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关于新课程“课”的若干评价问题的思考

小编:

【摘要】

对一节课改实验课的观察与评课的聆听,笔者深有感触。如果教学缺乏整体思维,只求一课一文教全挖深,势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与浪费;如果教师课堂指导失当会束缚学生的自主发展,假以时日,将造成学生创造性与个性的缺失;课堂需要学生“动”起来,但如果学生不处于积极状态,热闹也可能只是一场闹剧。在新课程背景下,面向变化的课堂,教师需要有课链思维,要把每一节课、每一个做法置于一个过程中审视,整体考评一个时间段里多节课甚至一个学年、一个学段所组成教育单元的成效,使之服务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课链 评价 课堂指导 课堂气氛

在一个南方城市的新课程观摩课上,一位年青的女教师给近百名教师做课,执教语文课《安塞腰鼓》。课堂安排在学校科技报告厅。课从安塞腰鼓的视频欣赏开始:黄土高原,飞扬的尘土,茂腾腾的后生,激奋的腰鼓,变幻的光与影……鼓声消失,在学生简要概括观后感受后,教师要求学生:找更能体现安塞腰鼓特点的语句或语段,并加以品读。此后学生找、说、评、读,教师引导学生个读、齐读,开朗诵会、说朗读方法、谈朗读体会。整堂课里教师对“读”毫不放松,永不满足于学生已经找到的句子。课堂搬进了多媒体,黑板成了大屏幕,但除了课的开始处,其余时候多媒体只相当于幻灯机。教室很大,教师戴着耳麦所以声音响亮;学生没有扩音设备,所以声音小,坐在教室后边的教师有时听不清。但表情朗读时,学生读得铿锵,所以还是声声入耳。多人、小组或全班齐读时,学生读得气势磅礴,颇能让看课教师热血沸腾。

课做得并不新奇,笔者的思维被拉向了当天下午课改骨干教师研修班的评课。研修班成员来自该市三十多个中小学,是下半年首批实施新课程实验学校的教科研骨干,他们对这节课的评说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市教师教育观念与价值取向,令人关注。

意见一:教材有待进一步挖掘。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除朗读外,教师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整散句的效果,布局谋篇的匠心,教育元素的挖掘等等,只是让学生朗读与评论,就初中生的水平来说,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难如人愿。

意见二:教师指导不到位。教师只向学生提读出气势等少量的要求,学生朗读之后也很少作正面的点评,指出问题所在。评课者还列举了其本人以前听过的课:两个学生轮流主持课堂,教师作用局限于宣布上课、下课与出现僵局时插话。评课者的结语是:“课堂不作指导,要教师做什么?”

意见三:课堂气氛调动不够。课堂上尽管许多学生举手发言、读书,但气氛总不太热烈。而且一些好学生几次被教师指名示范朗读,许多学生得不到表现机会(此处是指老师指名朗读的机会)。评课者赞赏当天看到的一节气氛热烈的艺术课情景:教师以小奖品作诱饵,将学生的情绪调到了极至。

对这节课改实验课的观察,特别是对课改研修班教师评课的聆听,笔者深有感触。

关于课堂定位

评课有许多视角,站在学生的位置,一节课只是学生终身发展这一环环相扣的长链条上一个极小的节点。因此,一节课之所以那样教而不这样教,有学生学业与个性差异的原因,也有前课积淀与后课需求的原因。离开教师对课程与学生发展的阶段性、整体性考虑,一节课再精致的设计、再周密的考虑,也只能算是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并不能说明课对学生的实际意义。长期以来,教师缺乏整体考虑的课堂教学,面面俱到,每课都作微而全的麻雀式解剖,结果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与时间浪费。这种过分关注知识,过分强调一节课,是课堂本位论的反映。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使命。新课程强调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课堂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⑴《安塞腰鼓》的执教者抓住朗读一环,凸现文章特色,调动学生参与朗读,一些学生表现了相当的朗读能力,一些学生的朗读水平前后有了进步。作为初中近六百节语文课中的一节,学生朗读热情与才能得以表现,我们还奢求什么呢?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课堂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过程课程”。其中一个通俗的说法是,新课程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这不只是提法的转变,而是教育视点的根本转向,转向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与需求。教师和学生不再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而且评价的标准来自课程标准,也不再是课本。

⑵站在这个角度,如果评课者只囿于一篇课文知识的落实,只盯住一篇文章教深教透的渴望,显然有悖于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的课链意识,就是将一节课置于一个过程中,融入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整体考评一个时间段里多节课甚至一个学年、一个学段所组成教育单元的成效,使每一节课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当然,笔者对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教师特意为《安塞腰鼓》公开教学作了课前指导,这使课具有了观赏性的同时,多少失去一些真实的意义。可以预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作为单节的公开课、示范课可能渐渐失去其作为考察教师教学成效的评价功能,而成为培训、展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种形式。

关于课堂指导

教师精当的点拨,往往能启迪智慧,解决问题,使学生拨开迷雾见青天。同时指导贵在适时适地适人,贵在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否则,“见书不见人、人围书转”式的指导,就会成为灌输与预设的框框,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束缚学生自主且符合其个性的发展。时常可见:教师指导被滥用于教学中,在学生学习、活动前,教师就提要求、讲方法,热情为学生指定解决问题的框架、走向前方的路途。当然,在低年级或一个特定的地方、时候,教师指导能够规范学生的思维或行动,使其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但长期灌输式指导将铸造一批具有统一思想,统一言行,统一思维指向的标准件,他们只会发同一种声音,写同一种答案,造成创造性与个性的严重缺失。

⑶新课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生的经验,强调学习是学生基于个人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

⑷学生经验的累积还包括试误的机会,只给学生一条教师铺就的坦途,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充分条件,学生终将被隔离于复杂的生活之外,造成对生活与社会的不适应。不历经风雨,学生的经验建构将失去作为当代社会人最重要的另一半内容。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个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去指导。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⑸《安塞腰鼓》这节课后,笔者没机会向做课教师证实评课中对“指导”的疑问。基于交往的观念,课堂上教师说话,并不一定是指导,不说话也并不一定不是指导;学生的示范朗读对于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指导,教师对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的不满足,对其来说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指导。在课链的视界里,离开《安塞腰鼓》课堂指导的是非纠缠,评课者“课堂不指导,要教师做什么”的指责,无疑是来源于“教课本”“教学生”的想法,不是从学生主体的需求与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这并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关于课堂气氛

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气氛问题引起了普遍关注。“让学生动起来”成为新课程课堂的响亮口号。但热闹并不等于新课程,如果只浮于表面,学生思维不处于积极状态,那么热闹就可能成为一场闹剧。基于课链的思维,课堂需要探究,也不排斥传授、接受,甚至机械式的训练。同样,课堂需要热烈、激情澎湃,也需要冷静与睿智的思索。动静取舍,应视学生、内容、条件的差异。张驰有度,开阖相宜,营造和谐且宜于学生成长的物理与心理环境,是课堂教育首先要思考的东西。如果撇开这一切考虑,一味强调“动”,可能也会出现肤浅与浮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课改专家遭遇一个课堂教学案例:小学数学课堂,教师频频采用夸奖“嗨、嗨、嗨,你真棒”,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课堂热烈。乍听拍掌,整齐而节奏强,确实振奋人心,经专家点评,问题严重。这种外在奖励办法容易使学生产生预期的奖励心理,不利于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培养,结果与教师营建学习氛围的初衷恰好相反。

⑹无独有偶,《安塞腰鼓》的评课者就推崇当天艺术课的情景:本来不太热烈的课堂,教师用上了小奖品,将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望着学生盯住奖品的眼睛,不免让人有些担心。如果没有了奖品,下节课该怎么上?再下节课又该怎么上?小奖品调起了气氛,但损害的却是学生最为宝贵的心灵。与伸大姆指、鼓掌等产生的消极影响相比,小奖品还带上了物质的诱导,“物”的参与延长甚至阻止了学生走向自主、自律的发展道路。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心理因素,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

⑺这节艺术课,学生失去的远远大于获得的。《安塞腰鼓》课堂并不热烈,甚至有遗世独立、被教师所忽略的角落,但其中不乏安静的思维跟进者,他们用另一种形式实现着课堂的教育目标。推动着自己的进步。随着这场旨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课程变革的展开,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现,它们大多有着基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经验与教训的丰富内涵。如果教师只作简单理解与运用,势必造成落差,甚至走向反面。新的并非全是颠覆旧的,旧的也并非一定得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新课程首先是观念的建构与运用的问题。一节课也许并不完美,而一旦当它置于课链之中,却能建构一个完美的学习过程。面对新课改对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呼唤,教师要当作冷静的思索与基于学生发展的选择。

【参考文献】

⑴ ⑵朱慕菊《走进新课程[C]》(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2,6

⑶ 吴刚平《新课程与教学改革[M/CD]》(北京)图腾电子出版社ISBN 7—900093—73—7

⑷ 斯特弗·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9

⑸ 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J]》教育研究,2002,⑷58— 61

⑹ 赵光平等《一堂估算课[J]》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验通讯,2002,7⑹

⑺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⑼

    相关推荐

    关于“新语文教育”的若干重大问题 韩军:关于“新语文教育”的若干重大问题 关于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若干问题的思考(高三) 关于新课程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上)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下)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关于《笋芽儿》教学中若干细节的思考 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浅见 关于语文教材与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新课程呼唤“理性的评价” 关于把语文课“教活”问题的思考 历史上关于对屈原评价问题的争议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关于作业布置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本评价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上)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下) 新语文课堂上的答问评价 新课程高考制度改革应妥善处理的若干矛盾 关于“好课”的思考 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教学评价 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思考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 新课程实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于高中新课标阅读问题的访谈 新课程呼唤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于漪老师关于新课程的报告讲座 于漪老师关于新课程的报告讲座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语文新课程教学评价刍议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善于研究 善于借力——新课程实验者的思考 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 关于《青蛙看海》的价值取向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范式转换的方向──关于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关于新课标“语文素养”理念的思考 关于“课程教学”的对话 关于识字课的两点思考 关于语文选修课的几个问题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我对《丑小鸭》教学的若干思考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高考改革的若干设想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十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关于课外阅读课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二年级下册评价问题的建议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边界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形势下阅读教学的若干误区 关于高中“文化论著研读”课程目标的问答 多元整合,有效评价——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关于高中“文化论著研读”课程目标的问答 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 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课程政策:问题与思路 对《山村》一课课堂评价的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 新课程教学中的关系学 评语文新课程 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的思考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 新课程试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常常自问的几个问题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从转变中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 关于高中语文必修课选修课的思考 关于《祝福》中的几个问题 关于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早恋”问题 关于《吆喝》一课的课后反思 关于《泉水》的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评价标准的探讨 让评价成为学生的新中国──听新课程展示课《爷爷和小树》有感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评价标准的探讨 关于高效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反思 关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中须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评课研讨中的最大缺失 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 关于轻声声调变化的问题 积极稳妥地构建语文课程评价新体系 关于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的思考 鲁迅对于韩愈的评价 关于《曹刿论战》的几个问题 关于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 关于“安塞腰鼓”的常见问题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