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2、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有名篇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柳永《雨霖铃》、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等。

有佳句如: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等。

不同的眼睛看到的秋景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于秋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人悲秋,有人颂秋。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秋雨中,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那么,郁达夫笔下的故都之秋又是怎样一番景致呢?

二、整体感知

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默读3~11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1、让学生试将故都之秋五种景况的自然风物概括为五幅画面。

明确:可概括为“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五幅画面。

2、提问:这五幅图构成的故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用文中词语来概括)

明确:“清”“静”“悲凉”。

三、重难点解决过程

1、研习五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⑴ 根据内容,作“秋花图”,然后让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明确(借鉴例子):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为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抬头望碧空,俯身拾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

(解说:通过作画,使本已生动的文字更有一种质感,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同时,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⑵ 学生思考: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明确:“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⑶ 让学生在脑中勾画其余四幅图画的形象,体味它们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举例分析):如“秋槐图”中,“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⑷ 小结:

最能体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在作者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2、组织学生讨论:故都的秋景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只写带有“清、静、悲凉”特点的秋景呢?

出示投影:

院子里有一架葡萄,两棵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树上的我,

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大褂兜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年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极熟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滴答的坠枣之声……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丁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飘泊。

──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1926)

明确:

“法国批评家说,文体像人;中国人说,言为心声。不管是如何善于矫揉造作的人,在文章里,自然总会流露一点真性情出来,这是一定的道理。”(郁达夫《写作闲谈》)可见,郁达夫将个人的不幸遭际、动荡的现实及腐败的当局都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中去了。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正是郁达夫“清、静、悲凉”心境之“秋”的折射。文章主要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是由作家的思想所决定的。

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解说: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补充一些关于郁达夫的辅助材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四、课堂练习

1、通过对文中五幅画面的分析,我们仿佛找到了,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

故都的秋,还在哪儿呢?请同学们参照上面的句式,进行续写。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2、我们说这篇文章采用了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写景是为了抒情,这让我想起了一篇堪称是景色与情思交融的佳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虽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但却通过九组景物的叠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作者借秋天苍凉迟暮的自然景物,巧妙地传达出天涯游子寂寞愁苦的情思。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同学们可不可以结合郁达夫笔下秋天的景物,借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写法,仿写一首关于故都的秋的小令?要求:通过景物的描写,传递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借鉴实例: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落地,落寞人在故都。

五、课文总结

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请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最新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等奖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6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1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8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0 10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6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之五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之三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