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做到纳举目张。

4、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大屏幕显示课题,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作者简介(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识记字词(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

骇(hài) 掳(lǔ) 悚(sǒng) 惶急(huáng) 疮疤(chuāng) 渴慕(mù) 霹雳(pī lì) 诘问(jié) 惧惮(dàn)

四、研读课文

1、本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但都围绕着中心人物──阿长来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阿长是不是她的真名?(女同学齐读第一、第二段)

不是。她只是一个连真正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劳动者,即我的保姆。(板书: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2、阿长是我的保姆,对她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作者又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写了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

表现了长妈妈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性格。

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⑴ 元旦除夕吃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⑵ 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在这些烦琐的规矩中,详细写了“元旦辟头的磨难”。对我来说,除夕最快乐的事情是用压岁钱买回自己喜欢的东西。而长妈妈却让我道恭喜、吃福橘。对我来说,这的确是一种“磨难”;但对阿长来说,这是保证孩子平安的一种最好方式。这恰恰表现了阿长的真诚和善良。

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

长妈妈讲的“长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让我感到长妈妈的伟大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长毛”的故事在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我们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

5、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为“我”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这也是我们本文的写作重点。

6、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

⑴ 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明确:

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⑵ 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震惊、感动的同时进而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买《山海经》一事写出了长妈妈热爱、关心孩子的美好品质。

7、齐读文章最后两段:

文章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这时的长妈妈,不再粗俗,不再可笑,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只有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小结: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所讲的内容。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些事情?表现了阿长怎样的性格?“我”的感情变化如何?

事 人物性格 我的感情变化 写作手法 切切察察的毛病 饶舍多事 不大佩服

抑 摆成“大”字的睡相 粗俗、不拘小节 令人厌烦的规矩 善良真诚 不耐烦 讲“长毛”的故事 无知、淳朴 特别的敬意 为“我”买《山海经》 热爱关心孩子 新的敬意

在鲁迅先生的眼里,长妈妈和《山海经》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讲,没有长妈妈就没有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所以,这四本书就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以至得到《山海经》后,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

⑴ 隐鼠一事,文中出现了好几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发材料)

教师读《狗·猫·鼠》的片断。

⑵ 《狗·猫·鼠》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著名的散文集,收入的十篇文章,大都是回忆童年、少年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40多岁了,所以取名为《朝花夕拾》,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取。希望同学们能抽出时间去读一读。

五、作业

1、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把你喜欢的文章讲给大家听。

2、以《阿长买〈山海经〉》为题,写一篇300字的想象短文。

【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感知人物 烦琐、愚昧、迷信 善良、朴实、真诚

拎出线索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品味细节 竖手指、睡觉姿态、古怪仪式、讲长毛

想象创新 紧扣人物性格、联系现实生活

【练习设置】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的字注音。

⑴ 骇破了胆( )

⑵ 掳去做小长毛( )

⑶ 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

⑷ 诘问( )

⑸ 渴慕( )

⑹ 孤孀( )

⑺ 惧惮( )

2、《阿长与〈山海经〉》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前学过的一篇文章《 》也出自《朝花夕拾》。

二、课文理解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什周氏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法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技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现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报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市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广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担负在鱼在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航》。《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赫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线索:

─→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

2、画线的语句“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有共同之处:她有伟大的神力。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请指出这种区别,并简要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3、写文章很多时候要注意呼应,抓住这些呼应对理清文章结构、探寻作者思路,很有帮助。选段的照应有几处,请指出其中的一处照应。

4、长妈妈给作者找的绘图《山海经》并不好,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但作者却对长妈妈充满感激和赞叹,请指出其中的理由。

5、百草园是一个荒园,却是作者儿时的至爱;绘图《山海经》刻印粗劣,却也是作者儿时的至爱。这是因为百草园和绘图《山海经》都能 。

6、请说说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加横线的句子对表现长妈妈的作用。

三、汉语知识

1、填空:短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结构关系上说,短语可以分为 、 、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

2、从结构关系的角度来判断下面的短语的类型。

⑴ 上活动课( )

⑵ 天气不错( )

⑶ 雨已停( )

⑷ 快速地看( )

⑸ 努力学习( )

⑹ 朴素的衣着( )

⑺ 校园很干净( )

⑻ 一根粉笔( )

3、依例用符号指出下面偏正短语的修饰成分。

例:(我的)同学[认真]工作

⑴ 高高的山

⑵ 蓝色汽车

⑶ 慢慢说

⑷ 分外美丽

⑸ 百万市民

⑹ 特别早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⑴ hài

⑵ lǔ

⑶ xù

⑷ jié

⑸ mù

⑹ shuāng

⑺ dàn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课文理解

1、找实在不大佩服她─→对她发生空前的敬意(特别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发生新的敬意

2、两个语句的区别:前者用“不料”、“还”等词,强调“惊讶”之情;后者用“确”,强调对长妈妈的叹服。这样处理的原因:想不到长妈妈在满肚子的麻烦礼节之外,还知道这么多新鲜的事情,让儿时的鲁迅惊叹,所以前者用了“不断”、“还”这样的词;后来长妈妈给作者找来了别人不肯找或不能找的绘图《山海经》,更让作者深深的赞叹和佩服,所以后句用“确”这个词。

3、如:第二自然段的“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和第四自然段的首句“这种敬意……之后”。

4、理由有两个:一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长妈妈却能做成功,为作者找到绘图的山海经;二是绘图山海经是作者儿时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5、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6、作者得到绘图的《山海经》后,更激发了他搜集其他绘图的书的欲望。完全可以说,作者后来搜集了一批绘图的书,跟长妈妈满足了他的第一个愿望有很大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说,长妈妈是作者的启蒙老师,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汉语知识

1、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2、⑴ 动宾短语

⑵ 主谓短语

⑶ 主谓短语

⑷ 偏正短语

⑸ 偏正短语

⑹ 偏正短语

⑺ 主谓短语

⑻ 倔正短语

3、⑴ (高高的)山

⑵ (蓝色)汽车

⑶ [慢慢]说

⑷ [纷外]美丽

⑸ (百万)市民

    相关推荐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一等奖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8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1 阿长与《山海经》4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读《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3 阿长与《山海经》6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5 阿长与《山海经》2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 教 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6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7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设计10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2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2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5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9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设计11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 《阿长与山海经》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2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3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8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3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1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7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