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18《孟子》两章(1)

小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义重于生”,反对见利忘义;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民同乐”,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比喻和对比写法,领会其妙处。

3.掌握文言词语“欲、患、蹴、屑、由、宫、向、身、举、疾、蹙、王,甚、今、以、其、诸,得、直、田,可得、有以、何以”等。

4.背诵《鱼我所欲也》。

[教学重点]

1.《鱼我所欲也》是如何论证的

2.文章采用引喻写法究竟有什么好处

3.“独乐乐……不若与众”的比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庄暴见孟子》的中心论点是“与民同乐”还是“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5.联系《鱼我所欲也》讨论归纳对比的好处及孟子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 疑难字词释义2. 常见词汇3. 常见句式

[教学方法]诵读、讲解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概述这二章的思想内容,而后提到孔子的继承人——亚圣孟轲

二、孟子简介(详细资料参见附录材料)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早年丧父,幼年受母亲教诲(“孟母三迁”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篇》可证)。长大后受业于子思(即孔?,孔子之孙)的门人,治儒术,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曾游说梁惠玉,不成功。又人齐,见齐宣王,一度充当“客卿”,颇受尊重。但当时各国国君用兵争强,以权谋为先,对孟子的“王道”主张,都以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实际情况)”,不予采纳。以后孟子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对话体也有很大的发展,增加了反复辩难的内容,《庄暴见孟子》则属于这一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三、疏通文意,注意重点词汇和句式

(1)词语。

〔欲)①希望、想要(得到)。②将要。③欲望。

〔今)①现在。②现代。③假如。

[甚〕①厉害、严重。②超过。③十分,很。

〔疾〕①憎恨。②急速。③痛。

(以上是练习中规定的词,以下是补充的。)

[苟〕①苟且。例:.故不为苟得也。②假如。例: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加]①更加。例:而山不加增。②增益、好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奉〕①奉养。例:妻妾之奉。②遵奉:例:近者奉辞伐罪。③捧。例:相如奉壁奏秦王。

〔犹〕①犹如。例:今之乐犹古之乐也。②尚、还。例:犹且从师而问焉。

[举] ①全、都。例:举欣欣然有喜色。引申为“尽”,例:杀人如不能举。②荐举、选举。例: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

(2)常见词汇(以下例句,课后补写)。

[无他〕没有什么,没有别的。例: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庶几()差不多。例:则齐其庶几乎?

[有以〕有……来。例:暴未有以对也。

[不可得兼〕不能同时得到。

[舍生而取义] 舍弃生命,坚持正义。

[由是] 如是,由此。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常见句式。

〔莫甚于……] 没有什么超过……的。例:使人之所恶臭甚于死者。

[有甚于……〕有超过……的。例:所欲有甚于生者。

[今……于此] 假如。例:今王田猎于此。

[直……耳〕只是……罢了。例:直好世俗之乐耳。

〔……何如〕……怎么样。例:好乐何如?

〔此之谓……〕 这叫做……。例: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作 业

熟读《鱼我所欲也》,力求背诵

附录:

[简介](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儒家学者。姬姓,孟孙氏,名孟轲,字子舆。鲁国邹(山东邹县东南)人。早年丧父,母仇氏为求良好的学习环境,三迁其居而居于学宫之旁,让孟子学习俎豆之事,后又在子思之门人那里学习。学成,游学于宋、鲁、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或合纵、或连横、以攻伐为事,他则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行仁政、省刑罚,反对兼并战争。不合时宜,晚年回到邹,课徒讲学。著书立说。其主要言论见于《孟子》。《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中篇,今存七篇,由孟子与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他是孔子儒学的嫡系正传,后世尊为“亚圣”。

【详细介绍】

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遇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扬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政治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企图在统治与服从的政治关系上,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象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象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 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谓“民为贵”,是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他的仁政的各项具体措施就是以这个总的思想为指导制订出来的。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分有100亩耕地和5亩宅园,种植桑树,饲养家畜,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

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被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来爱戴,纷纷跑来归附。如果发生战争,本国的人民会奋不顾身地拿起木棍去抵挡强国的坚甲利兵;强国的军队也不情愿去攻打这种象父母一样仁慈的国君。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所说的仁政也叫做“不忍人之政”,它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求统治者推己及人,把这种血缘的感情运用到政治上来。如果最高统治者不这样做,孟子认为,大臣应该去纠正他的思想,“格君心之非”。对于贵戚之卿来说,如果君主不听规劝,则有权把君主废黜,另立一个理想的君主。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伦理思想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认为,无论统治者或被统治者,都应该重视道德修养。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他说:“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告子下》)。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孟子认为人类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就在于人有这种道德而禽兽没有。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哲学思想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凡是人力所不能做到的事,孟子都归结为天的作用。他说:“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因此,孟子主张“乐天”、“畏天”、“事天”,顺从地接受天的安排。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

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从天的方面来说,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无论是政治制度、道德原则、社会历史发展还是个人的穷通祸福;都是由天决定的。从人的方面来说;不仅人的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与的。人心具备天的本质属性,只要反求诸己,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认识天。孟子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下面三个哲学命题里:“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自觉、向内追求,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思想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成为孟子本人自命不凡的精神支柱。他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由此也引申出他的英雄史观。

第 二 课 时

一、回答思考题

1.确定“舍生而取义者也”一句可以概括本章主旨。

2.问:“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什么说的?(“羞恶之心”。)这跟“舍生而取义”有什么关系?(“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照“义”的原则行事。)

3.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人的“本心”的一种,这是他的“性善”论中的一个观点。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观点认识得更加清楚,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性善论”的要点:

①“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②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铁(外接)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③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嫩、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降溺其心者然。”

④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以上引文均节目《孟子·告子》)

4.试用孟子“性善”论的观点来解释本章中的两个例证(先诵读,后解释)。

二、诵读第1段。

1.注疏要点。(以课文的句号计句)

①“鱼,我所欲也”句——“二者不可得兼”是假设口气,意为如不能兼而得之,则舍鱼而取熊掌,盖熊掌之味美于鱼也。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又说“舍生而取义者也”,用类比引出全章主旨。

②“生亦我所欲”二句——上文既已提出“舍生取义”的命题,这里就来说明“生”与“死”、“义”与“不义”之间的关系。“所欲有甚于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而言;“患”,指“死”而言。欲生恶死是人之常情,而欲义恶不义,则是因有“羞恶之心”。这二句解释“舍生取义”的原因:“义”高于“生”。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

③“如使人之所欲”二句——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即贪生畏死之意;“何不用”“何不为”皆贬义,即不顾礼义之意,合起来就是:“生”高于“义”。这二句用了假设推理的方式,是从反面论证本章主旨。

这二句贬斥意甚重,“何不用”、“何不为”后用叹号更恰当。

④“由是” 二句——这是承以上四句,将“生”“死”“义”“不义”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即求生避思都要合乎“义”的原则,不合于“义”则宁肯舍生就死以“取义”。

①“万钟”二句——“万钟”言俸禄之厚,因其厚而不辨礼义,虽受,一人不能独食万钟,故云“于我何加”。“加”,增益之意。

②“为宫室”一句——即不能独食,故有此间。“宫室”等三事皆身外之物,即所谓物欲,物欲陷溺其心,则失其本心,故“不辨礼义而受之”。

③“向为”六句——这是将“呼尔蹴尔之食弗受”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二事作对比论述:前者说明人在困难危迫之际尚能保持其羞恶之心,可知这羞恶之心为人所固有;后者说明人在丰裕环境中为物欲所制,而失其羞恶之心。这是以正衬反,重在说明丧失本心的原因,所以下文接着问道:“是亦不可以已乎?”提醒人们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④“本心”——这里专指“羞恶之心”。

三、诵读第2段。

1.补充注释。

①“一箪食(旧读Sì),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形容饿者欲食之急。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同“??)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③“不屑也”——承上文“屑”后省“受”字。

2.用“性善”论观点解释:“行道之人”“乞人”为什么不受呢?(恶其无礼。)这说明了什么?(有羞恶之心,本心本氓,故宁死而不食。)

再问:这个例证跟第一段中哪一句话“对针”?(“所恶有甚于死者”。)

四、将这两段连起来背诵一遍。

五、本章小结。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中心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避”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秦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六、作业。

1.熟读《鱼我所欲也》第1段。

2.阅读《庄暴见孟子》开头到“不若与众”,准备复述。

    相关推荐

    18《孟子》两章教案(1) 18《孟子》两章 18《孟子》两章 18《孟子》两章教案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 第18课《《孟子》两章》课文简介 《孟子》两章教案 《〈孟子〉两章》通假字 《〈孟子〉两章》通假字 《〈孟子〉两章》测试题 《〈孟子〉两章》通假字 《〈孟子〉两章》时代背景 《〈孟子〉两章》结构分析 《〈孟子〉两章》词类活用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难句解析 《〈孟子〉两章》疑难解析 《〈孟子〉两章》问题探究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时代背景 《〈孟子〉两章》写作特点 《〈孟子〉两章》字词解释 《〈孟子〉两章》词类活用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实录 《〈孟子〉两章》教学案例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有关资料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杂谈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写作特色 《〈孟子〉两章》课文评点 《〈孟子〉两章》特殊句式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词类活用 《〈孟子〉两章》时代背景 《孟子》二章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3 《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孟子〉两章》多义词辨析 《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孟子两章》重点字词句 《〈孟子〉两章》词语古今异义 《〈孟子〉两章》重点难点分析 《〈孟子〉两章》词语古今异义 《〈孟子〉两章》相关中考试题 《〈孟子〉两章》相关中考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 《〈孟子〉两章》素质教育新学案 《〈孟子〉两章》教学实录及反思 《孟子》二章教案 18 《》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近几年相关中考试题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案1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课后练习答案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2017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孟子》两章)达标训练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教学教案 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同步练习及答案 《孔孟两章》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孟子》两章教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10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孟子二章》 《论语》两章 《论语》两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教案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设计1 孔子与孟子 孟子名言 孟子简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设计1 《庄子》故事两则1 关于《孟子》 孟子简介 庄暴见孟子 与孔子、孟子商榷 八年级语文下册 《孟子二章》 教学设计 河大版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 孟母教子 教案 《两只小狮子(A、B案)》1 《孟子语录》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