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桥》教学设计

小编: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16课《桥》。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人闪在山洪来临时都惊慌的涌向窄窄的木桥。第二部分(第7~23自然段)写老汉为了让村民安全过桥,牺牲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第三部分(第24~27自然段)写洪水退后,一位老太太来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汉舍己救人的精神。

4、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色。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揭题导入。

一上课,我先板书课题《桥》。同学们,你们认为桥有什么用处?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师导入:有时,桥在危急时刻还可救人性命。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桥》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桥吧!

这一导入,把学生从生活带入课堂,带入课文情境。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教师言语诱发:课前已经请大家预习课文了,看到你们了张张充满自信的脸,可以肯定,你们一定进行了认真预习。那么通过预习,大家都了解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内容,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也是教师对下一环节学习目标的校正。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考察纠正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从感情上对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印象。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山洪暴发的情景。看完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刚才你看到了些什么?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交流以后再请学生看书,指名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情况的危急?村民们在这种时候又有什么反应?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首先通过课件,把学生带入那个山洪暴发的村庄,然后再来感受语言文字,在学生自主、自由、充分的读书之后,将个人的感悟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同时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以此达到对课文的深层意蕴的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

2、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可来到木桥前,人们都停住了脚,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读后交流(因为老汉像一座山一样站在木桥前。)从这些地方,你能感受到什么?(感受到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之高,的确是全村人都拥戴的党支部书记。)

那么,老汉是怎样组织村民们过桥的?从中你又能看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用笔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空白处做批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并辅以感情朗读。

“响鼓要用重锤敲。”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要用充足的时间,调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自主读、划、批、注,钻研文本,推敲词句,在学生交流感受时适度引领学生深究并作点拨,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度。最后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再一次感受那扣人心弦的场面。

3、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引读第三部分。这位老太太是谁?(是老汉的妻子,小伙子的母亲,小伙子也是老汉的儿子。)同学们,读到这里,请你们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符号,或一个动作来表达此刻心中的感受吧!

让学生“情动而辞发”,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语言实践的活动。学生作品最好能有充分展示和评价的时间,使得学生能互相启发,学习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

4、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再次就题目展开讨论,说一说课文为什么以“桥”做题目,从而深刻体会“桥”所蕴含的深意。之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使用上“桥”字,如,“老支书,你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老支书,你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

5、学习写作方法。

这篇课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具匠心。请同学们再来认真读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在表达上都有哪些特点,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相关推荐

    《桥》教学设计6 《桥》教学设计3 《过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9 《桥》教学设计2 《桥》教学设计9 《桥》教学设计4 《过桥》教学设计 《过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3 《桥》教学设计1 《桥》教学设计3 《桥》教学设计8 《过桥》教学设计 《过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4 《桥》教学设计1 《桥》教学设计2 《过桥》教学设计 《桥》的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2 《桥》教学设计1 《桥》教学设计8 《桥》教学设计5 《过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8 《桥》教学设计8 《桥》教学设计6 《桥》教学设计8 《桥》教学设计8 《桥》教学设计6 《桥》教学设计5 《桥》教学设计3 《桥》教学设计1 《桥》教学设计9 《桥》教学设计5 《桥》教学设计4 《桥》教学设计2 《桥》教学设计1 《过桥》教学设计 桥 教案教学设计 桥 教案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之三 《桥》教学设计之二 《桥》精品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象鼻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 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之一 《桥之思》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卢沟桥 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案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之1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之四 《赵州桥》教学设计 《桥之思》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生命桥》教学设计 象鼻桥教学设计 象鼻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