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平中见奇的佳篇──评析《别了,“不列颠尼亚” 》

小编: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大喜日子,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彪炳史册的盛事,世界上各大媒体纷纷派出精兵强将云集香港,写出了无以计数的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则是一篇平中见奇、耐人寻味的新闻佳作。

这天,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末代港督彭定康和英国王子查尔斯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经历了百年沧桑的中国人有太多的感受要抒发,有太多的情绪要宣泄。此文作者在报道中很好地把握了外交政策尺度,字里行间没有奚落讽剌的语言,采用客观描写和叙述的手法,把对殖民主义的无情鞭挞和民族复兴的自豪感与兴奋之情平实自然、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此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生动的现场细节描写与适当的历史资料的穿插相结合,使文章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象征意义,“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结束”;“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些现场描写,借景寓意,余味无穷。

    相关推荐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赏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鉴赏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7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6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 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2 让史册永记回归的时刻──评析《别了,“不列颠尼亚” 》 初二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四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答案 见证历史,演绎尊严──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五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之二 《别了,“不列颠尼亚”》公开课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教学教案 语文版《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精确·凝练·鲜明·庄重──《别了,“不列颠尼亚”》语言美赏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及练习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高一语文上册《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范文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案例 短文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文练习(2)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201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点辅导练习:别了,“不列颠尼亚” 2017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重点辅导练习:别了,“不列颠尼亚”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训练 《安娜·卡列尼娜》赏析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透析 平淡无奇的茉莉,不平凡的爱 教师随笔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再见了,亲人》课堂实录及评析 常见别字辨析(三) 《再见了,亲人》教学实录及评析 从副词入手,平中见奇──《我的母亲》教学课例 常见别字辨析(二) 常见别字辨析(一) 老师,我不喜欢平平──一次平等的心灵交流──《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评析 《不平常的信》教材分析  《再见了亲人》续篇 《平平搭积木》片断与评析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设疑问路谆谆善诱——《别了,我爱的中国》课文教学评析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设疑问路谆谆善诱——《别了,我爱的中国》课文教学评析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 设疑问路谆谆善诱——《别了,我爱的中国》课文教学评析 2000年度中国最佳中篇小说 2000年度中国最佳中篇小说 《威尼斯的小艇》案例及评析 《威尼斯的小艇》案例及评析 《威尼斯的小艇》案例及评析 1 别了,我爱的中国 《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及评析 1《别了,我爱的中国》 1《别了,我爱的中国》 《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评析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与评析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与评析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与评析 《俗世奇人》教学评析 看不见的风 老师,您别“忽悠”我了──课堂教学中适时评价的现状与分析──《槐乡的孩子》课堂教学评析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 《清平乐·村居》诗词评析 “陈列、陈放、排列”三个词的区别,课文中为什么用“陈列”?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