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一堂议论性课文的教学反思──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谈起

小编:

[1]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大都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举步维艰。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叫“格物致知”?

生1: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

师:你的解释来自于课文注解。老师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或者短语,来解释“格物致知”的,大家愿意试试吗?

(学生读课文,寻找,交流。)

生2:我找到的短语是“实验的精神”,还有“实地实验”、“实地探察

生3:我找的是句子“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生4:我找的短语有两个:“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

师:你能够把第二个短语修改一下,与你找的第一个短语结构一致吗?

生4:有想象力、有计划的探索。

生5:还有,“积极的探测”

师:恩,“探测”!我觉得在“探测”这个词语前面除了“积极”以外,还可以找到几个修饰语,你能够试试吗?

生5:有计划的、有目标的?

师:很好,读书很仔细,你把第9小节中的关键词语给找出来了。还有其他的短语或句子了吗?(学生继续浏览课文,寻找。)

生6:我发现第11小节中,有一个词语“动手”,不知道算不算?

师:大家说算不算?

生(合):算的。

师:为什么呢?

生7:只有通过动手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靠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是不行的。

师:你的理由好象来自于课文?(作寻找状)

生(合):第7小节。(板书:重动手,戒清谈)

[2]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和思考,弄清楚了什么叫“格物致知”,下面,我们继续来读书。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许多的观点,请同学们将作者漫谈的观点找出来,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寻找,做记号,交流。)

生8:“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研究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师:你找的可真准确,有补充的吗?……我们就一起来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这些句子虽然表述内容不同,角度不一,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你能说说这些观点中的共同点吗?(学生读这些句子,思考。)

生9:都围绕“格物致知”来说的,都论述了“格物致知”也就是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师:这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啊。(板书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

同学们,在一篇议论文中,作者要论证自己的观点,都要运用一定的论证方法,大家说说,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10:摆事实。

师:仅仅是事实的堆砌,能够成为有说服力的文章吗?

生11:还要讲道理。

师:对,“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一般的也是最常用的论证方法。(板书:摆事实,讲道理)

[4]

师:请大家继续读书,说说作者摆了哪些事实,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2:主要摆了两个事实:一个是王阳明的例子,还有一个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师:摆这两个事实,作者有什么意图?

生12:举王阳明的例子,是为了论述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的。

师: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13:还有,写了通过实验来了解竹子的性质。

师:摆这个事实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13:是为了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道理。

师:是的,如果像王阳明老先生那样,只是面对竹子想上几天,结果除了头痛之外,将一无所获。所以,为了获得新知识,只能……

生(合):实地实验而得到。

师:其实,作者为了引起我们当代学生对格物致知新的认识和思考,还摆了一个事实,大家能够找出来吗?

生14:中国学生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师:你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生14: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师:哦,中国的学生要学好自然科学,就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5]

师:刚才,老师注意到,你在读11小节的事实的句子时,似乎漏掉了一个词?

生14:(不好意思)恩,漏掉了一个“往往”。

师:同学们认为,去掉“往往”这个词,句子的意思有变化吗?

生15:“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师:他说的对吗?……老师觉得,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非常重视谴词造句的,类似的用法的词语,大家还能再举几例吗?

生16:“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生17:“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

师:可见,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板书:语言 准确严密)

同学们,通过学习丁肇中教授的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希望同学们重实验,勤动手,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享受到求知的快乐。

【教学反思】

根据自己这一阵所提倡的,我想主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说这一课例。我所指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呢?对于本课例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论点、论据、论证

2、文章的实际内容

3、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分析论点、论据、论证、语言特色,以及相关的阅读过程

而实际上,这三者在课例中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样说说,是为了分析时能够得到相应的关注。

一、上述第一部分,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格物致知?为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呢?因为它是论点的一个核心词汇。学生找了很多,师生讨论之后归结是“重动手,戒清谈”。

上述第二部分,解决一个问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可能是考虑到难度,老师拐了个弯提问,最后引导学生归结后老师点出:

生9:都围绕“格物致知”来说的,都论述了“格物致知”也就是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师:这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啊。(板书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分析到了这里,我们应该能注意到,第二部分学生又解释了一下“格物致知”的意思──也就是实验精神。

我们且不论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解释哪个更好,只是注意一下这两个环节在内容上的重叠关系,就不能不疑惑:第一部分有必要吗?在寻找文章论点,归结中心论点的过程中,应该是可以搞清“格物致知”的意思的。

第二部分,是本课例的精彩之处。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但题目中的“格物致知”对学生来说,是生僻词汇。文中作者从各个角度论述这一精神的时候也就是从各个角度解释这个词的含义。这样,先让学生把各个分论点找出来,然后归结中心论点,就成了水到渠成的过程,不但明确了中心论点,还理解了“格物致知”的明确含义。

这里,老师何不借机点一下题目即中心论点,进而复习一下议论文中心论点的几种可能的位置?

第三部分解决的问题是: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论是:摆事实,讲道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

1、把论证方法归结为“摆事实,讲道理”,合适吗?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初中试题中关于论证方法的试题答案,越来越以“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三分法来取代“摆事实,讲道理”的两分法。为什么会这样?(查不到相关资料,以下都是个人意见。)

我们先看“摆事实,讲道理”的两分法是怎么回事。摆事实,就是把事实展示出来,以事实来服人,这是最有说服力的;讲道理,就是把道理讲透,以理服人,重在推理阐释。那么我要问:把事实讲清楚之后,对该事实所包含的道理进行阐释的部分,是“摆事实”还是“讲道理”呢?这是一个交叉部分,它既与“摆事实”有关,又与“讲道理”有关。根据我们前面的解释,把这一交叉部分划归“讲道理”更妥当一些。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补充对“摆事实,讲道理”这种二分法的解释:摆事实,就是用记叙的方法,把支持论点的事实择要陈述出来;讲道理,就是用议论的方法,来阐释支持论点的道理。

我们再来看“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三分法是怎么回事。事实论证,就是以事实为根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又叫举例论证,简称例证法。道理论证,就是以公认为正确的理论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推理,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是常用的道理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又叫正反对比论证,是把对论点的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并列在一起,用对比的方法,突出论点的方法。在这个三分法中,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根据一个标准分出了,对比论证是用另一个标准分出的,第三者和前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现象。

根据上面的比较(具体异同比较从略),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三分法更合乎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2、把论证方法独立出来研究,并且放在对论据的考察之前,合理吗?(这个问题,留待后文探讨。)

第四部分,实际上是分析了事实论据和它们各自对应的观点。请看:

师:请大家继续读书,说说作者摆了哪些事实,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2:主要摆了两个事实:一个是王阳明的例子,还有一个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师:摆这两个事实,作者有什么意图?

生12:举王阳明的例子,是为了论述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的。

这里问“摆了哪些事实”,后面回答:“主要摆了两个事实:一个是王阳明的例子,还有一个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这实质就是找出了事实论据。

这里老师问:“讲了什么道理?”相当于后面老师问的:“摆这两个事实,作者有什么意图?”学生回答:“举王阳明的例子,是为了论述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的。”就是回答事实论据所对应的观点。

接下来的两个事实的分析基本也是这样。

通观三四两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课例中没有具体分析论证是如何展开的。而且,“讲道理”换成“讲了什么道理”后,所指已经不是论证方法了。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的开始反映了执教者很好的教学机智,抓前面环节中学生偶然的疏漏做文章,进入对语言特色的分析。这是从教法角度谈的,我们换到教学内容角度来谈。老师说:“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非常重视谴词造句的,类似的用法的词语,大家还能再举几例吗?”于是学生找出了相关的例子,很多。老师归结:“可见,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板书:语言 准确严密)”如果后面的每一个相关的语词都分析了具体作用,那么这里的就很完美了。

二、接下来谈一谈议论文的阅读过程。我们把它看作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议论文阅读不仅仅是指导学生阅读“这一篇”议论文,还应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议论文的习惯。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过程和议论文的阅读过程保持一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过程“定式”。

阅读议论文的合理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1、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课例中,老师非常重视明确论点这个环节,而且因为论点的核心词汇“格物致知”是中学生不熟悉的而引导学生祥加研究,为之后的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文章的论述有说服力吗?

通常阅读议论文,明确论点,搞清论点的含义之后,读者会很自然的对论点的正误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再看看作者能不能很有说服力的证明自己的观点。

⑴ 论据:证据呢?这应该是考察议论文是否有说服力的第一步。课例中,并没有在研究论证之前研究论据,是一个失误。议论文阅读不但要看论据是什么,还应该考察论据的可信度。

⑵ 论证:论证的研究,应该放到研究论据之后。因为,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搞不清论据,就不能研究论证。而且,如果论据错了,论证再严密,也不能证明论点是正确的。

论证不单单指论证方法,还有论证过程。

论证方法问题,前文已说过了。课例中的第四部分,涉及到论证过程,还不够具体。

⑶ 语言:这一方面,课例中做的应该是很成功的。

    相关推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与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教学实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实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等奖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课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法建议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杂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导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赏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本课导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方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五册9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题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有感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时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习题精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关资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测试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参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本站论坛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后练习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评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法引导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理方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写作背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结构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写作背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词语解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理方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测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审美鉴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典型例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句段品味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难点解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整体把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复习要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生字注音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问题探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强化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能力测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训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写作特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