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诗五首》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五言古诗、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和绝句三类诗歌体裁,体会它们的区别。

⑵ 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⑶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⑷ 背诵五首诗歌。

2、能力目标:

⑴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⑵ 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⑶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通过比较诗歌在形式、写法、抒情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⑷ 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1、理解《饮酒》中“心远地自偏”。

2、探讨《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3、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4、岑参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5、怎样理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6、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这五首诗歌,都是抒情名作,极富艺术感染力。陶诗中的率性自然、李诗中浪漫的济世情怀、杜甫的家国兴亡之叹、岑诗的雄奇瑰丽、龚诗浓浓的爱国情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悉心体会。教师宜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2、联想想象法:

这五首诗语言优美凝练,内涵丰富,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师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其余由学生自主讨论研习,真正体现鉴赏的主体性。

4、比较鉴赏法:

五首诗,两课时,容量大,时间紧。为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肢解诗歌、断章取义,教师宜从整体出发,通过两两比较,求同存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学习《饮酒》和《行路难》,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朗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探讨诗歌主旨,积累名句,并且比较《饮酒》与《行路难》,把握两诗的不同点。背诵三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二、师生共同学习《饮酒》

1、教师播放终南山美景:夕阳西斜,终南山中暮霭缭绕,日光斜斜拂照,山中归鸟啁啾,一片安谧宁静。

多媒体声屏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学生大声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及韵律:

教师作朗读提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应读得舒缓、悠然。

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⑴ 教师补充注释:

(多媒体显示)

①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② 人境:指朴素的田园;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

③ 尔:作如此、如是讲,概指前面两句。

④ 菊: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

东篱:东边的篱笆,后多象征远离尘俗。

⑤ 真,指人的自然本性,萧统《陶渊明传》言其“任真自得”,陶在田园中保全了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真意,即真趣。

学生仔细读诗,整体把握诗意。

⑵ 说诗,学生概述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饮酒》通过写诗人隐居南山闲适、恬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从哲理的高度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一、二句写自己在人世间结庐而居,却无车马喧闹的烦恼。三、四句自问自答,正是因为心境高远,心情闲适,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即心静境自静。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诗人采菊,南山归鸟,尽显自然和谐之美。九、十句深刻地指出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只能用心体味,却难以言传。

4、品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师提示:这是一首酒后抒怀的作品,诗人描绘了饮酒赋诗自娱自乐的隐士生活,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画面作创造性描述。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明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抒写了“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的淡泊情怀,而且生动地塑造了诗人飘逸潇洒的自我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徘徊东篱的诗人沐浴着秋菊的馨香,在不经意间似乎看见那莽莽苍苍的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全诗融景、情、理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

5、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教师提示:这首诗中“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被视为名句而流传千古,请你谈谈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生1:“心远地自偏”说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但人也可作用于环境,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处闹市若幽谷。

生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纯真。诗人归隐田居后,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精心侍弄,等到菊花盛开,诗人便可欣赏、采摘了,抬头随意一望,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生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诗颇富哲理,很有些为而不为的意味,深刻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后来多用于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与“得意而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6、学生齐读诗歌并尝试背诵。

三、研读《行路难》

1、选两位同学介绍李白:

教师补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清新、飘逸,享有“诗仙”之美称。杜甫有诗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其诗作大家熟知的有《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语),可见其影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李白人格的写照。

写作背景简介:“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愤而写了这组诗。这首诗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指导朗读:

⑴ 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循声低和。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方法:音节划分、意义划分。七言古诗的节奏一般有”“二二三”式或“二三二”式,这首诗七字句均为“二二三”式。

⑵ 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由练读,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研习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⑴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补充注释:

① 茫然:迷惘的样子。

② 歧路:岔路。《淮南子·说林》里说,战国时杨朱见到歧路便哭起来。今安在: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呢?

⑵ 学生用第三人称代词复述诗意:

指名两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成果展示:

金杯里盛着上等酒,这种酒一斗就值十千钱;玉盘里盛的精美菜肴更是昂贵,这菜一盘就值一万钱。李白对着这样珍贵的杯盘和酒菜,却停住了杯子,放下了筷子,一口也吃不下去。他拔出剑来向四周看看,心里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他心里说:“我要渡过黄河,河上却冰块堵塞。我要爬上太行山,却遇上漫天大雪。”闲来无事,他只好像吕尚一样,坐在溪边垂钓,一会儿又像伊尹一样,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他不禁连连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又愤慨地责问上苍:“都说人生的道路很广阔,我现的路在哪儿呢?”他无路可走,但并不悲观失望,反以言明志。“施展壮志雄心的机会,将来总会有的。到了那时候,我要挂起高耸入云的风帆,乘长风破万里浪,一直驶过大海。”他坚信自己的理想将来总会实现的。

教师稍作概括:《行路难》前四句以金樽玉盘的酒宴,消除不了诗人心头的郁抑不平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寂寞和惆怅。五、六句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交待了诗人惆怅的原因。七、八句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想隐退闲居,可又幻想随时能受君命,实现“安黎元”“济苍生”的宏愿。“行路难……今安在?”是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发生的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最后两句展示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信未来是非常光明的。

⑶ 深层探讨,理解诗歌主旨:

明确: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来的勃发情志。李白少有大志,“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他24岁离开蜀地,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所以这首诗既有激愤之语,也有慨然之志。

4、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学生讨论,探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意。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人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què)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

5、学生齐读诗歌,深切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尝试背诵。

四、比较鉴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提问: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可提示学生宜从写作背景及主旨的角度思考辨析。

学生明确:《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的热爱和生活在田园的安乐、惬意之情,也可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岚雾霭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怀才不遇之感的诗篇,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只能远离尘俗,保全“真我”;李白身处恢宏开朗的大唐盛世,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施展才华成就功业,所以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五、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

1、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内容如下:

⑴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三十八岁中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等小官,后辞官南归,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他学识渊博,对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有很深的造诣,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改良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诗,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瑰丽,气势挺拔,颇有特色。他是晚清重要的诗人,著有《定庵全集》。

⑵ 写作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家眷,往返途中写成这组诗,共三百五十首,杂述见闻、感想以及往事、回忆等。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配乐朗诵磁带,其余同学听读,并点评,掌握朗读节奏、语气、重音。

3、学生反复读诗,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

明确:这首诗四句两层意思。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像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

4、深层探究,理解诗中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现了作者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立志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品读诗歌,鉴赏美点,并积累名句:

⑴ 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浩荡”修饰离愁,用“白日斜”“天涯”来烘托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去继续为国效力。诗的最后两句对此作了明确的表述,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全诗移情于物,巧妙构思、寓意深刻。尤其一个“更”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景理交融,被视为名句而广为流传。从这句诗中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看法,然后任选几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明确: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动人景象:

一片片飞花离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绝不是无情的废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们也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

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即使自己像花一样凋谢了,也要化作“春泥”去护花,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6、背诵这首诗。

六、学生齐背三首诗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

3、阅读下面两首咏物诗,写出谜底:

劝尔莫移禽鸟性, 冰霜磨炼后,

翠毛红嘴任天真。 忽放几枝新。

如今谩学人言巧, 独立江山暮,

解语终须累尔身。 能开天地春。

(打一禽)________ (打一花)________

〖参考答案〗

鹦鹉 梅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意;深悟诗意,体味诗情;鉴赏诗歌的写法;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比较鉴赏;延伸拓展、课堂讨论。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诗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古乐府诗中的一类。专指汉魏以后乐府中题名为“歌”“行”的诗歌。“行”是乐曲的意思。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歌行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李白的《长歌行》《秋浦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属于这一类。

三、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作者及背景简介:

选二位同学介绍杜甫,其余同学补充,教师也可提供相关资料,内容如下:

杜甫,字子美,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人称“杜工部。”。他自幼学习刻苦,七岁时便学会做诗,到了十四五岁,其诗已备受前辈诗人的称赞。他曾在洛阳住过三年,与李白成为好友。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饿死了,这苦难悲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于是开始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著名的“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也就应运而生了。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晚年他流浪在潭洲、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期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2、指导朗读:

⑴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罥(juàn) 衾(qīn) 庇(bì) 坳(ào)

重:chóng(三重茅) 长:zhǎng(成长) 丧:sāng(丧乱) zhòng(重量) cháng(长林梢) sàng(丧失) 见:jiàn(看见) xiàn(现此屋)

⑵ 学生大声读诗歌,注意掌握歌行体的朗读节奏。

3、学生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概括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全诗共四段。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4、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诗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选两位同学交流。

成果展示:

深秋时节,天空高阔辽远,狂风怒吼,卷走了草堂顶上的茅草。茅草被风卷着,飞过了江,散落在江边上,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低的飘来飘去,落在积水的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孩子欺负我老了,没有力气了,竟忍心这样当面抢起东西来,公开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他们不转来。只好回到家里,倚着拐杖独自叹气。

一会儿风停了,云的颜色像墨一样。秋天的天空迷迷蒙蒙的。渐渐进入黄昏,进入黑夜。盖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铁似的。宝贝儿子睡相不好,把布被的里子都蹬裂了。屋顶漏了雨水,淋下来,床上没有干的地方。阵雨虽然过了,小雨还密密麻麻地不断地下着。这样长的夜晚,床上湿淋淋的怎么挨到天亮呢?这一夜因为很难挨过,所以觉得夜更长了。

杜甫睡不着觉,想到在这个“丧乱”的年代里,不知有多少穷苦的读书人跟他一样流离失所。他想:怎么才能有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庇护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让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长叹一声:什么时候在我的眼前能出现这样的高屋华舍,那么,即使我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教师点拨: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5、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教师提问: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杜甫是在做秀,自己身居破茅屋,怎么能“大庇天下寒士”呢?

教师点拨: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这和杜甫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诗人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在这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甚至说:只要能看到这样的广厦,冻死也心甘情愿。总之,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6、学生齐读诗歌两遍。

四、指导学生自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内容如下:

岑参(公元715~770),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做过宰相,所谓“国家六叶,吾门三相”。但他的伯祖父和伯父都是获罪被杀的,父亲岑植做过刺史,在岑参幼年时便已死去。由于父亲早死,家道中落,他从小便刻苦读书,以求出路。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时值西北边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功立业,曾两度从军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晚年迁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56岁那年,客死于成都,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现存诗360多首,其中以写边塞生活的诗最为出色。他曾两度出塞,边地风光,戎马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写出许多气势豪迈、充满报国激情的边塞诗。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在出塞的时候创作的。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同桌之间交流看法。

教师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明确:从诗题上看,全诗有两个主要内容:咏雪和送别。开头四句写胡地奇丽的雪景。“北风卷地白草折”写风,“卷”字写北风席卷大地的态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写雪,先点明时间、地点,突出飞雪之早,气势之奇。“即”字足见作者惊诧之情。“飞”表雪下得猛而紧,与“卷”照应,写出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状写飞雪落缀在千树万树上的奇景,用梨花喻飞雪,而且以千万株梨树枝上的繁英喻玉树琼枝上的雪花,奇异夺目,气象万千。

“散入珠帘湿罗幕……都护铁衣冷难着”四句,笔锋由帐外转入帐内,写军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写大雪的寒威。风吹散雪花点点入帘湿幕,四周骤冷,白日狐裘不暖,黑夜锦衾嫌薄,将军的硬弓拉不开,都护的盔甲冷难着,实在奇寒难忍。

“瀚海阑干百丈冰……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雪中送别归客。“瀚海”两句,万里阴云,百丈坚冰,是雪的陪衬。这两句过渡,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中军”两句,中军置酒,众乐齐奏,一时热闹,却提不起送别人的兴致。“纷纷”以下六句,写酒宴后送别的情景。别宴持续到垂暮,终须散席;送客从辕门外直到轮台东门,总要分手。出得辕门,环顾四周,但见雪白世界中的一面鲜红旗帜。它在茫茫雪原中显得如此鲜明;在北风的猛烈拉掣和冰棱的覆盖下欲翻不能,显得异常坚强。再看归客前程,雪满天山,归途艰险。归客远上,山回路转,不见人影,只在雪地上留下数行马蹄印迹,惹得诗人凝思慨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深层探究,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岑参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⑴ 学生自选写景诗句,揣摩诗人的情思。

生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仅写出边塞气象变幻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迎风赏雪的惊喜之情。

生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不仅写冰天雪地,阴云低垂,而且传达出诗人送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生3:“风掣红旗冻不翻”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雪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他们心中奔涌的豪情。

生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以景作结却不离送别,景中融情,耐人寻味:友人已去,诗人不顾风雪侵衣,看着雪上马蹄印迹,在想什么?不尽思潮,凝聚笔端。而巍巍天山、茫茫雪海为背景,为送别增添豪壮的气氛。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的情调是豪放的。诗人描绘了边塞的大风雪和气候的早寒,可是在他笔下着重表现的不是将士生活的艰苦,而是西北边塞奇异雄伟的雪景;诗中虽然写了惜别之情,却丝毫没有伤感的情绪。在西北大风雪景下,送别的场面带有雄浑悲壮的色彩。

⑵ 这首诗表现了岑参诗怎样的艺术特色?

学生思考,明确:岑参的诗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立意奇、构思新,常以新奇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宏大的气势、绚丽的色彩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开拓出广阔、隽永的境界,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⑶ 学生读诗,感受岑参诗的艺术特色。

五、比较鉴赏

教师提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两首诗的异同。

学生思考,并合作研讨。

明确: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无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表现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以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艺术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埋下伏线,最后直抒胸臆,过渡自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简洁;抒情含蓄而典雅;四个“雪”字(送别前雪景、饯别时候的雪景、临别时的雪景、送别之后的雪景)一线串珠,章法严谨而又富于变化。

(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教师不宜动辄评判,只需稍作指导即可,以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为主)

六、课堂小结

1、学生齐背五首诗。

2、教师小结:

这五首诗体裁不同,题材有别,情思独特,风格各异,有陶渊明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有李白困居长安的慷慨悲吟,有杜甫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有岑参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有龚自珍辞官还乡的浩荡离愁,无不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在欣赏中,我们发现陶渊明以归隐表达与官场的决裂,李白以勇往直前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抗议,杜甫以热血衷肠为民众呼喊,龚自珍以身许国而有万般愁绪。他们壮志难酬、失意悲愤,我们不禁为他们扼腕叹息。如今时代变了,有才能的人终有用武之地。如果你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那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学生畅所欲言。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五首诗,并积累名句。

2、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完成下列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⑴ 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诗中哪些句子写的是梦境?哪些句子写的是现实?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诗中表达要守卫边疆志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 不是考虑自身的衰老,而是考虑国家的兴亡。

⑵ 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风吹雨既是眼前的实景,又象征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诗人巧借自然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巧妙地融为一体,借此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⑶ 尚思为国戍轮台

⑷ 强烈的爱国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板书设计】

饮酒

陶渊明

行路难

李 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活动与探究】

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1、七、八年级我们已接触过60多首古典诗歌,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以“古诗中的_________”为题,围绕你选定的专题,把你所学过的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可以为自己编辑的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为每一首诗作一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句加以点评。

2、艺术是相通的。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留心品味,就会发现,许多诗歌可以绘成画、谱上曲、编成舞来欣赏。请换一种艺术样式来表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内容,如绘一幅画或改编成诗剧来表演。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配乐朗诵,力求声情并茂,并把它录制成磁带,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比赛。

二、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的一段言论,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诗一首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山、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深刻地反映了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李白的天才作品确已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乐的极峰。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那就是以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

(李泽厚《美的历程》选段)

1、请根据有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的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

2、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请参照上文来回答。

提示:这是一个探究性问题,在初步了解李白、杜甫的诗作后,感受诗人的不同风格。这首诗应该为杜甫作品。因为这首诗具有杜诗的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风格。

杜诗更多地关注国运民生,且充满忧患意识,不似李白那么飘逸洒脱,也明显地蕴含了这个阶级的停滞和走下坡路的趋势。因而李白与杜甫是两种风度,两种意境,两种格调。

【备课资料】

一、课文赏析

隐者的田园歌吟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代表陶诗平淡自然的一面,《饮酒》(结庐在人境)则更能体现陶诗醇厚隽永的另一面。《饮酒》共20首,也是陶诗的代表作,约写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秋,诗人这时53岁,归隐田园已经12年了。据诗前的小序说,这一组诗都是酒后的感怀,所以总题为《饮酒》。《饮酒》(结庐在人境)列组诗之五,表现复归自然的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和心境,在组诗中最为有名。

诗的前四句是议论说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人群聚居之地建房居住,却听不见车马的喧闹声。“车马喧”指的是世俗之人追逐功名富贵的纷乱扰攘情状。头两句之间用“而”字上下连接,使语意转折。第三句承上提问,引发思考,第四句自己做出回答。“心远”是说思想上不慕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只求返归自然,淡泊超脱。只要在思想上摆脱了世俗观念的束缚,疏远了追名逐利之徒,那么即便“结庐在人境”,也自会觉得偏僻幽静。“心远”是关键所在,它强调了人的主观心灵对外界事物、对生活环境的过滤和净化作用。提高主观修养,升华精神境界,是可以减少或改变客观环境对自我的不良影响的。这四句诗富于理趣,在平易自然之中显示着深刻和警策,被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誉为“奇绝不可及”之语,并认为“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句也”。

诗的后六句是写景抒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古今同赏的名句。心既已远离了尘俗,则所为所见无不舒心适情,高雅脱俗。秋日傍晚,诗人在庭院的东篱边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抬起头来,悠闲的目光恰与住所南边的庐山相遇。菊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服食又可健身延年;南山是远离尘世的胜景,同时又是长寿的代指。诗人采菊盈把,目接南山,情景妙合,感到十分舒心惬意。“见南山”,有的版本写作“望南山”,宋代大文豪苏轼对这一字之差做过很好的分析,他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若改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东坡题跋》)。苏轼的意思是说,这两句写的是无意之中偶见南山,南山的佳景正好与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与诗人在隐居中所感受到的“真意”相吻合,所以显得“悠然”,如果有意去“望南山”,人为地去寻找“真意”,就损害了诗人与自然的默契与和谐统一,诗句就失去了自然散淡的隽永韵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具体描写诗人所见的南山景色:黄昏时分,夕阳在山,岚烟缥缈,成群的鸟儿,在落霞晚照中结伴飞回山林。山色鸟影,隐约朦胧,大自然的一切显得那么美妙,那么和谐!陶渊明经常在诗文中以“鸟”自喻,他把出仕为官喻为囚入笼中的“羁鸟”,把归隐田园喻为“鸟倦飞而知还”。此刻,他又从飞鸟回林的自然和谐景象中,领悟到万物应各顺本性,各有所归,这正与他归田适志的心情契合,因而深感“此中有真意”;当他想把此时情境中领悟到的生命真意辨别出来,却“欲辨已忘言”,忘了该怎样用语言去表达了。这里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既然已经领会到了“此中真意”,又何必再加辨别,用语言去说出来呢?

总之,这首诗的语言朴素活泼,立意高远深邃,韵味醇厚隽永。诗人以平淡浑朴之笔,写秋日晚景,抒归隐乐趣,道人生哲理,形象、诗情、哲理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收到了最佳的表现效果。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1.7~8,有改动,作者:杨景龙)

自由率真的诗仙风度

《行路难》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写于李白应召入京遭到奸佞谗毁,被迫离开长安以后,诗借一次饯别宴席,展示了诗人激烈复杂的内心世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铺写豪华宴席,起势飞扬。嗜酒的李白,面对这美酒佳肴,朋友盛情,按理说是应该“一饮三百杯”的。然而,他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情绪陡然跌落。“停、投、拔、顾”四个连续急剧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苦闷抑郁的情感变化。“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兴象征,进一步表现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有如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几乎山穷水尽,寸步难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则又别开生面,神游千载,想起在政治上初不顺利、终有作为的吕尚、伊尹。吕尚80岁时在磻溪钓鱼,知遇周文王;伊尹受商汤聘用之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遇合明君、大展宏图的往事,给濒于绝望的诗人以信心,诗情因此再度振起。

但是,当诗人的思绪回到眼前现实中来,又觉歧途甚多,不知出路何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就是矛盾心态的再一次反复回旋。这四个短句复沓反诘,跌宕急切。进退失据的诗人,仍在做着不懈的探索。积极用世的强烈欲求,终于使他挣脱了彷徨歧路的困扰,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时代最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末两句诗借用南朝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在前面的反复顿宕之后,把全诗的感情抒发引向激动人心的高潮。

此诗的情感状态复杂多变,失望中交织着希望,痛苦中潜藏着热情,悲愤的吟唱应和着豪迈的放歌。而贯穿全诗的抒情基调,始终是坚信未来奋发进取的乐观精神,它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本质,也是诗篇产生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的根源所在。与内容的表现相适应,这首诗的抒情结构反复转折跳跃,如江海之波,波翻浪涌,一波未息,一波又起;又如黄河落天,风雨骤至,神龙变幻,奇兵出没。它赋予此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巨大艺术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2.4有删节,作者:杨景龙)

诗圣的兼济情怀

全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首先点明季节、天气,一个“怒”字,将风拟人化,接下来用“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描写风势之猛,风力之大。秋风破茅屋,是诗中叙写的中心事件,也是借以抒情的基础。从风入手,紧扣风与茅的关系行笔,因风大而茅飞,由茅飞见风势,既点明题意,又为下文写群童抢茅、屋破漏雨作了铺垫。

第二节五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写顽童抢茅场面,是第一节的发展和补充。呼群童为“盗贼”,全出于惜茅而非恨童。诗人跌跌撞撞追不上茅草,口干舌燥喊不住群童,无可奈何,只有归来倚杖叹息。矫捷灵活的儿童与衰老无力的诗人的冲突,更显出了诗人爱茅如命的心情。

第三节八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屋漏又遭连阴雨的苦况。黄昏时分,风定云黑,秋雨骤降。入夜,陈旧的布被冷硬如铁,睡相不好的孩子把被里蹬烂了,茅飞屋破,雨漏如麻,床头又冷又湿,令人无法入睡。眼下的狼狈处境,使诗人想起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一家人的遭遇,使诗人想起天下无数人的疾苦。辗转难眠之际,一贯忧国忧民的诗人推己及人,唱出了这首歌行极为感人的“尾声”。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长句联翩、激情澎湃的末节诗,是诗人从切身的痛苦生活体验中产生出的美好愿望。在前三节叙事写足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苦况之后,末节诗展开想象,联想抒情,拓宽境界,翻出新意,揭示主题。诗人没有局限于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是通过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的苦难,进而通过诗歌展示社会和时代的苦难。诗人表示,甘愿舍弃自己的一切,来换取大多数人的幸福。这种从切身的磨难煎熬中升华出来的深广人道同情,崇高牺牲精神,博大兼济情怀,是人性中最为美好的部分,也是杜甫诗歌最为感人的地方。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2002.7~8,有删节,作者:杨景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可谓是其中的一朵奇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边塞诗的代表作。

从诗题看,这首诗是咏叹边塞奇异的雪景和抒发送别友人的感怀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威猛怒吼的北风狂卷着,连白草都被折断了。一个“折”字,使人仿佛不但看到了狂风大作的景象,而且听到了它怒吼的声音,可谓有声有色。八月的内地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边塞却已大雪纷飞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神来之笔,用“忽如”二字点石成金。不仅表达了“胡天”天气的变化无常,大雪来得骤然,也写出了诗人见此雪景而惊喜之情态。白雪压冬枝与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梨花压枝欲低的景象神似至极。诗人通过联想把边塞雪景绘成春景,营造出一个情趣盎然、壮美浪漫的意境,从而使诗句成为咏雪的千古绝唱。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诗由帐外转入帐内,由大写意转为工笔细描。边陲酷寒,穿狐裘、盖锦被都觉太薄不暖和,但冷得出奇的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身能劈五雕弧”的边关将领,竟然冷得连角弓都拉不开;平日“金甲夜不脱”的将士而今却“冷难着”。诗人对边地酷寒的描写不流于抽象,而是生动、形象、真实。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又将笔触由帐内移向帐外。广漠辽阔的天空,浩瀚的大漠,冰天雪地,雪压冬云,浓重而沉寂。此二句用夸张的笔墨,气势如山地勾画出瑰丽神奇的边塞冰雪之景。“愁”“凝”二字隐约点染出分别的氛围。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诗人的笔触再次由帐外转入帐内。帐内置酒饮别少不了音乐,但诗人不去写音乐如何的美妙热烈,只是并列了三种乐器,何其“笨拙”啊!然而正是这“笨拙”的一笔,把饮酒奏乐的空间全留给了读者,任由读者自己去想象。这“拙里藏巧”之法,比直接写更巧妙。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送客至辕门,天色已是黄昏。大雪纷纷,让人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象:连白草都能折断的狂风,竟然连辕门上的红旗都吹不动,岂不令人惊奇!这一句将冰天雪地绝域奇寒真是写绝了。“红”的色彩出现在冰清玉洁的世界,给古战场多少增添了一些活力与生机,这又是多么精彩绝妙的一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送客从中军帐过辕门,一直到轮台东门,依依难舍之情可见。“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就要分手了,但见前面白茫茫一片,连路都看不见了。归京是喜事,但雪大风寒,路途遥遥,怎么走?连送客人都不禁担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路转峰回,已看不见行人了,但诗人仍在凝神呆望。此时此地,诗人在想些什么呢?是对友人的难舍,是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悠悠不尽之意尽在其中。

此诗咏雪中送别,感怀中咏雪。冰天雪地,愁云惨淡,与友人分别,令人惆怅,但苍茫天山雪原雄浑的背景又使诗作不失旷达和豪迈。

我们知道,诗人曾两度出塞,“往来鞍马烽火间十余载”,对戍边生活的感受是颇深的。再加上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绝域雪景奇观,使诗歌的意境奇异瑰丽,奇情妙思,奇笔生花,这当是岑参边塞诗的最大特色。

另外,巧妙的换韵,使节奏跌宕生姿;场景画面的交替,使诗歌成为“有声画”。这些都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选自《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02.1~2,题目已改动,作者:董玉玲 张成果)

二、重温经典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提示: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

    相关推荐

    30诗五首教学设计 30诗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30诗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30诗五首教学设计(1)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五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5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五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2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3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4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2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1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导学设计 诗词五首 30诗五首 25诗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30诗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30 诗五首 《诗五首》教案 《诗五首》教案 30诗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歌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4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3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3 八下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2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5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诗五首》教学杂谈 《诗词五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