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之二

小编: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起点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已有了一些知识能力的储备:

在工具书的帮助下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学会了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学习个性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2、合理利用背景资料,丰富课本资源

开学发新书时,我给我班孩子布置一个作业:自己回家读读语文书,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标上喜欢的记号,再多读几遍,评选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我会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丰富课本资源。

这一次评选,孩子们最喜欢的课文是《哪吒闹海》,第二的是《三袋麦子》。第三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卧薪尝胆》和《第八次》。仔细看看这些课文内容,发现孩子们还是喜欢童话作品,对历史英雄人物故事也喜欢,优美的散文也有喜好者。但是《拉萨的天空》这课基本上没有一个孩子选。学生对于“拉萨”是陌生的,学生的学习关注程度值得期待,在课前布置学生浏览、搜集有关西藏的资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交流相关信息,他们会了解到拉萨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拉萨因日照时间长而成为日光城;他们会知道拉萨的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始建,是举行佛事庆典的场所,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

本课总课时安排为3课时,我主要就第二课时谈谈我的一些想法。我预设了以下学习目标:

3、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材料的帮助下,帮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评价。

二、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部分揭题明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揭示课题后,可让学生简单说说: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第二部分利用视频文件和老师范读课文,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播放富有浓郁西藏风情的视频,同时教师范读课文,以自身的情绪状态能感染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进入情境,让学生顿觉“拉萨的天空真蓝、真美”。他们带着这样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心灵与文字发生碰撞,并通过语言来抒发感受。

第三部分学生充分朗读,整体感知全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朗朗的书声。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因此,这一阶段,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画出描写天空“蓝”的句子,再与同桌交流感受。

第四部分品读课文,各抒己见。

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放弃了逐句教学,每点必扣的方式,用一个问题引导全篇精读:“这篇课文你最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这篇课文中,这几个句子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需要学生老师共同探讨。

(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理解“总是”和“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的联系,“理解“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

对于词语教学,本册教材第二课介绍了“无字词典”。在本课的生词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了“无字词典”的理念。课文中一些词语,如“湛蓝”“纯净”“明洁”“蓝晶晶”就可以利用了课件中的图片去理解。这时可以相机进行生字教学:本节课学习“晶”字,目的是利用“晶”字的教学,延伸了解其他品字形结构的字)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净”、“明洁”的意思)

假如你现在正站在拉萨的大街上,面对拉萨这湛蓝、明洁、纯净、蓝晶晶的天空,你想说什么?作者也有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在这个阶段,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欣赏一组图片,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通过朗读和交流,能使在读中解疑,又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这种美感包含在言语所指的内容上,即拉萨的天空本身就是美的;其次还表现为课文遣词造句上质朴的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在节奏上还有整齐对仗的美,“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明洁”。在手法上又用“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这湛蓝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帘”勾勒出简洁的美。

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期待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共鸣。

第五部分观景回味,拓展延伸

欣赏一组不同时候的拉萨天空的图片,让学生得到完整的认识,自然而然流露出“太美了,我要去那儿,我要珍惜保护她!”

我布置了一道这样的练习——我的发现,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拉萨的天空很美,其实,我们中山的天空同样很美,下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我们中山的天空,可以拍照片,可以拍DV,可以写,可以画,看谁能把最美的天空留下来。

三、结束语: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上这堂课有个美好的愿望: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相关推荐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之一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之三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之三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之三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之一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之一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之一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之一 《拉萨的天空》评课稿之一 小学语文:《拉萨的天空》说课稿 《拉萨的天空》说课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二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二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二 拉萨的天空 7《拉萨的天空》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五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一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四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三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五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四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三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五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三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一 《拉萨的天空》教案之一 《拉萨的天空》教后记二 《拉萨的天空》内容 《拉萨的天空》课文内容 《拉萨的天空》课后练习 《拉萨的天空》课文内容 拉萨的天空课后反思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二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二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拉萨的天空》教后记 7、拉萨的天空(第一课时)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资料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拉萨的天空 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拉萨的天空》教后反思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拉萨的天空》教材解读 《拉萨的天空》教学有感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五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四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一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三 谈《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 ) 教案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说课稿 拉萨的天空(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拉萨的天空》 蓝宝石般的读书之旅——《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拉萨古城》说课设计 菩萨兵说课稿 《冬不拉》说课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评课稿 《拉萨古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三年级上册语文《拉萨的天空》练习题:苏教版 《拉萨古城》教学设计之二 《拉萨古城》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教案参考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拉萨的天空 三年级上册语文《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及反思 尝试用《拉萨的天空》训练质疑和小组合作学习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简说 《拉萨古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简说 《天火之谜》说课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简说 《鹤群翔空》说课稿 天火之谜说课稿之一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天火之谜》说课稿之一 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拉萨的天空》教学后记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最是那“窗帘”的精彩——“《拉萨的天空》”一课三析教学片段实录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