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⑵ 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

⑴ 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⑵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3、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

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关于贾谊的悲剧一生,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七绝《贾谊》(放映幻灯):

贾 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学生齐读全诗两遍,关于贾谊的生平资料,说说每句各写了什么事及毛泽东对贾谊的死持何观点。

明确:

对贾谊的自伤身世,郁郁而死,毛泽东是持否定态度的(“寻常事”,“何须”“付一生”)。贾谊的盛年而逝,一方面固然由于怀才不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自己想不开。苏东坡就曾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见苏轼“贾谊论”一文)。同时也可以说明,贾谊的才,是文学之才,若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显然还是不够成熟的。他的《过秦论》,也是文学家所写的政论文,富有汉赋的气势、笔法。鲁迅先生就曾认为《过秦论》是“西汉鸿文”。

贾谊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难得的政论家,学习《过秦论》,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这两方面的才能。

三、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三、学生自学课文,完成自读练习

自读练习:

1、实词积累(一词多义),解释加粗词:

因:

⑴ 蒙故业,因遗策。( )

⑵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⑶ 因伐木,始见此山。( )

⑷ 后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⑸ 相如因执壁却立。( )

策:

⑴ 振长策而御守内。( )

⑵ 蒙故业,因遗策。( )

⑶ 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 )

⑷ 策之不能尽其道。( )

制:

⑴ 覆至尊而制六合。( )

⑵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⑷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⑸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兵:

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⑵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

⑶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

⑷ 兵者,国之大事。( )

通:

⑴ 乐毅之徒通其意。( )

⑵ 指通预南,达于汉阳。( )

⑶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⑷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致:

⑴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⑵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⑶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⑷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

延:

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

⑵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

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⑷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

北:

⑴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⑵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⑶ 汉王引诸侯兵北。( )

信:

⑴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⑵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⑶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

⑷ 低眉信手续续弹。信口开河。( )

2、整理本课的词类活用现象。(先找出有关句子。)

⑴ 会盟而谋弱秦。

⑵ 序八州而朝同列。

⑶ 席卷、包举。

⑷ 天下云集响应。

⑸ 且夫王天下非小弱也。

⑹ 吞二周而亡诸侯。

⑺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⑻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⑼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⑽ 外连衡而斗诸侯。

〖参考答案〗

1、实词积累:

因:

⑴ 沿袭。

⑵ 凭借,依仗。

⑶ 由于,《雁荡山》。

⑷ 因而,《石钟山记》。

⑸ 于是,乘机,《廉颇蔺相如列传》。

策:

⑴ 马鞭子。

⑵ 策略。

⑶ 鞭策。

⑷ 鞭打,引申为驾驭,《马说》。

制:

⑴ 控制。

⑵ 统率。

⑶ 制服。

⑷ 控制,《赤壁之战》。

⑸ 规模,《岳阳楼记》。

兵:

⑴ 兵器。

⑵ 军队。

⑶ 军备。

⑷ 军事,战争。

通:

⑴ 沟通。

⑵ 通达,《愚公移山》。

⑶ 普通,整个,《师说》。

⑷ 通畅,顺利,《岳阳楼记》。

致:

⑴ 到,达到。

⑵ 得到,获得,《送东阳马生序》。

⑶ 招致。

⑷ 表示,表达,《赤壁之战》。

延:

⑴ 迎接,引进。

⑶ 延续。

⑶ 邀请,《桃花源记》。

⑷ 蔓延。

北:

⑴ 败兵。

⑵ 面向北,名词作状语,意为称臣于人。

⑶ 往北走。

信:

⑴ 可靠的。

⑵ 言语真实,守信用,《曹刿论战》。

⑶ 通“伸”,伸张,《隆中对》。

⑷ 随便,随意。

2、词类活用整理:

使动用法:⑴、⑵、⑹、⑻、⑽;

名词作状语:⑶、⑷、⑺;

形容词作动词:⑸;

名词用作动词:⑼。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句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三。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3段。

第二教时

一、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二、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⑴ 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⑵ 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⑶ “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详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详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4、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联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幻灯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

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

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

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镝”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

三、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一、检查作业

检查背诵第3段。

二、研习第4、5两段,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分析

1、诵读、研习第4段:

⑴ 朗读一遍,然后概括这一段大意。

提示: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⑵ 讨论: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明确:详述了陈涉身分之低下,才能之平庸、财富之匮乏、起义之仓猝,士卒疲惫(或军队弱少)武器钝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同时又描述天下风起云涌、积极响应的形势。在这样的劣势之下,竟能使“天下云集响应”,说明秦的暴政使得人心尽背,整个天下都是秦王朝的敌人。这些事实说明了秦朝的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在叙述中含有“过秦”之意。

⑶ 翻译练习进行辨析(幻灯显示):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C)

A、然而陈涉只不过是个用破瓮来遮挡窗户,用绳子来系住门枢这样贫穷的人家,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滴戍边的征夫。

B、然而陈涉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门枢的(贫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种田的奴隶,一个被征发戍守边地的征夫。

C、然而陈涉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门轴的穷人家子弟,是个打帮工的,又是一个被征发戍边的人。

2、才能不及中人。(D)

A、他的才能比不上普通人。

B、他的才能不如中等人。

C、他的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D、他的才能比不上中等人。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C)

A、(他)出身于戍卒的队伍,露面阡陌纵横的田间。

B、(他)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而又在阡陌纵横的田间举行起义。

C、(他)出身于戍卒的队伍,而在阡陌纵横的田间举行起义。

⑷ 背诵练习。

2、诵读、研习第5段:

⑴ 齐声朗读。

⑵ 课堂翻译练习:

学生写在课堂笔记本或练习本上。

附例句和参考译文:

1、崤函之固,自若也。(A)

A、崤山函谷关的险固,还是像以前那样。

B、崤山函谷关的坚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C、崤山函谷关的险要地势,还是和过去一样。

2、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B)

A、秦却以其区区之地,达到万乘兵车的国势。

B、秦凭着小小的地盘,获得天子的权势。

C、秦凭着小小的地盘,达到(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C)

A、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B、一个平民起事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C、(只是)陈涉一人发难,秦人的宗庙就全部毁灭了。

D、一个普通人首倡起义就会毁灭宗庙。

⑶ 划分层次,分析对比论证及全文的呼应。

① 默读本段,给这一段分层并归纳层意。

明确:第一层(段首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与陈涉之众的力量。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提出中心论点。

② 第一层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在哪些方面作了对比?第二层又怎样照应全文?

明确:

对比点有地位(身分)、武器、军队素质、谋略四方面。通过对比,点明要害,“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这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

“然秦以区区之地……百有余年矣”四句照应第1、2两段。“然后”两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句照应第4段。最后点明中心。

⑷ 诵读指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言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末句“仁义不施”四字后要停顿,有些书上这四个字后面有逗号。

三、讨论文章的中心和写作特色

1、联系全文,谈谈如何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明确:在贾谊看来,始皇吞并六国时,处攻势,靠权术和暴力取得了成功。但在他夺取天下之后,形势不同了,就不该只用暴力手段对待百“姓了,而应施行仁义,注重教化,才能维持住威势,避免灭亡。

2、本文有哪些对比?

(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明确。教师总结要尽量精简。)

明确:

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作者无论在叙述还是议论时,都采用了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见鲜明。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对比:

一是六国与秦之对比。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作对比,并不厌其烦地列举国名、人名。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又一个强烈的对比。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敝,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三是陈涉与六国的对比。文章在末尾议论中,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一比地位。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兵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这第三层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急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全文结论之所在。这一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四、总结、扩展

朗读课文2~3遍,要求读准字音,完成下面练习、

崤函( ) 膏腴( ) 合从( ) 缔交( ) 召滑( ) 翟景( ) 墨翟( ) 乐毅( ) 王廖( ) 蒙恬( ) 逡巡( ) 鞭笞( ) 亡矢遗镞( ) 履至尊( ) 黔首( ) 隳( )名城 瓮牖绳枢( )( ) 谪戍( ) 锋镝( ) 度长絜大( )( ) 万乘之势( ) 因利乘( )便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过秦论

贾 谊

攻(百有余年) 守(十五年)

1、秦孝公 始皇

2、惠文武……庄襄王 天下诸侯……陈涉

3、始皇 二世、子婴

结果: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相关推荐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过秦论》教案设计 《过秦论》《六国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中) 过秦论1 过秦论(创新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之二 《过秦论》教学设计之一 《过秦论》学案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创新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之三 《过秦论》教学设计之四 过秦论教学教案 《过秦论》原文 《过秦论》赏析 《过秦论》教学案例 重读《过秦论》 《过秦论》译文 《过秦论》教案1 《过秦论》译文 《过 秦 论》 讲 析 《过秦论》导学案 《过秦论》 教学设计示例(一) 《过秦论》三题 《过秦论》分析 《过秦论》教案10 《过秦论》教案4 《过秦论》教学反思 《过秦论》教案9 《过秦论》教学杂谈 《过秦论》教学实录 《过秦论》教案3 《过秦论》教案6 《过秦论》教案7 《过秦论》教案8 读贾谊《过秦论》 《过秦论》说课稿 《过秦论》导学案7 读贾谊《过秦论》 《过秦论》通假字 《过秦论》通假字 《过秦论》优秀教案 《过秦论》说课稿 第二册过秦论 语文教案-过秦论 《过秦论》《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读贾谊的《过秦论》 《过秦论》主题思想 《过秦论》课文题解 《过秦论》写作背景 《过秦论》写作背景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课文分析 《过秦论》疑难解析 《过秦论》结构分析 过秦论主要内容 《过秦论》语法修辞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 教学设计 《过秦论》课文题解 《过秦论》问题探究 《过秦论》难句解析 《过秦论》结构分析 《过秦论》词类活用 铁皮鼓上《过秦论》.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伶官传序》 《过秦论》特殊句式 《过秦论》课文导读 《过秦论》文体简介 《过秦论》写作特色 《过秦论》课文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