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公输》词解质疑

小编:

人教版初四册课文《公输》中有这样一段话:“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教材对“知而不争”的注释为:知道这(道理)而不(向楚王)据理力争,意思是不劝阻楚王。《教师教学用书》对该段话的翻译为:“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据此,教材编写者对句中三词“争”、“忠”、“强”的解释分别为“据理力争”、“忠诚”、“坚强”,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有待商榷。

先看“争”:

这段对话是以楚王与公输间的君臣关系为前提的,“据理力争”隐含着“坚决,不退让”的情感态度,若公输因与楚王意见相左便肆无忌惮地“据理力争”,那么他的举动是失礼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131页把“争”解释为:

1、跟别人抢着要同一个东西。《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引申为竞争。……又引申为为了真理而与人辩论。《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争之急。”现代成语有“据理力争”。

2、(zhèng)去声,谏,规劝。“争臣”、“争友”、“争子”,都见于《孝经》,后来写作“诤”。可见取(二)符合君臣礼仪,比(一)更合文章所处的时代。

再看“忠”

现代汉语中“忠诚”的反义词有两个:“背叛”(动词、名词):“奸诈”(形容词),本文取前者,取前者时,背叛包括对人不忠和对事不忠。但“臣子不规劝,就是背叛”显然是一浮泛的判断。王力《古代汉语》233页把“忠”解释为: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尽力做好别人托付的事,对别人负责。《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又《宣公二年》:“贼民之主,不忠。”《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注意:上古“忠”字意义很广,不限于忠君,这是阶级社会产生的一种伦理观念,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来专指忠君。本文中,墨子认为楚攻宋为不义战争,作为臣下的公输为楚造云梯助战是助纣为虐,谏阻楚王攻宋才是本分。因此,公输不谏阻楚王攻宋在墨子心里不能说是对人(楚王)不忠,而应理解为“对事不忠”即没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最后看“强”

“坚强”的反义词是“软弱”,“规谏而达不到目的,就是软弱”的说法不能成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把“强”解释为:④(qiǎng),竭力,尽力。《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在文中,将“强”解作“竭力”、“尽力”才是合理的。

可见,教材应该给出如下注释:①争(zhèng),同“诤”:规劝,谏;②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③强(qiǎng):竭力、尽力。《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也应调整为:“懂得这个道理,却不劝谏,不能说是尽职。(道理很有说服力)劝谏却没有达到目的,表明没有竭尽全力。”

    相关推荐

    《公输》疑难解析 《公输》词语解释 《公输》一词多义 《公输》词类活用 《公输》文言虚词 《公输》文言虚词 《公输》词类活用 《公输》文言虚词 《公输》词类活用 《公输》课文题解 《公输》课文解析 《公输》素质教育新学案 “暗问”词义质疑 公输 公输 公输 《公输》重点字词梳理 公输 公输 公输 公输 《公输》2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引疑,生疑,质疑,解疑──《金色的鱼钩》课后反思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17 公输 《愚公移山》疑难解析 《公输》教案 公输教案 公输反思 《词五首》疑难解析 对《公输》中“所以”一词的补正 对《公输》中“所以”一词的补正 《公输》教案 公输《墨子》 《新解质疑》教学片断实录 解析:家长质疑试题超纲 《公输》教案5 《公输》复习题 《口技》疑难字词解析 《公输》教案6 《劝学》疑难词语解析 《兰亭集序》两处注解质疑 《公输》课本剧 《公输》通假字 《公输》教案3 课本剧《公输》 《师说》疑难词句例解 五册13《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公输》通假字 公输评课稿 17公输教案 《公输》课本剧 《公输》课本剧 公输导学案 《公输》教案1 《公输》教案4 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诗词曲五首》疑难解析 《诗词曲五首》疑难解析 《公输》有关资料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 第一课时 《公输》写作背景 公输说课设计 公输阅读答案 公输如何说理 公输课后反思 要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疑--《草船借箭》片断 《公输》课文导读 《公输》写作背景 《公输》主题思想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 第二课时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练习设计 《公输》教学导航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17公输教案(1)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公输》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备课笔记 《草船借箭》积极质疑主动求解 冷眼看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