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庄子的思想和地位

小编:

1、私人感觉可以间接判断:

《庄子·秋水》篇记载了庄周和惠施这两位老朋友散步中的一次辩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的第一句话很平常,小学生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小鸟在快乐地歌唱。”从平常处发现其不平常,惠子提出了一个精彩的问题:“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儿快乐呢?”快乐是一种内在的感觉,超出我们的观察之外。我们如何体会他人的快乐呢,我们又如何证实呢?这是一个知识论的问题。庄子的回答也很精彩,他使用的是反证法:“如果说不同个体间的感觉完全无法感知,那么你也不是我,你又如何可能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因此,如果认为其他个体的感觉完全无法感知,就会使辩论无法进行。这是反面的回答,庄子其实也已经给出了正面的回答,也就是第一句,庄子看到鱼儿“出游从容”,因此他认为鱼儿是快乐的。如果在菜市场看到正在被杀的鱼儿,它们使尽浑身的力气在扑腾滚翻,我们也会认为这时的鱼儿是痛苦恐惧的,因为趋生避死的本能,鱼儿与人类是一样的。

2、私人感觉无法直接判断:

然而,这种判断是间接的。鱼儿也有可能内心很痛苦,外表却作出一副“出游从容”的样子。正如小孩子有时也会装出疼痛的样子,以博取大人的同情与爱护。影视里的演员表演疼痛,也是同样的情形。对于私人感觉,他人无法进行确定的判断。

私人感觉难以直接判断的难点在于,私人感觉的对象在内心之中,而不在外境。如果我们讨论的对象在外境,比如“这朵花是红色的”,别人听了这句话,只要去看看那朵花,看是不是红色的,就可以进行判断。当讨论的对象在内心之中,比如“我疼”,“我快乐”,“我知道这朵花是红色的”(注意与上句不同),这些都是本人对自己内心对象的言说,他人无法直接观察判断你的“疼”、“快乐”和“知道”。以佛学来看,我们知识有六个来源:“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可以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前面的五境“色声香味触”一般是外境,讨论这五境对象时,他人可以判断。最后一境“法”境则在内心中,本人可以进行判断和言说,外人却无法直接进行判断。

3、“本质直观”是一种私人感觉:

实在论者倾向于相信个别之后有一般,唯名论者倾向于相信语词是约定的其背后没有一般的对象。一个理论往往有实在论的一面,也有唯名论的一面。简单地给一个理论带上“实在论”或者“唯名论”似乎不妥。或许,我们可以在“实在”这个度上来给理论排序,说一个理论相对另一个理论更“实在”当且仅当这个理论更倾向“实在论”。现象学相对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可以说是更“不实在”的;现象学相对于佛教唯识学来说,又可以说是更“实在”的。每个理论“实在”度的不同,往往在于理论提出者私人感觉的不同。以下以现象学的“本质直观”为例。

胡塞尔认为,从具体的红色中,可以本质直观到一般的红。他的“本质直观”来源于对自己内心认识方法的反思。这也正是私人感觉,讨论对象处于内心之中,每个人只能问自己是否可以“本质直观”。有些人感觉有,就接受“本质直观”。有些人感觉没有,就否定“本质直观”。这两类人原则上也没有辩论的必要,他们观点的分歧,在于他们拥有各自的私人感觉,都无法通过分析说理的方式说服对方。每个人只能求诸于己,通过对自己内心认识活动的反思,来澄清自己是否接受“本质直观”。

4、越侧重私人感觉的理论越不好检验:

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外部世界,很少涉及私人感觉,因此科学理论容易检验,就像“这朵花是红色的”,每个人都可以去检验判断并接受这句话。因此,科学具有公众性。

宗教领域则侧重私人感觉,宗教告诉我们如此如此消恶向善,可以获得心灵的平静。这种心灵的平静,他人是不好检验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此,宗教更是私人的。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相关推荐

    逍遥游下的庄子思想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体系概要 《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心思想 于勒在作品中的地位和意义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我和祖父的园子》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管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庄子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还备课应有的地位 庄子的故事 庄子的故事 庄子的故事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论语》头条奠定孔子万代师表的地位 《土地的誓言》中心思想 《给家乡孩子的信》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地下森林断想》中心思想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老舍《茶馆》的独特地位 《地下森林断想》主题思想 《地下森林断想》中心思想 《地下森林断想》主题思想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孔子游春》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孔子思想学说 孔子思想品格 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 孔子思想品格 庄子何其人──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反思(5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反思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思路与反思 《渔歌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颐和园》中心思想 蛇和庄稼 庄子简介 《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心思想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三个儿子》其内在思想的? 《渔歌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地震中的父与子》反思 《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心思想 浅谈“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_语文论文 孔子伦理思想的人文价值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庄暴见孟子 孔子教学思想浅析 《晏子使楚》中心思想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颐和园》教学案例及反思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反思 《狮子和鹿》教后的反思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艺术构思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中心思想 把自主和想象的空间还给孩子 词语教学中的生本位思考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中心思想 浅谈庄子:吹出的人生 应予叹词以独立地位 《狮子和兔子》教学反思 《庄子》散文的论辩风格 走近庄子:《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学教案 《狮子和兔子》课后反思 《烟台的海》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登上地球之巅》中心思想 《地下森林断想》反思体验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 走近庄子:《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阅读教学 《只有一个地球》中心思想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联想和想象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试论语文活动课中的师生地位 定位 ——《庐山的云雾》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