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意外之问,意外效果──关于“《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的探讨

小编:

【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话剧《屈原》由郭沫若先生创作于1942年,写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与楚怀王及南后郑袖、大臣靳尚等出卖祖国的无耻行径进行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剧本写于“皖南事变”之后的重庆,作者通过屈原对楚怀王绝齐亲秦,甘心投降行为的谴责,以炽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积极反共,迫害抗日志士的政治阴谋。郭沫若先生指出:“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整部剧作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优秀剧目之一。

《雷电颂》是话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段抒情独白,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是全剧的灵魂和高潮。郭沫若先生说,在剧本第二、三、四幕中描写了屈原无辜受陷害遭侮辱的事迹,从构思上说“都为的是结穴成这一景”。《雷电颂》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后喷薄而出的诗。文章中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屈原已与风雷电完全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屈原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力量的决心,屈原的形象也已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至此一个千古不朽的爱国者形象便跃然纸上。

二、学生分析

中学生有着复杂而敏感的情感世界,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善于化解他们的情感困惑,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良好开展。现实生活中,有些初中学生自尊心较强,性格孤僻,情感淡漠,不善于表情达意,或羞于表达情感,确实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他们有情感的亲身经历,却只懂得情感的索取,而不懂得情感的回报。因此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学生一直难以体会,更难以应和,学生不能做到很好地富有情感地朗读文章,新课标所强调的“注重情感体验”往往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也是现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争的现实。因此下文中学生关于情感的肤浅的提问,也就见怪不怪了。

【教学描述】

在教学文本之前,已做好课前的教学预想,拟对照课后参考资料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采用恰当朗读方法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和艺术特点。如按这个预想进行,本无其他节外之枝。但课刚开始,学生在阅读课后的《参考资料》时,有学生不经意间提出:屈原一个人面对着庙宇中的泥塑像,竟说了这么多的激奋之语,岂不是痴人乱语吗?语气虽然平和,也很微弱,也可能是基础薄弱学生的“糊涂之语”,但顿如在平静的河面上扔下一块大石头,激起许多的浪花。我听起来特别响亮,我的心为之一震,这仅仅是学生一时的戏言吗?此时的我可有两种选择:一是按原教学设想开展教学活动,完成原定的教学目标;二是就学生所提出的不经意之问,开展深入的探讨,在解决这个“肤浅”问题的同时争取完成既定任务,而这可能要打乱原先的教学设想。权衡之下,我采取了第二种方式,就事论事,因势利导,请同学们探讨这个“肤浅”问题,殊不知不讨论便罢,一讨论还真有不少真知灼见,竟由这意外的问题而取得了意外的效果。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屈原一个人面对着庙宇中的泥塑像,竟说了这么多的激奋之语,岂不是痴人乱语吗?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谈谈我们自己的看法。

(老师又将这“球”踢给了学生,大家纷纷翻书、看课外书、思索,课堂上一阵寂静。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了。)

生: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政治家、大诗人,他主张改革内政,合纵抗秦,但受到楚国亲秦派的反对,遭受排挤和迫害,一生仕途坎坷。他空有一腔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可是被奸臣所害,以致报国无门怎不悲愤异常,慷慨激昂呢?

生:文章都围绕呼唤风雷电来击毁黑暗社会展开,并没有语无伦次的迹象,不可能会是痴人乱语。

生:屈原的人生经历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一生大起大落,悲愤交加,他把他的内心想法化为一句句悲壮、慷慨、激昂的文字。这不是痴人乱语,而是一个人临死前的独白。

师:几位同学能联系屈原的身世来阐述,挺好的。

生:文章将那雷电比作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诗人在呼唤那力量去打破那黑暗的社会,他那咆哮更表现了他忠于国家、热爱人民,怎么能说是痴人乱语呢。

生: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师:两位同学答的好,风、雷、电象征着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文章这里采用了象征的手法。

生:这是屈原在狱中的独白,不是痴人乱语,而是他在发泄心中的怒火。

师:刚才同学提到屈原是在发泄心中的怒火,哪位同学又能联系课文具体说说屈原的愤怒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又陷入了沉思之中。有的托腮冥思,有的在书上划写,有的交头接耳,学生们各自在寻找依据。)

生:《雷电颂》中所写时间是在午夜已过黎明尚未到来的最黑暗时刻,地点在东皇太一庙正殿,那里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外面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气氛令人窒息。面对这黑暗的世界,屈原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像火一样燃烧起来,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这才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白。

师:概括富有诗意。但老师要问“午夜已过黎明尚未到来的最黑暗时刻”,你是从文章哪里读出来的?

(学生纷纷举手)

生(前一位同学):文章开头写到:“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文章结尾也写到:“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师:请同学再把这几句充满情感地加以朗读。

几位学生激情朗读。

生:还有文章第二段“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

生:还有文章第六段“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

师:刚才大家找的很好,文章中的“黑暗”既指时间,又指社会的黑暗。面对社会的黑暗,诗人更是伤心。

生:这种体会我也有。有几次我考试考不好,非常伤心,还被老师批评,我不敢告诉爸爸和妈妈,晚上自己躲在被子里哭泣。从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来看,我觉得屈原的激奋之语情有可原,是一种发泄之语。

生:一次测试,老师少给了我8分,导致成绩不及格,被妈妈痛骂了一顿,我跟她讲明原由,可妈妈就是不信,这使我很气愤,我至今没有原谅她,当时我多想有人能倾听我的倾诉,有人能理解我。因此我能理解屈原的这种愤怒和激情。

师:能联系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来体验情感,更上一层,让老师很高兴。只不过屈原的这种愤怒和爱国情怀比我们想象的层次更高。

(至此学生已说出了课文是屈原对黑暗社会的声讨,是他的发泄之语,绝非痴人乱语,教师尚须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深入理解文本。)

师:刚才同学们理解得很好,课文是屈原对黑暗社会的声讨,是他的发泄之语,绝非痴人乱语,那郭沫若写作本文又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已激起的思索兴趣又重新被点燃了起来,不久就纷纷举手。)

生:《屈原》写于1942年。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国民党却偷袭共产党新四军,致使新四军7000多人惨遭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为此周恩来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诗句。郭沫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了《屈原》。

生:郭沫若为了唤醒国人的斗志,为了抗战的胜利,他说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他是借屈原的独白,来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揭露国民党的丑恶行径。

生:当时,全中国人民都感受着愤怒,文章不管怎样写屈原的愤懑,也表达不尽中华儿女当时的愤怒之情。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感触很深。可见《雷电颂》既展示了屈原的性格和情怀,也反映了郭沫若的创作个性,古今两大诗人的激情合而为一,达到了物我同化的境界。两位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正吟唱着民族兴盛的合唱曲。

(除讲解过程中穿插朗读之外,这时老师又适时将学生的情感导引到朗读中去,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师:那么对于这首合唱曲,我们在朗读上应作何处理呢?

生:朗读时应充满激情。

生:朗读时语速要稍快,声音要高亢。

生:语气中带有愤怒,声调高。

生:文章运用了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方法,使独白具有形式美,朗读时要音调铿锵,慷慨激昂,抒发人物的悲愤情绪和爱国情怀。

师:那就请同学们自由选取语段,酝酿情感加以朗读,先小组内相互朗读,后推荐代表上台朗读。

……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在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张“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以为,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本主义的语文教育理念。

当学生提出《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时,如果觉得问题过于“肤浅”,强制加以理解,学生可能也不会对此提出否定意见,但学生内心并没有从根本上澄清这个观点,不利于文章的朗读和深入理解。学生可能在内心想:老师说《雷电颂》不是痴人乱语,是郭沫若为了唤醒国人的斗志,为了抗战的胜利,借屈原的独自,来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人民愤怒的,我们就这样理解好了。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受到限制,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而这堂课虽没有按课前预想的那样进行,但整堂课都紧紧围绕“《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课前预想已肢解在学生讨论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课时教学目标,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观整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

1、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将学生看作教育的对象,更要视为教育的资源,而且是基础性资源。学生既有的历史知识,对话剧的主动探究的精神,朗读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程度,都是教学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2、教学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时老师的心情、观念和习惯都会影响甚深,甚至于课堂上老师的看似不经意的随意,课堂上的“熟视无睹”,都影响着学生情感的体验、能力的培养。

3、要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此老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留下大块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机会找问题、回答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屈原一个人面对着庙宇中的塑像,竟说了这么多的激奋之语,岂不是痴人乱语吗?”的探讨,看似“肤浅”,如允许学生多角度进行分析评判,结合屈原身世进行分析,联系自己亲身经历去感受,根据屈原性格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写作背景进行分析,也大有文章可做。从实践结果来看,这种探讨也大大拓展了文本内涵,促使学生向更广阔的作品主题、作者思想延伸。

4、慎重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之问”。每位教师对于“意外之问”都没过多准备,但因这些问题出自同学之口,易引发同感,讨论价值较大,如一味忽视这些问题,课堂不出意外那是自然,可无疑也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波澜不惊,定没有精彩之处。相反,教师如能注意课堂“意外之问”,当好“主持人”的角色,鼓励学生群策群力,一起解决这些“肤浅”问题,反而会收到意外的效果。类似于“《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的提问,在很多教师眼里是低级问题,不屑一顾,但谁能确定这背后不能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课堂“意外之问”有没有探讨价值,值不值得展开,我们理应慎重对待,力求显现“意外之问”的意外效果来。

    相关推荐

    《雷电颂》问题探究 意料之外的收获 意外之处惊喜来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雷电颂》有关资料 《意外》教学设计 关于诗歌的意象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中须注意的问题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 关于《儒林外史》 一次笔误的意外收获 《松鼠和松果》问题探讨 情动于意外之时——有感于《可贵的沉默》一课的随机生成 《松鼠和松果》问题探讨 情动于意外之时──有感于《可贵的沉默》一课的随机生成 读书之意在书外――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关于《丑小鸭》主题的探讨 《穷人》问题探讨 《识字6》教学反思:意料之外 7雷电颂 7 雷电颂 7 雷电颂 《我是什么》问题探讨 《她是我的朋友》问题探讨 “诗意”缘于“情意” 感谢学生制造的课堂意外 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 关于中考语文复习须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综和专题:一份意外的喜悦 意外的台词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意外》教案 《人类的“老师”》问题探讨 《雷电颂》教案 《幸福是什么》问题探讨 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 《雷电颂》教案 雷电颂教案 《雷电颂》复习 《外国诗两首》问题探究 《外国诗两首》问题探究 我教《伟大的悲剧》的课堂意外 《雷电颂》课文 《雷电颂》词语解释 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 《雷电颂》评点 《雷电颂》主旨 《中外短诗五首》意象赏析 《外国诗两首》问题探究 外国诗两首问题探究 沪教版《意外的台词》教学建议 《赤壁赋》之“美人”意象探微 东施效颦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实验教材--意外的台词 外国诗三首之《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草》问题探讨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东施效颦的寓意 《雷电颂》读后感 关于《雷雨》人物语言 《雷电颂》教案5 读《雷电颂》有感 《雷电颂》教案6 《雷电颂》教案11 《雷电颂》导入语设计 《雷电颂》导入语设计 《雷电颂》教案1 《雷电颂》教案2 《雷电颂》教案3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评价标准的探讨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 《寡人之于国也》问题探究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评价标准的探讨 “反复”与“许多次”是否重复--《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问题探讨 《雷电颂》教案4 《雷电颂》说课稿 《雷电颂》教案10 《寡人之于国也》问题探究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探寻语文教学课内外衔接的有效渠道 关于作文教学中“人格意识”培养的建议 《燕子》问题探讨 《燕子》问题探讨 《太阳》问题探讨 《观潮》问题探讨 《长城》问题探讨 《搭石》问题探讨 《口技》问题探讨 《琥珀》问题探讨 《竹石》问题探讨 《小池》问题探讨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