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精确·凝练·鲜明·庄重──《别了,“不列颠尼亚”》语言美赏析

小编:

新闻的语言要求简洁准确、新鲜活泼,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语言精确、凝练、鲜明、庄重,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上意义非凡的时刻用文字的形式定格。

1、精确:

主要体现为数词的运用。首先是序数词用得精确。如对告别、交接仪式各主要环节开始时间的记录,精确到分钟。“4时30分……4时40分……晚6时15分……7时45分……0时40分……”,作者重点剪辑了五个现场片段来回放,给人以真切而深刻的印象。又如“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最后一次(降下)”这些包含序数词的数量短语的反复强调,宣告了香港殖民统治时代的终结。还有如“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这个时间状语中的序数词,则凸显了香港回归这一人们期盼已久的时刻的降临,所带给人们的无比欣慰和兴奋。

其次是基数词用得精确。或使用确数,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这句中的加点基数词暗示了香港被占领历时之久。又如“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道,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了156年5个月零4天”,这一句中的加点基数词将时间长度单位精确到“天”,一方面突出了殖民统治历史之长,一方面传达了回归梦圆的欢欣鼓舞。或使用概数,如“150多年”“近一个半世纪”,这些时间短语反复渲染着百年巨变的历史沧桑感。

2、凝练:

主要体现为形容词和其他短语以及语句等的选用、组织力求言简意深。如“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句中的“凝重”隐含了人物复杂的情感:是无奈的颓唐,还是“得而复失”的悻悻然,是眷恋,还是甘拜下风的诚服?……总之,这两个字将人物的微妙心理传神地揭示了出来。文中两次使用了“日落”这一背景意象。如“日落余音”“日落仪式”,含蓄地传达了一种嘲讽的意味。“不列颠尼亚”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帝国曾经不可一世地自封为“日不落帝国”,到如今还是不可避免地要“落”了,这就暗合了标题中“别了”一词所蕴涵的婉讽情调。再如结尾“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一句,反复咏叹,含蓄隽永,它形象地诠释了任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终究都要破产这一真理。

3、鲜明:

主要体现为文字报道给人以逼真的现场感。本文就像一套连续播放的幻灯片一样,每一帧画面线条清晰、色彩鲜明,声形并茂。自然环境的点染(如“蒙蒙细雨”“雨越下越大”“灯光渐暗”)、历史背景的烘托(如港督府的历史)、仪式现场活动、气氛的描述,均要言不烦,给人鲜明的视觉形象。第5、6两自然段“告别仪式”的报道尤其典型,仪式意义、举行地点、背景氛围、人物言行都简明地作了交代。查尔斯王子宣读的英国女王赠言,好比画外音一样,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这篇新闻的主题。有的特写镜头,不仅鲜明,而且韵味深长。如第10自然段写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登船启程回国,其中有一句:“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个画面似乎暗示了曾经称雄一世的海上帝国

“无可奈何花落去”而黯然退场的结局。

4、庄重:

主要体现在文字报道给人以情感的共鸣效应。本文就象一首庄严隆重的交响乐,每一段乐章旋律严正中见欢快,音调低婉中见昂扬。它把观察的视角较多地转移到“交”的一方,把笔墨较多地集中到“告别”的一方(即撤离者),所以在延缓的画面映现中,有意地加重了“日落”帝国这一“大势已去”的“失落”感,这就从反面更衬托出收回一方扬眉吐气的自豪感。文中很多动词的选用,如“恢复”“移交”“接管”“冉冉升起”等,都透露出庄严的情味。还有一些强调句的运用,如“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等;极化的修饰语,肯定的判断语气,反复强调了香港回归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

    《别了,不列颠尼亚》赏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鉴赏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7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6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 初二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2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四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五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二 平中见奇的佳篇──评析《别了,“不列颠尼亚” 》 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公开课教学设计 语文版《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教学教案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让史册永记回归的时刻──评析《别了,“不列颠尼亚” 》 见证历史,演绎尊严──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点辅导练习:别了,“不列颠尼亚” 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点辅导练习:别了,“不列颠尼亚”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范文 《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及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训练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案例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文练习(2)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安娜·卡列尼娜》赏析 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重点句子赏析 《春》语言的鲜活精美(苏教版七年级选修) 明确目标 抓住重点_语文论文 别了语文课原文赏析 别了语文课教案设计简单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赏析 精确化训练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审美鉴赏 《文言文两则》重难点精析 《寓言四则》课文鉴赏──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文赏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练习重点 《再别康桥》赏析 语言准确性的训练《燕子》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片段赏析 语言准确性的训练《燕子》 语言准确性的训练《燕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句段赏析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单课精练 语言准确性的训练《燕子》 再别康桥赏析 语言准确性的训练《燕子》 语言准确性的训练《燕子》 《我不是最弱小的》美文欣赏 聪明的虾 重难点精析 寓言·重言·卮言——庄子《逍遥游》笔法管窥 明确要点训练到位_语文论文 《冬不拉》赏析 《桥之美》赏析 淳淳之心 淡淡之美──《劝学》的思想美、逻辑美和语言美赏析 《虞美人》赏析 语言文字训练别解 《桥之美》重点语句分析 感悟别样真爱,加深人物赏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 重难点分析 《再见了,亲人》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感悟别样真爱,加深人物赏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感悟别样真爱,加深人物赏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赏析 《鲸》重难点精析 《渡荆门送别》赏析 《鲸》重难点精析 《渡荆门送别》赏析 《列夫·托尔斯泰》赏析 《燕子专列》片断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 鱼游到了纸上精彩片断赏析 《离骚》重点句赏析 陶渊明:《饮酒》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 游园不值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