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30 诗五首教案

小编:

教材分析

《诗五首》都是名篇佳作。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感慨世事人生,坦言远离世俗的惬意;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尽抒求仕无路的感慨,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出了身处漏屋而心系天下的情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边塞之苦却出言豪放,写出了边塞送行的豪迈;龚自珍的《己亥杂诗》道出了去国还乡的复杂情怀,表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理解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体味诗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积累名句。

突破方法:诗文重在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本课以朗读与背诵为突破口和落脚点,在诵读、记忆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

2.联想想象法。

3.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设计(一)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陶渊明的诗歌《饮酒(其五)》吧!

设计(二)

古典诗歌是我国艺术的瑰丽奇葩,传统文化的丰富宝库。多读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下面,就让我们先来欣赏陶渊明的著名诗作《饮酒(其五)》。

二、学习《:饮酒(其五)》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入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了《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研读诗歌,体会感情。

(1)结合你对陶渊明思想的了解,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

(2)“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比较两个字的表达效果哪个更好。

(3)“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1)这里说的“车马”指的是达官贵人的高轩,“车马喧”指奔逐于仕宦之途的喧嚣a诗人归隐田园,虽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这样的烦忧,所以说“而无车马喧”e“心远地自偏”实际上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2)“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

(3)人的自然本性。具体是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4.感受意境,理解主旨。

(1)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诗歌中的画面作创作性描述。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采菊……”,不仅抒写了“处世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的淡薄情怀,而且生动地塑造了诗人飘逸潇洒的自我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徘徊东篱的诗人沐浴着秋菊的馨香,在不经意闻似乎看见那莽莽苍苍的南山。“山气……”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全诗融景、情、理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饰和奸诈,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5.品评名句,积累记忆。

(1)“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采菊……“此中……”被视为千古名句,请你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明确:“而无车马喧”——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心远地自偏”——说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但人也作用于环境,隐居只要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是否荒远。如果心灵平静,那么处于闹市也若幽谷。

“采菊……”——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纯真。诗人归隐田居后,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精心侍弄,等到菊花盛开,诗人便可欣赏采摘了,抬头随意一望,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此中……”——这句诗颇富哲理,很有为而不为的意味,深刻地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后来多用于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与“得意而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2)背诵这首诗。

6.小结本诗。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三、学习《行路难(其一)》

1.导入设计(一)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设计(二)

李白少有大志,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后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在李白人长安求仕无路的时候,写了许多抒发怀才不遇的诗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行路难(其一)》。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研读诗歌,体会感情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

(3)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4)你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好,还是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好?为什么?

(5)陶渊明《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其一)》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1)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句写的是美酒佳肴。

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

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3)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4)李白的诗句更好。因为“停杯投箸”比“对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长叹息”更能深沉地表现出无所适从之感。(当然,学生也可以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有理)(5)《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能从中获得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惟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行路难(其一)》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亦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仕入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4.竞背古诗,积累记忆学生自由背诵古诗,教师抽查。

四、学习《己亥杂诗》

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2.研读诗歌,把握主旨

(1)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名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1)-方面是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生可广泛联系历史和现实,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3)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3.竞背古诗,积累记忆学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

五、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第2课时

一、检查背诵.积累名句

二、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由学过的《春望》《石壕吏》导人。

(2)由介绍杜甫在成都建成革堂及草堂被风吹毁的背景导入。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4)掌握重点的实、虚词。如:

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如何。

3.研读诗歌,把握主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用得精当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思考,自由畅谈理解。

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中“怒号”用得好,写出了秋风的肆虐,声响宏大。

“卷我屋上三重茅”中“卷”用得好,写出了风势之大。

“布衾多年冷似铁”写得好,写出了被子又冷、又硬、又潮、又旧。

(2)怎样理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多媒体展示)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人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时代特点,后世称为“诗史”。其创作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本文的写作背景:759年,关中闹饥荒,民不聊生。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了快乐和自足,于是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了他的贫穷,更冲不走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上元二年( 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他写了这首诗歌。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4.竞背诗歌,积累记忆学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

三、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由学过的送别诗导人。

(2)由描写雪景的诗歌导入。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作者岑参,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父、祖父都做过宰相。父亲曾做过刺史,在岑参幼年时死去。由于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他从小便刻苦读书,以求出路,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适值西北边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功立业,曾两度从军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晚年迁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56岁,客死于成都。岑参现存诗歌360首,其中以写边塞生活的诗最为出色。他曾两度出塞,边地风光、戎马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他写出了许多气势豪迈、充满报国情感的边塞诗。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候写的。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研读诗歌,把握主旨

(1)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2)诗中哪些句子(或者词语)用得好?谈谈自己的理解。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本诗有何艺术特色?

思考讨论,明确:

(1)咏雪、送别两方面的内容。

(2)示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示例2:“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掣”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了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示例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出了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远去,依依不舍的情形。(可引导学生联想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表达相似的诗句)(3)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4)通过赏析语言及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考。

气势宏大,风格奇峭,想象奇特、丰富,色彩绚丽,充满了乐观进取精神。

4.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你还学过哪些描写雪景的诗文?请说出其描写精彩的句子。再找几首表达离别主题的诗歌。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畅,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1)示例:描写雪景的诗文如《湖心亭看雪》《江雪》等,表达送别主题的诗歌如<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

(2)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无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要依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表现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为主,间以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错杂;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艺术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埋下伏线,最后直抒胸臆,过渡自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简洁;抒情含蓄而典雅;四个“雪”字(送别前雪景、饯别时雪景、临别时雪景、送别后雪景)一线串珠,章法严谨而又富于变化。

5.竞背诗歌,积累记忆学生自由背诵,教师抽查。

四、作业设计

1.默写五首诗歌。

2.发挥合理想象,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现代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诗歌教学“三分赏七分读”,在诵读中更好地品味诗句,感悟诗情,理解主旨。教学中,学生借助诵读,运用想象和联想,再现诗歌表现的画面,提高了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不仅仅学习了五首诗,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从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人手,来分析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或同一流派的不同作家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情感。

三、加强对古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本课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并能默写下来,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有关资料

一、唐代的边塞诗派

唐初边事连年,文人除应举入仕外,多从军入幕,谋取功名。虞世南、崔浞、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都曾写过一些边塞诗,虽然在他们的作品中边塞诗并不占主要地位,也未形成风格流派,但在题材和表现手法方面为边塞诗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开天期问,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大多有较长的戎幕经历,擅长用七言歌行和绝句,表现边塞生活和战争,风格雄浑豪放,史称“边塞诗派”。

二、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周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因田居(其一)》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周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相关推荐

    30诗五首 30诗五首 30诗五首 30 诗五首 30 诗词五首 30诗词五首 30 诗词五首 五册30课诗词五首 30诗五首教学设计 30诗五首教学设计 30诗五首教学设计 30诗五首教学设计(1) 30.诗词五首(第一课时) 30诗两首 第30课《诗五首》课文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 诗五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30课《诗五首》教学教案 《诗五首》教案 《诗五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诗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30课《诗词五首》教案 课件 教案 八下30课《诗五首》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料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第30课: 诗五首 之《饮酒(其五)》教案0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30课: 诗五首 之《饮酒(其五)》教案0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五首 诗词五首教案2 《李杜诗五首》 教案 第30课《诗四首》课文简介 杜甫诗五首 教案 《诗词曲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 25诗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教学教案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歌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 《古诗词曲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 诗词曲五首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下):第30课 诗五首 25.诗词五首 杜甫诗五首 古诗词五首 诗词曲五首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2 五年级教案:古诗三首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1 五年级教案:古诗三首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杜甫律诗五首教学教案 《诗五首》教学设计 《诗五首》教学设计 《诗五首》教学杂谈 《诗五首》通假字 25诗词曲五首 杜甫律诗五首 杜甫律诗五首 杜甫律诗五首 诗词曲五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