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读准多音字,理解新词、文言词,随机渗透相应的成语,如:摩肩接踵、甩汗如雨、针锋相对等。

2、能读懂有关句子包含着的意思。

3、感受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领学生感悟晏子的言外之音、弦外之意、不言之语;初步领会说话技巧,触摸晏子这一历史人物独特的形象。

【课前准备】

课件、《晏子使楚》的文言文、学生通过上网、翻阅查找有关晏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学生交流

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查资料,你对本文有了哪些了解?

2、出示课题,齐读:

解释“使”,出示课件。(出使,访问)就是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去访问另一个国家。

3、谁能用最简单的话回答老师问题:

“本课写的是谁,代表什么国家,去访问哪个国家,主要会见了谁?”出示课件。

4、再问:

“晏子到达楚国后,始终受到楚王什么样的接待,晏子是怎样对付的,结果怎样?”晏大夫过人的胆魄和超人的口才大长了齐国的志气,另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二、引入

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找出有关句子用“──”划出读读,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

1、讥笑晏子身材矮小。

2、侮辱齐国没有人才。

3、污蔑齐国人没出息。

三、继续

师:“楚国国势强盛,楚王如此霸道,为什么最后楚王会只好认输呢?”(晏子超人的说话技巧)同学们都认为晏子的语言最能反映他的聪明,让我们好好读读他的语言吧!

(课件出示“这是个狗洞……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你读懂了什么?

(晏子的言外之音。)

那么,这样问,这样说到底妙在何处?假如把最后一句问话改成直接意思表达──(反问句改陈述句)

同学们不仅要读懂了晏子的话,而且还要领会了他说话的技巧(含而不露)。这样说既达到目的,又不伤和气,可见他真会说话。

四、体验──表演

人物:楚王、晏子、传令兵……

试演,注意传令兵转述,晏子、楚王说话时的神态、语气。

(晏子:虽气愤,但有分寸,有礼节,而且不卑不亢中带有点幽默。楚王:无可奈何与不甘心。)

学生表演,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五、小组合作

表演第二、第三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晏子的智慧,不卑不亢的气度,大智若愚的幽默。

(神态:“装着很为难,故意笑了笑、”动作:“拱了拱手”。)

六、让学生谈谈

通过刚才的表演,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学生在书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共同分析。)

1、出现:(出示课件)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区分两个水土不同的意思。)

2、老师边总结边出(板书课件):

楚王侮辱 晏子 楚王

讥笑晏子身材矮小 楚国是狗国 只好吩咐迎接

侮辱齐国没有人才 楚国是下等国 只好陪笑

污蔑齐国人没出息 楚国社会风气差 只好陪不是

七、总结

现在我们都被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征服了。那谁能用上赞美词,说一句赞叹晏子的话。(出示课件)

八、拓展──自学“文言文”(后续发展)

1、出示课件:《晏子使楚》的文言文。

2、让学生借助注释解读,比较古今文的差异。(发下《晏子使楚》的文言文。)

3、抽一学生读,其他同学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