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9

小编:

教学重点: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

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

1. 导入 新课: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 介绍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 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 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阴晦(hui) 瓦楞(leng) 胯(kua)下 獾(huan) 秕(bi)谷

鹁鸪(bo)(gu) 髀(bi) 嗤(chi)笑 絮絮(xu) 瑟(se)索

蜷(quan)缩 寒噤(jin) 折(she)本 惘(wang)然 恣睢(zi)(sui) 潺潺(chan) 黛(dai)色 愕(e)然 五行(hang)

5.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6. 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友谊;对杨二嫂的比——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

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

h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

1.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

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

1.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2. 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学生读第78-85自然段)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3. “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4. 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5. 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七.曹操煮酒论英雄

教学重点:

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教学难点 :

1、通过对话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简介《三国演义》的作者及与课文有关的知识。

2、掌握基础知识。

3、划分课文层次,分析第一部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在我国可称得上家喻户晓,许多人物至今还被人们津津津乐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三国人物?他们又具有怎样的性格?(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归纳)是的,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我们了解诸葛亮的智,曹操的奸,关羽的义,赵云的勇,等等。而这此人物之所以能长久地、鲜活地活跃在大家脑海里,是因为作者采用各种描写手法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今天就来听听曹操和刘备的一段对话,看看从中显示了他们怎样的性格。

2、简介《三国演义》及其作者。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为题材,又依据有关的传说、戏曲等资料,经过综合加工再创作而成。小说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写到黄巾起义被镇压,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各军阀乘机割据。后写曹操杀董卓,平袁绍,统一北方。接着写曹操指挥大军南下,南方孙权、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曹操大败。自此魏、蜀、吴三国鼎立,各自称帝,相互攻战。后写司马氏推翻曹魏统治集团,建立西晋王朝,先后灭掉了蜀、吴,全国统一。小说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阴险狡诈的曹操,宽厚仁爱的刘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义勇武的关羽,刚烈粗犷的张飞等,在人们心目中都成了某种典型人物的代表。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3、阅读课文导读,了解本文的中心内容。

导读中点明本文主要写曹操和刘备一场精彩的对话,这场对话既是智慧的较量,又是一场特殊的心理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课文节选自第二十一回,当时曹操位居汉相,势力强大,野心勃勃,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极为恐惧,就秘密下诏给国舅董承,设计谋杀曹操。董承联络刘备聚义图谋,刘备参与了这一行动计划。当时,刘备为豫州牧,势力弱小,被曹操安排在相府左近宅院居住,实际上受到监视,随时有被杀的可能。在这种情势下,刘备只能日日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课文就是从这里展开的。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到小亭畅谈,谈到天下英雄唯刘备和他两个,既表达了他称雄天下的野心,又是对刘备政治抱负的一次试探。因此,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牢牢抓住课题中的论字,体会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4、听录音,根据预习巩固字词知识,并思考小说情节可分成几部分。

5、听写生字生词,并给生字注音,解释生词。

玄 唾 酣 淮 樽 俎

家喻户晓 韬晦之计 面如土色 色厉胆薄 虚名无实 血气方刚

碌碌小人 何足挂齿

6、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明确课文分段。

课文共三段,可以分成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刘备行韬晦之计。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写曹操煮酒论英雄。

7、分析第一部分。

(1)集体朗读。

(2)根据问题,讨论:

①刘备为何要行韬晦之计?

明确:课文第一句点明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点明了行韬晦之计的原因。刘备参加了奉诏讨贼的秘密决策,但又不能走漏风声;他有称雄海内,恢复汉室的壮志,但又不敢流露在外而惹来祸水。

②韬晦之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不将此事告诉结拜兄弟?说明了什么?

明确:具体内容指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意在表明自己胸无大志,非曹操对手。不对关羽、张飞说明,足见其韬晦之深,惟恐他俩在言语上、行动上有失,影响大计。这个细节表明刘备的深谋远虑。

③这一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这一部分不仅对曹操、刘备关系作了必要交代,而且为刘备的思想性格奠定了基础,后来论英雄时,刘备的性格就在这样的基调上合乎逻辑地发展和变化。

(3)根据课后练习预习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第二部分,通过对话分析、了解曹刘两人的思想性格。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课题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是论英雄,那么曹操、刘备两人论战的序幕是怎样拉开的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

3、分析第二段。

(1)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明确:写刘备入府见操。

(2)刘备在本节中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找出词语。

明确:惊问面如土色方才放心心神方定开情畅饮

分析:曹操派许褚、张辽来请刘备,那言辞,那气势,与其说是请,还不如说是命令,使刘备吃惊不小。入府见操时,曹操劈头一句在家干得好大事,大话吓人,借以试探。刘备猝不及防,以为心事已被发现,吓得面如土色,直到曹操点明煮酒相邀的意思,才心神方定;到了小亭,果见煮酒、青梅,更是疑虑尽消,可以开怀畅饮了。短短几分钟,刘备的内心已经历了生死的交战。

(3)曹操趁机讲望梅止渴的故事,用意何在?

明确:望梅止渴这一故事,表明了曹操的多谋与自负。同时也暗示刘备,当世英雄非其莫属。

(4)这一段在情节上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缘由,拉开了曹、刘论战的序幕。

4、分析第三段。

(1)概括本段意思。

明确:曹操和刘备论英雄。

(2)划分层次(课后练习一)。

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即曹刘论战可分三个回合。

第一层:曹着意设问,刘权作不知。

第二层:曹步步紧逼,刘乱论英雄。

第三层:曹识破英雄,刘巧饰惊恐。

(3)分析第一个回合。

曹操既想试探刘备内心所想,又不想被刘察觉,因此他只能迂回出击。在酒至半酣之时,借天外龙挂起兴,着意设问: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又借题发挥,以龙比世之英雄,并要刘备指明当世英雄。刘时而装呆,里面是兜圈子,始终不正面回答,跟曹操耍起了太极,你推我挡。这是试探与反试探的第一个回合。

(4)分析第二个回合

曹操见迂回战术不行,就改用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的正面出击。在曹操的逼问下,刘备只好顾左右而言其他,乱论一番。他列举了许多人,意在表明自己没有慧眼,不识英雄。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刘备的所有出言,均不用肯定语气,而均是探询语气。这是他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自己缺乏英雄胆魄,缺乏主心骨。而曹操把刘所列举英雄,一概用非英雄也加以否定。

两人语气完全不同。刘备不露声色,谦恭有加;曹操锋芒毕露,藐视一切。语言截然不同,性格更是迥异:曹野心勃勃,有奸雄之气,似腾身于宇宙之间的飞龙;刘大智若愚,内孕英雄之心,似隐伏于波涛之内潜龙。

这是试探与反试探的第二个回合。曹操每次出击,都似打在了橡皮碉堡上,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结果。

(5)分析第三个回合。

曹操在正面出击不利的情况下,只好单刀直入,直刺对方要害。他先给英雄下了个定义,然后直言当世英雄惟刘备和自己两个。实际上是说刘备就是他唯一的对手,刘图示全部的思想底细,被老谋深算的曹操一惊,焉能不意乱心慌,于是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上。如果此时刘备不加以掩饰,那么他的韬晦之计至此可说是功亏一篑。但就在那一瞬间,刘备急中生智,以一震之威,以至于此巧加掩饰,不仅与当时的情境相吻合,瞒过了多疑老练的曹操,又表明自己没有丈夫气概,不可能图谋霸业。

这一部分乃情节高潮,虽没有刀光剑影,但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在这一场试探与反试探中,最终以刘备的胜利告终。

(6)小结第三段内容。

曹、刘的这场对话,实际上是智慧的较量,是一场特殊的心理战。曹操先借龙设问,再步步紧逼,却偏偏不讲明谁是天下英雄,目的是让刘备说出。而刘明知天英雄是谁,但决不吐露。这一切都是他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这场试探与反试探的论战,双方各怀心机,表面上却谈笑风生,读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2、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

3、联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大家知道,刻画人物可以采用各种描写手法。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采用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疾恶如仇,不畏强暴的鲁智深。《故乡》采用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截然不同的外貌和性格,从而揭示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在《曹操煮酒论英雄》一文中,主要采用了对话描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对话描写的具体作用。

2、分四人小组讨论本对话描写的作用。

明确:

(1)富有个性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独特的性格。曹操的语言咄咄逼人,自负不凡,但又灵敏多变,表现了他骄纵多疑,老谋深算的性格特点。刘备的语言深藏不露,谨慎沉着,但又机警灵活,表现他善于忍耐,大智若愚的性格特点。在试探与反试探的过程中,双方的语言又揭示了他们内心世界。

(2)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从故事的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开。例如第三段,先写曹操借看到龙挂而发的一段议论,有了这段议论才引起论天下英雄的一场对话,有了这场对话,才增强了这场论战的气氛,使下文刘备闻言失箸,而又能以闻雷失箸为由轻轻掩饰过去,使这个情节更合情合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

4、四人小组讨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1)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2)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运用自然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和情节气氛,是课文的一大特色。第一句环境描写出现在第三段,这句话明写天气,暗写人物情态和惊喜不定,忽惊忽喜。天上阴云漠漠,刘备心中也阴云笼罩。而天外龙挂又成了刘备借龙喻英雄的依据。等到曹操说破英雄突然天雨将至,雷声大大作。在刘备的心理上,曹操说破英雄才是惊天动地的灌耳惊雷,这雷声就成了影响人物心理变化的直接因素。同时雷声又成为刘备失箸的绝对掩饰,成为情节转化的关键。

5、完成课后练习三。

(1)读背第一段话。

(2)理解其意思。

明确:本段话说在论英雄之始,意在以龙喻已,借题发挥,着意试探。

(3)理解第二句话意思。

明确:讲在论英雄之末,意在刺敌要害,试探真情,以求杀机。

(4)读背曹操对英雄所下的定义——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相关推荐

    9 《故乡》教学设计 9.故乡 《故乡》教案9 第9课故乡 第9课《故乡》教案 第9课 故乡 学案2 第9课 故乡 学案3 第9课《故乡》学练方案 9故乡教师用2课时 9故乡教师用1课时 9故乡教师用3课时 第9课《故乡》导学案(学生) 第9课《故乡》课文简介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第9课 故乡(第三课时)》教案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9 《故乡》教学设计2 《故乡》教学设计3 《故乡》教学设计1 第9课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 《故乡》教学设计7 《故乡》教学设计5 《故乡》教学设计12 《故乡》教学设计1 《故乡》教学设计6 《故乡》教学设计2 9《乡戏》 《故乡》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故乡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故乡》教学设计 《乡愁》教案9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说课设计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一 初三上《故乡》教学设计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教学设计及反思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三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故乡的榕树》教学设计 《肖邦故园》教案教学设计9 故乡 《故乡》 故乡 《故乡》优质教案设计 故乡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故乡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故乡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论《故乡》 谈《故乡》 读《故乡》 故乡18 故乡20 《故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故乡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故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故乡》教案设计 再教《故乡》 《故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