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荀子的“声非加疾”观点错误──兼谈谈“顺风而呼,而闻者彰”句的科学依据

小编:

人教版(包括各地的版本)高一语文第一册选有荀子的《劝学》一文,其中有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句话中的“声非加疾”不符合客观实际,观点错误。

为什么呢?请让我先从什么是“声音”说起。

有人说:“耳朵听得见的就叫声音。”有人说:“它是会响的。”有人干脆这么说:“打鼓发出‘冬冬’的声音,拍掌发出‘啪啪’的声音,打桌子发出‘彭彭’的声音……”显然,这些答案来自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马虎一点的话,我们可以说他回答得对。不过,假如一个物理学家也这么回答的话,恐怕大家就要笑掉大牙了!

当然,物理学家却从来不会这么回答。他们往往先不说话,而是找来一面鼓,把一些小纸片撒在鼓面上,然后敲打鼓面。这时,可以看见小纸片在鼓面上兴高采烈地跳着“迪斯科”,而鼓发出“冬冬”的响声。当鼓敲得重的时候,纸跳得就高,“冬冬”的声音就响。敲得重的次数越多,“迪斯科”扭得就越快,“冬冬”的鼓声也越密。最后,物理学家才会给你解释:声音是由于空气震动产生的,和鼓面接触的空气,像鼓面上的小纸片一样受到震动,产生声波,这种声波也就是“耳朵听的见的”、“会响的”──声音。

我们知道,鼓面震动时,不时向外作凸──凹──凸──凹……的运动,和鼓面接触的空气也就随着鼓面作凸──凹──凸──凹……的运动,空气的体积不断被压缩──膨胀──压缩──膨胀……空气的密度也产生变化,不断地呈现密──疏──密──疏……的变化。鼓面附近的空气一边发生这种变化,一边把这种变化传递给离鼓面更远的空气……这样不断地继续下去,传入人的耳鼓,产生声音,这就是声音的传递运动,当然,这种运动频率极快。

明白了上述道理,我们就可以回过头来解释荀子说的:“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道理了。

风,是空气流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对空气的压缩和扩散会产生影响。如果你“顺风而呼”,那么,风对你的声音的传播无疑会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你的声音顺着风传播,就好比是顺水行舟,因为风会使本来就传得飞快的声音更加神速,使它的压缩──膨胀──互缩……的运动更加剧烈,声音中的逆风方向的声波受到阻挡,有一部分被挡回来,和顺风的声波重迭在一起。这样,声音不仅在传播时因速度加快而损耗减少,而且还会在传播时意外地得到一些音量,和无风时相比,怎么不会“而闻者彰”呢?

“顺风而呼”,“而闻者彰”的自然现象很容易被人们感知,除了顺风而来的声音确实比逆风而来的声音响亮外,可能心理作用也是一个因素。因为顺风听音非常清楚,而逆风听音却很模糊,两者相互一比较,顺风听音的清楚性当然就更加突出了。

另外,用分子震动论来解释“顺风而呼,而闻者彰”的道理也未尝不可。发声物体在震动的时候,撞击了贴近它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分子,这些分子接二连三地撞击贴近它们的分子,声波就传到远方去了。有风的时候,分子接二连三的撞击运动进行得会更快、更剧烈,听的人也就觉得更清楚。

可见,“顺风而呼”,声音加疾了,而并不像荀子说的“声非加疾”。荀子所说的“声非加疾”虽然不正确,但他说的“而闻者彰”却是合乎科学理论的。

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两千多年前荀子,只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必须清楚这些道理并能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释才好。

    相关推荐

    浅谈四种错误的朗读方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杂谈 正确的“错误”——古汉语知识趣谈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顺学而导 重在体验 “淡而无痕” ——谈语文教学中的过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杂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杂谈 错误是成功的起点 大谈爱情,是否曲解了文本,或者大而无当? 谈高中课本中古人笔下的“风”(劝学|荀况) 例谈成语的误用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趣闻故事 无为而读──我的读书观 呼唤率性而为的语文教师 谈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兼谈《雷雨》的主题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不以再嫁为非──谈谈《孔雀东南飞》时代的节操观念 高二语文上册《劝学》的作者简介:荀子和荀子的作品 《彩色的非洲》教学杂谈 备而未必述,述而不求全──《开国大典》说课一席谈 浅谈小学语文句子教学要点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杂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劝学》中的“而”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 谈《晏子使楚》的教学要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好词好句 谈谈你对“理想的风筝”的理解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难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 操千曲而后晓声 品佳作而后悟情 错误 谈鲁迅作品的教学──兼谈《藤野先生》的课堂阅读教学 因文而宜,遵循规范,便利教学 ------谈谈有关偏旁部首的一些问题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难句解析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用不是而是造句 语文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心理学依据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之一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误区 再读荀子的《劝学》 善待错误,点“石”成“金” 杨振宁:儒者风的科学家 谈谈语文科的课前作业辅导 荀子的性恶学说 关于老舍死于自杀的依据 谈观察 风景谈 风景谈 《错误》的四重解读 教科版《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学设计 姗姗而至的掌声──《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 《背影》有关资料:《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背影〉琐谈》 《我们的错误》课文 风景谈 尊重孩子们的独特体验──兼谈《小鹿的玫瑰花》的教学 由“端木”所想到的──兼谈《土地的誓言》作者与写作背景的介绍 浅谈诗词里的科举 表达蒙汉情深和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 屏风:让空间藏而不露 《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简介 风景谈 让“错误”成为生本课堂的一道风景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字词的意思 小语教学勘误杂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夜莺的歌声》教学杂谈 彰显作文的个性风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猜读,让学生的思绪与作者共舞──兼谈《故乡》一课教学思路 《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以情趣为先,提倡无为而教──《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谈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问题探究 中国当代诗郑愁予《错误》赏读:美丽的错误 谈《荷塘月色》里的“风” 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 依据文本,适度拓展 《观潮》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