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别了,“不列颠尼亚”

小编: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仅据香港布政司办公室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在体裁的选择上,这篇获奖新闻是成功的。采写这样具有历史性的重大事件,最需要的是记者亲临其境,以见证人与目击者的身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纪实性报道。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写出实录性的现场短新闻,便是首要的选择。这篇获奖消息,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息,而是一篇特写式的现场短新闻,它是香港主权回归、末代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最后时刻的一份简洁、真实的历史记录。它也是自1990年我国新闻界倡导现场短新闻以来,特别自1992年起现场短新闻纳入中国新闻奖评奖以来,获奖作品中比较出色的一篇。

现场短新闻都是迅速而及时地来自新闻事件发生地的现场报道,即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主要用耳闻目睹、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忠实地向读者报告新闻事实的发生及其变化的状貌。这也就是说,现场短新闻与其它新闻形式相比,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要用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读者。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香港主权回归、末任港督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里那一个个重大场面的一瞬间;又像一个熟练的影视导演,巧妙地将一个个镜头组接起来,既准确生动又色彩明快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全文有11个自然段,除了有两个为阐明与深化主题必不可少的背景段与一个转换角度的过渡段外,其余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

香港回归祖国,是亿万中国人抒发爱国情怀的中心话题。当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降落的历史时刻到来之时,经历了百年沧桑的中国人有太多的感受要抒发。这篇获奖作品不仅巧妙地借助现场景物寓意抒情,还通过精辟、凝炼的点睛之笔与现场事实深厚内涵的对比,去叩开人们联想的心扉。比如,英国末任港督的告别仪式是“在蒙蒙细雨”中进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以及“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与“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等,或借景寓意,或对比引申,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附原文:别了,“不列颠尼亚”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记者周婷、杨兴)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代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零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相关推荐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鉴赏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赏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7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6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2 初二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四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五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二 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公开课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教学教案 平中见奇的佳篇──评析《别了,“不列颠尼亚” 》 语文版《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见证历史,演绎尊严──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让史册永记回归的时刻──评析《别了,“不列颠尼亚” 》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范文 精确·凝练·鲜明·庄重──《别了,“不列颠尼亚”》语言美赏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及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案例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点辅导练习:别了,“不列颠尼亚” 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点辅导练习:别了,“不列颠尼亚”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文练习(2) 《安娜·卡列尼娜》赏析 莎士比亚与威尼斯商人 《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 别了白手帕 《别挤了》教案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剧本(全文)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透析 “陈列、陈放、排列”三个词的区别,课文中为什么用“陈列”? 别了,司徒雷登 《别饿坏了那匹马》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拿语文不当语文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 《别饿坏了那匹马》 《别饿坏了那匹马》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 相信自己别说你不行 不!是乐谱错了 不!是乐谱错了 7《别饿坏了那匹马》 1 别了,我爱的中国 1《别了,我爱的中国》 1《别了,我爱的中国》 7《别饿坏了那匹马》 《成语故事》分别讲了---、---、--- 别了语文课原文赏析 别了语文课教案设计简单 登上地球之颠 别饿坏了那匹马精品 《登上地球之颠》 3《了不起的女孩》 《别饿坏了那匹马》反思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案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 3《不是为了分数》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案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 别忘了!只有一个地球 别了,语文课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