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谈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兼谈《雷雨》的主题

小编:

曹禺先生在他的《雷雨》中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鲁侍萍、繁漪、周萍等等人物。历来评论家都认为周朴园冷酷、自私、具有专横的统治心理,而且还十分虚伪,深谙假道德。我在了解作品以后,也很同意这一观点,但谈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这一点上评论家却认为是假的,作者不应该使周朴园有忏悔的心理出现;认为这一点与作者思想上的弱点是直接联系的,是作者作品中的弱笔。

我对这个论断持怀疑态度。在对侍萍的怀念上,我认为是一种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周朴园的一种心理需求。这并非我想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一鸣惊人,我相信持我这种观点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我们都知道人是复杂的、多变的。周朴园的冷酷、自私、专横、虚伪、假仁义、假道德,并不能说明他没有一点人性,不存在一点真情实感。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而又到德国留过学、而今又是一家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受到社会上一般人尊敬的人,描写他的性格的多面性,方才显得血肉丰满、令人信服。并且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也并不能说明他具有温情、是个善良的人,只能说明他还有一点未泯的人性罢了。

周朴园是一个相当矛盾的人。他年轻时到外国留过学,因此可能还有点浪漫,所以他会或者说敢于同侍女相爱。他与侍萍曾应该产生过真正的爱情,仅从这一点上看,周朴园就可能会对侍萍怀念。因为感情这种东西是很古怪的,失去了的才会觉得它可贵我们自己不也是如此吗?何况他失去的是一个曾经爱恋过的、有血有肉的、美丽柔顺的女子呢?

周朴园既然敢于同侍萍相爱,为什么最后却“忽然不要她了”呢?这就要从周朴园的阶级本质来说了,任何一个阶级,在阶级社会里,他们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必须服从本阶级的利益,离开了现实的利害关系来奢谈感情,不过是骗人的鬼话。即使是侍萍自己也清楚地知道:他们其实是完完全全两样的。周朴园的内心或许真心爱着侍萍,但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苦衷:社会舆论、整个统治阶级势力以及封建社会思想的压迫与侵蚀,他的家庭,这一切都使他恐慌,使他矛盾,因此正如鲁大海揭露周萍所说的“你(周萍)就可以一面表示你真心的爱她,做出什么事都可以,一面你还得想着你的家庭,你的父亲,他们要叫你丢掉她,你就能丢掉她,再娶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来配你,对不对?”周萍与四凤的悲剧,其实就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悲剧,鲁大海的这一席话,并没有说周萍是否是屈从于阶级与家庭的压力,是否是真正的要抛弃四凤而只是揭示了资产阶级的丑恶本质。因此,周朴园“忽然不要”侍萍,不管他是迫于压力,还是出于自愿,因为周朴园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属于整个资产阶级的,而他同侍萍相爱却是后来的事,他们曾经相爱正同他们后来分手一样是真实的,

在整出戏里,周朴园同繁漪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至于为什么?作者没有说,我们也不能胡乱发表议论,但周朴园与繁漪的婚姻不幸福却是肯定的。从这一点来说,周朴园在同鲁侍萍分手后的岁月里为寻找自己感情的寄托(即使这一点很自私),他也可能对侍萍产生怀念的感情。人,常常是不能克制自己的,尤其是一种情感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周朴园亦如此。为了自己,他最后抛弃了侍萍,但对一一个曾经倾心相爱的女子起码的顾念和内疚之情总还是有的。后来他又听说侍萍抱着出生才三天的儿子投水自杀了,在内心深处,在某种程度上,他相信或者说不如说希望侍萍是为自己而死的,因此,对于一个死人,一个为自己而死去的美丽的女子,他怀着那样一种永志不忘的追忆、顾念之情总还是有的,合情合理的。尽管这或许更应该称之为一种自我蒙蔽、自我陶醉,但却总还是有的,不能说它从未有过。于是为了让自己常常能感受到侍萍在时的那样一种淡淡的温馨,屋里的家具都还是三十年前的老样子,而周朴园自己也要穿三十年前的旧衬衣和旧雨衣,而他最后的表白“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总是留着为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凉,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这样的言语,无可否认其中的虚假和夸大,但同样也无可否认其中的依恋和怀念,起码的情感还是存在的,而作为当事人的侍萍被感动也就毫不奇怪了。但是他后来又忽然翻脸、不认帐,“冷笑”、“(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要多少钱吧!”、“(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这一系列动作和表现我们也不会感到吃惊,因为这也是我们早已料到的。相反的,如果周朴园知道面前这个“像貌老得连自己都不认识的女人”就是侍萍时,马上跪下来请求她留下,向她忏悔,向她倾诉思念之苦,表示他们一定要破镜重圆,更不能使人相信,让人接受,因为我们眼前的周朴园已不再是与侍萍相爱时的周朴园,三十年的生活磨练使他的一切都变了,他比从前更加清楚的意识到名誉、地位的重要,他要维护自己的面子,维护周公馆的“平静”,更不愿意在儿子的面前戳穿自己三十年来的谎言,使一切大白于天下,在一份过时的爱情与现实的名利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一点也只能说明他的资产阶级本质,而并不能否认他的情感。

最后一点可以说明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的,是有其产生的根源的,还可以从他儿子周萍那里找到,周萍终究是鲁侍萍的儿子,这一点无论周朴园多么卑劣都是抹杀不了的,他(周萍)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周朴园,他的生活中曾有过他(周萍)的母亲──鲁侍萍。

    相关推荐

    谈谈《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 此情可待成追忆──谈《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 谈谈《雷雨》中的周朴园 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诚的吗? 谈鲁侍萍的性格悖论 谈《雷雨》第二幕中周朴园的形象 钱谷融:谈周朴园 品味周朴园──《雷雨》主题再探讨 沉默的鲁侍萍 《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解读 谈谈周记的写作 关于《雷雨》中的周朴园几点看法 用“主问题”引领教学──兼谈《藤野先生》的主问题 周朴园在《雷雨》中的一般形象评说 谈鲁迅作品的教学──兼谈《藤野先生》的课堂阅读教学 《雷雨》教学杂谈 周朴园何错之有──《雷雨》感悟 谈谈《鲸》的自主性学习 《怀念母亲》教学杂谈 谈谈李白的几首怀古诗 谈谈《鲸》的自主性学习 谈谈《鲸》的自主性学习 谈谈你对“理想的风筝”的理解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主题,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兼谈《藤野先生》的主题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雷雨》中的周朴园 人性的生存悲剧──谈《雷雨》 谈谈对初中生作文的批改 谈《出师表》的潜主题 话剧艺术的瑰宝──简谈《雷雨》 浅谈《雷雨》人物语言 浅谈《曹刿论战》的主题 《藤野先生》课堂记录──兼谈《藤野先生》的主问题 谈谈高考作文的审题 对联趣谈 记叙文的对话──从鲁迅《故乡》谈起 爱一个人好难──重新解读《雷雨》中的周朴园 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佛禅意味 谈主题教学的深度备课 浅谈《囚绿记》主题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教学设计 中年周朴园虔诚的感情世界──语文教学中《雷雨》人物周朴园感情世界的人文诠释 也谈对《老王》主旨的探索与思考 谈谈作品的暗线 倾吐抱负 自宽胸怀──也谈《岳阳楼记》的主题 浅谈对课改的认识 论文对长篇叙事材料的处理──兼谈《过秦论》对写作的启示 李敖谈鲁迅 浅谈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认识 谈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曹禺和语文教师谈《雷雨》 谈对古诗中“烟”的理解 名人谈对自然的感受 名人谈对自然的感受 浅谈我对减负的认识 谈谈后进生探因与矫正对策 从上《出师表》的关键谈它的主题 谈谈汉字的音形规范 谈谈汉字的音形规范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谈口语交际课中的问题及对策 谈口语交际课中的问题及对策 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 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 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 谈谈作文的起步训练 谈谈作文的起步训练 再谈对话教育——东西方教育杂谈 伪善者周朴园 《雷电颂》教学杂谈 谈谈《故乡》里的四个圆规 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评价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杂谈 浅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谈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两个问题 《巨人的花园》教学杂谈 谈谈备课——我的备课习惯 谈谈《三国志》 由《铸剑》谈鲁迅的复仇情结 谈谈新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24、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谈谈低年级的写话教学 对于神秘诱惑的憧憬──试析《雷雨》的主题 《父亲的菜园》教学杂谈 《祖父的园子》教学杂谈 谈谈语文课本中的“练笔” 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 行趣的艺术魅力——谈对小学 《山雨》教学杂谈 中国暴雨漫谈 中国暴雨漫谈 雨点教学例谈 谈谈《长城》一课的体验教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谈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 谈谈语文教学的课外阅读 谈谈自己的看法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