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含蓄幽远而意蕴丰富的《蒹葭》

小编: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我们很难想象,在秦国这个粗犷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清代王运在《湘漪楼说诗》中甚至说它是“千古伤心之作”,它是如此细腻含蓄悠远空灵,以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头甚至盖过诗经首篇《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与《关雎》的直观热情相比,《蒹葭》的含蓄悠远让她成为诗经中意蕴最为丰富的一首诗。

《诗小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意思是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然而更多的人把这首诗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琼瑶的《在水一方》有一首主题曲:“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其词悠远绵长、轻灵惆怅。简直就是《蒹葭》的白话演绎。很显然,琼瑶是从《蒹葭》这首诗获得想象和灵感的。在她眼里,《蒹葭》里荡漾的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这里面有如梦似幻的意境,朦胧美丽的爱情,充满着喜悦、惆怅和叹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本诗以蒹葭起兴,蒹葭者,芦苇也。为什么选中蒹葭作为本篇的起兴之物?这是因为蒹葭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她没有多少绚丽和烂漫,她总在万物褪尽之时,用凝结寒霜的身躯去见证万物的黯然与落寞,朴素而淡泊,寂寞而傲然。只有她才能点染这样一幅河上清秋图: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于清虚寂寥中略带凄凉与孤独感伤,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眺望,时而沉思。他神情焦灼、心绪不宁,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心中的恋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即所思的所想的所念叨的。“我心中追寻的那个人啊,在水的另一方。”诗人临风独立,在追寻凝望,只是心中的恋人,在水的另一方,诗人望穿秋水,却可望难即,空留下无尽的空虚和惆怅。诗歌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优美的意境之一──“秋水伊人”。大家试想象:一个清霜铺地的清晨,秋水荡漾着缕缕寒气,在芦苇丛的摇曳中,河对岸那个若隐若现的倩影。留给后世多少如梦似幻的朦胧和美丽!“秋水伊人”给读者造成一个深远的意境。吴文英在《踏莎行》中有诗句“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此中韵致让人总觉得是从《蒹葭》化出,只是情绪太过寂寞悲凉而已。

“在水一方”,意味着隔绝不通,可主人公怎能停下执着追寻的脚步?于是就有“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里主人公面临着追寻的两种困境: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啊,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我顺流而下去追寻啊,伊人宛在,而秋水茫茫,终不可及。此刻诗人上下寻觅,执着追寻,可对岸的伊人却可望难即,依稀迷离。

诗经有个特点,就是重章叠唱。《蒹葭》秉承了这一特点。与第一章相比,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重章叠唱让诗歌达到了一唱三叹将诗意不断推进的效果。

第一是气氛的渲染。白露从“苍苍”“萋萋”到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其次是时间的推移。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诗人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望穿秋水,佳人不至,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第三是地点的转换。从“在水一方”“在水一湄”到“在水一涘”,从“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展现的是空间的转换,它们反复渲染的是追寻过程的艰难和执着。

由此,一幅完整的富有诗意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秋水茫茫,蒹葭苍苍,芦花枫叶,白露凝霜,在一个东方泛白的清晨,在宛如黄昏的微朦之中,一位男子临风而立,轻叹徐行,他在思念,追寻心中的那位佳人,而秋水一方的那个若隐若现的倩影,徘徊在那香草秋花的沙洲小岛、岸崖水滨,忽远忽近,似幻似真,在山水晨昏之间。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蒹葭是一首细腻含蓄悠远空灵的情诗。它以“蒹葭苍苍,秋水伊人”为基本画面,借景抒情,以情抒怀,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这就是蒹葭的爱情主题。

然而不仅如此,所谓“诗无达诂”,蒹葭的魅力还在于它能给人们更多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空间。

那么,这首诗最有价值,最令人共鸣的东西是什么呢?这就是她创造了“在水一方”的可望不可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在水一方”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类或人生的历程不是一次次地越过阻碍趟过河水不断前行的过程吗?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音乐剧,是潘长江表演的《过河》,歌曲这样唱道:“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妹妹对岸唱着一支甜甜的歌,哥哥心中荡起层层的波,妹妹何时让我度过你的河。”这彷佛就是一个爱情寓言,爱情就是一条河,爱人站在河的那边。每一次爱情都是趟水过河的过程。钱钟书也曾经说“欢乐常在河之彼岸”。人生之事莫不如此,无论爱情、欢乐、理想事业或其他,要想得到或接近必先越过重重阻碍,永远如“在水一方”。从这个角度说,人永远在上下求索、彳亍前行的路上,就像中国的一个古代神话所描述的:夸父追赶着太阳,追至太阳身边,越追越近越口渴,他喝干了江河之水仍嫌未解渴,于是,欲饮大泽之水,可惜未等喝到,不幸渴死,最后他将手杖弃于路边,长成一片桃林。夸父向着可望不可即的太阳追逐,人生向着彼岸向着希望跋涉,尽管这一路将“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尽管目标会虚幻朦胧“宛在水中央”。

总结起来,这将是本诗的第四重主题,它创造了“在水一方”的可望不可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在水一方”表明这样一种简洁的人生架构: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为什么人们对蒹葭有如此多的解读,为什么蒹葭又有如此丰富的意蕴呢?这是因为本诗具有如下的艺术特色。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来源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蒹葭》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

实际上在诗中我们除了明确“追寻”这个动作外我们一无所知!也只有这个“追寻”的动作是具体的,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朦胧起来;正是这种事实的虚化,让人们在理解诗歌的时候,会结合自身的感受加以具体化的填充,所以当“伊人”指的是周礼时,它的主题是刺襄公;是贤人时,诗歌的主题是招贤;是恋人时,主题是爱情;甚至我们可以把他想象成理想事业等等。

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朦胧,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一望蒹葭,秋波无际,露气水光,空明相击,真有那么一位男子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在苇边河畔彷徨踯躅,神魂颠倒,去追求一个若隐若现的倩影吗?真的有一处地方有茫茫秋水,苍苍蒹葭吗?真的有道路阻隔,顺流逆流吗?没有!现实中也许没有,但我们的心中呢?几乎人人心中都有这样一种诗意的存在吧!这就是心象。《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在水一方,可望难即”的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在这里,你可以有无限的想象和感悟。甚至不必去问故事究竟发生在何时何地、何山何水,何人何事,我们不必去问“伊人”到底是谁。它就发生在你的心中!

《蒹葭》一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从这里,读者可以联想到“在水一方”的爱情,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人生其他诸多方面的境遇和体验。比如事业、理想、仕途等等。

意境的整体象征,使《蒹葭》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们试比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同是翘首以盼,同是人生的一种向往与惆怅;“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同是人生的执着追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同是人生追求之后的顿悟,绚丽之后的淡然。在这里,作者要表达的是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生归宿的一种思索,它具有人生象征意蕴。这或许是对《蒹葭》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蒹葭》是诗经中意蕴最为丰富的一首诗,意境最为优美的一首诗,也可能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首诗。她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她让千百年来读过它的人们思索不已,探索不尽。

──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7年第10期

    相关推荐

    美哉,《蒹葭》!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一等奖 《蒹葭》导学案 《蒹葭》译文 《蒹葭》教案4 《蒹葭》教学实录 《诗经·蒹葭》教案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的朦胧之诗美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案5 《蒹葭》的几种主题解读 24 《蒹葭》教学设计 《风筝》课文鉴赏──含蓄深邃的立意美 《蒹葭》教学实录 《蒹葭》教学设计 让语文课堂饱含丰富的情感 “三味书屋”的丰富蕴涵及其教学处理 《诗经·蒹葭》教案2 情景交融的典范──《蒹葭》简析 情景交融的典范──《蒹葭》简析 情景交融的典范──《蒹葭》简析 异曲同工话惆怅──《雨巷》与《蒹葭》意境比较谈 领悟《春酒》的意蕴 诗经二首《关雌》《蒹葭》导学案 让评价蕴含艺术 意蕴深丰 功能多样──谈谈《琵琶行》中的“江”与“月” 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蒹葭》 九年级语文《蒹葭》教学设计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教案3 「三味书屋」的丰富蕴涵及其教学处理_语文论文 《关睢》《蒹葭》《君子于役》教案 《诗经》两首教案2《关雎》和《蒹葭》 叶朗:《红楼梦》的意蕴 《诗经》两首《关雎》和《蒹葭》说课稿 《诗经》两首教案4《关雎》和《蒹葭》 《诗经》两首教案1《关雎》和《蒹葭》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点梳理 绿叶对根的情意──领悟《春酒》的意蕴 丰富的人物描写 文约而意丰 辞婉而理骋──《烛之武退秦师》辞令赏析 蔬菜营养丰富 用“情”重在含蓄_语文论文 《项脊轩志》中的美学意蕴 蕴含在课题中的语文训练 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 拼搏蕴蓄着生命──杰克·伦敦和《热爱生命》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蕴含诗中的童话——《金色花》赏析 永远的丰碑之毛岸英 一唱三叹 情景交融──《蒹葭》写作特点浅析 《丰富词语的积累》教案1 一唱三叹 情景交融──《蒹葭》写作特点浅析 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 九年级下教参:《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我读《秦风·蒹葭》 丰富生活 积累语言 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一唱三叹 情景交融──《蒹葭》写作特点浅析 诗经三首《蒹葭》《关雎》《君子于役》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美学意蕴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 丰富的人物描写教学教案 “一声渺远的鸡啼”的含义 丰富多彩的泰国大象节 “玉门关”与“阳关”所蕴含的阴阳信仰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八年级语文《信客》的文化意蕴解读 通达幽远的生命放歌──读《兰亭集序》 把教材中含蕴的“如何写”具体化研究(二) 丰富作文语言的必由之路 课虽尽而意无穷 通达幽远的生命放歌——读《兰亭集序》 《豪放词意境探幽》]说课稿 长春版《永远的丰碑》教学设计 《黔之驴》的寓意及含义 《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 《吆喝》语言平易而不乏幽默生动 如何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化意蕴 把教材中含蕴的“如何写”具体化研究(四) 把教材中含蕴的“如何写”具体化研究(一) 把教材中含蕴的“如何写”具体化研究(三) 含意深刻的小故事——寓言 凝结文本精华 读出文本意蕴 一年级作文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单元教学 走进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情蕴山水,意趣悠长──浅析《与朱元思书》 《储蓄的好处》教案 口语交际《丰富多彩的世界》 备课资料 丰富表象调动情感,写自己想说的话 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孩子语言 查阅背景资料 丰富课本资源 诵读欣赏《蒹葭》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