

那么,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朗读训练,在朗读教学中又要注意什么呢?

其一,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朗读的一般技巧有掌握重音、注意停顿、控制速度、运用语调等。在学习《纸船》时,我配乐范读,让学生在书上标明重音、停顿的地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的朗读指导,学生自由练读,赛读,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的意境,得到美的熏陶。

其二、朗读和评点必须要有效的结合,在点评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这样的模式,将读和评相结合,先由学生点评,这既培养了良好的倾听习惯,也训练了学生辨析、评价的能力,更为后面的合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老师也要抓住时机,适时给予补充、提升。

其三、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诗歌与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配乐朗读能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的意境。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此外,学生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赛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歌,品味诗歌。

其四、朗读绝不是为了读而读,可以将朗读和感知内容、理解意象、品味语言等环节结合起来。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帮助他们感知内容,理解意象。当学生引用文章某些句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又可以相机指导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品味语言更离不开朗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如在品味《纸船》的语言时,我先让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然后在四人小组间交流,读一读,试试看,能不能读出这种美感,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边读边品,在品读的过程中既理解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爱,又锻炼了自己的朗读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读读,想想、评评、议议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可截然分开。

2、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情画意,进行模仿写作。诗歌教学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活动。首先,运用语言的感受能力和逻辑识别能力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读出作者;进而将自己在生活中,在其他阅读中积累的情感体验与诗歌的情感体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读出自己;最后,引导学生在某种情景下进行抒发──表达运用。要想抒写出自己心中独特的感受,就需要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联想、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本课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与父母相处的几个感人细节,情感产生共鸣之后,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你想回报母亲的这份爱,可以变成什么呢?仿照《金色花》,写几句话,抒发对父母的爱。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课堂气氛活跃。

贯穿于课堂的琅琅书声和精彩的比较阅读、模仿写作环节成了这一节课的亮点。当然,语文课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板块间衔接不够自然,对于个别同学的发言没有及时做出适当的引导和总结。但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辛勤耕耘,勇于探索,终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相关推荐

    《古诗两首》教学案例 26.《古诗两首》案例设计 《诗两首》典题例析 古诗两首教案一案例反思教学 古诗两首教案二案例反思教学 古诗两首教案六教学案例反思 三下古诗两首教学建议案例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学案例 02古诗两首练习题案例 《诗两首》教案 《诗两首 》教案 《诗两首》教案 《诗两首》教案 《诗两首》教案 17古诗两首教案设计二案例 02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二案例 20古诗两首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20古诗两首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20古诗两首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 20古诗两首教案四教学案例反思 02古诗两首练习题二案例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反思 外国诗两首 教学设计示例 17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案例 《诗两首》导学案 古诗两首精品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精品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诗两首》教案1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 教案 《诗经》两首 》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精品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诗两首 诗两首 古诗两首说课设计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案例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学反思案例 09古诗两首练习题案例反思教学 诗两首 诗两首 诗两首 5古诗两首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反思 21古诗两首练习题教学案例反思 诗两首 《诗两首》 三下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案例 《外国诗两首》教学案 《郭沫若诗两首》典题例析 29古诗两首教案二案例课文教学反思 5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古诗两首教材分析二教学案例反思 5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29古诗两首教案一案例课文教学反思 《外国诗两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教案 《诗经》两首教案3 《散文诗两首》教案 3.古诗两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 教案 《诗两首》教案设计 《诗两首》教案设计 《外国诗两首》教案 20古诗两首教案 4、古诗两首 教案 1 诗两首 教案集 4.古诗两首教案 4.古诗两首教案 《诗两首》教案设计 《外国诗两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案例课文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片段赏析案例反思教学 《儿童诗两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教案 1、古诗两首教案 外国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诗经》两首 《古诗两首》 24 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