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实现飞天梦想——载人航天

小编:

在所有航天活动中,载人航天是最复杂、最困难、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因为它开创了人类活动领域的新纪元,实现了人类的飞天之梦。

下面是人类在走向太空的路途中留下的一个个值得永远记住的“脚印”。

1962年4月12日,前苏联“东方1”号飞船首先将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绕地一圈,飞了108分钟。这是人类征服太空的一块里程碑,加加林也因此而成为人类太空飞行中的“哥伦布”。这时,在与前苏联进行太空竞争的美国,因发射载人飞船“水星”号的运载火箭“宇宙神”还没有准备好,急忙中用“红石”型火箭于同年5月5日发射了“水星3”(“自由7”)号飞船,载着航天员阿·谢泼德进入185千米的高空,然后转弯返回地面,在太空的时间为15分钟,被称为亚轨道飞行。

1961年8月6日,前苏联发射“东方2”号飞船,格·季托夫绕地球飞行17圈。1962年2月20日,美国终于用“宇宙神”火箭发射了“水星6”(“友谊7”)号飞船,航天员约翰·格伦绕地球飞行了3圈。

1963年6月16日,继“东方”3、4、5号飞船载人飞行之后,前苏联又发射“东方6”号飞船,载着第1名女航天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在太空飞行了近3天。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发射“上升2”号飞船,航天员阿·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的密封座舱,在太空进行了人类的第一次行走。

从1962年5月到1966年11月,美国发射“水星”和“双子星座”载人飞船共13艘,23人次上天飞行,怀特进行了美国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在此基础上,美国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从1968年10月到1969年5月,美国共有4艘“阿波罗”飞船载12人绕地球或月球试验飞行。1969年7月正式发射登月飞船,到1972年12月间,共有7艘飞船送12人登上月球,6人绕月飞行,其中一艘飞船途中贮氧箱爆炸,3名航天员死里逃生,绕过月球后回到地球。

从1967年4月到1970年6月,前苏联发射“联盟”型飞船8艘。

1971年4月到1982年4月,前苏联发射“礼炮”型空间站7个、“联盟”型载人飞船439艘,载人飞船中30余艘与“礼炮”号对接。航天员在空间站上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创造了个人持续飞行237天的飞行记录。

1973年5月5日,美国发射“天空实验室”试验性空间站,至同年11月,共3艘飞船载9人上站工作,除修理损坏的器件外,主要是对太阳和地球进行观察,航天员最长飞行时间84天。

1975年7月15日,前苏联和美国各自发射“联盟”型和“阿波罗”型飞船,7月17日在轨道上相互对接,联合飞行近17小时,两国航天员进行了互访,联合进行了科学实验。

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开始载人飞行,到1997年4月,5架航天飞机先后飞行83次,400多人次上天飞行。除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外,还施放、修理和回收各类卫星几十颗,它还将承担“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运送与轨道组装任务。

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后为俄罗斯继承),“和平”号空间站有6个对接口,先后对接了“量子”号天体物理舱、“量子2”号设备舱、“晶体”号材料工艺实验舱、“光谱”号遥感舱和“自然”号地球观测舱。到1997年4月为止,“和平”号空间站先后接待27艘“联盟”型载人飞船,另有4架次航天飞机与它对接,20艘“进步”型飞船为它运送过物资,100多人次上站工作,平均每月进行30项科学实验,瓦·波利亚科夫在其上创造了439天的长期飞行记录。

人类要想进行航天飞行,要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且不说发射时火箭发动机所产生的强烈震动和巨大的噪声,单是加速上升和减速返回时所产生的几倍、几十倍的重力加速度,如不采取措施便会将人压成肉饼(正常情况下重力F等于物体质量m与重力加速度g的乘积,即F=mg);另外,太空是个超高度的真空环境,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体内的液体会迅速汽化沸腾而逸散;最后,太空中还有足以致命的强烈辐射。为了了解太空这个陌生环境中各种影响生命的因素并加以防范,在人类上天之前,必须先用动物进行实验。早在1931年初,德国的火箭专家冯·布劳恩便用老鼠在高速离心机上做实验。前苏联在将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以前,曾用动物做了许多次的实验,最著名的是1957年11月3日“人造卫星2”号上的小狗莱伊卡,以及后来的“卫星式飞船2”号、“卫星式飞船3”号、“卫星式飞船4”号上的小狗和老鼠等。美国在载人太空飞行以前也曾用猩猩和猴子做了多次的实验。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也进行了许多动物太空试验,早期著名的试验是小狗“小豹”和“姗姗”乘火箭升空,这两只小狗返回地面后还生育了后代。以上这些动物实验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数据和经验,为人类上天打下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便是航天员的挑选和培训了。航天员首先要能适应火箭飞行过程和太空生活中的各种恶劣环境,其次还要能完成各项航天飞行任务,所以对航天员必须严格挑选和艰苦培训。最初,前苏联和美国都是从工作性质较接近的歼击机驾驶员中,选拔那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好、愿为航天事业献身的人为航天员并对其进行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比大学的专业科目还多的航天理论和有关基础知识,各种航天特殊机能,各种艰苦的体能训练。有许多训练甚至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如10g以上的离心机上的训练;长期孤独的绝音室里的训练。又如前苏联航天员在1年时间内,要骑自行车1000千米,滑雪3000千米,越野跑步200多千米;而美国拟将登月的航天员要穿着几十千克重的航天服,在炎热的佛罗里达沙漠中每天行走20~30千米。训练不仅艰苦,稍有不慎还会有生命之虞。如1961年3月23日,前苏联航天员邦达连科在纯氧暗室中进行模拟实验时,因纯氧起火而死;1967年1月27日,美国航天员查飞、怀特和格里索姆在训练中也因纯氧着火而献出生命;另外还有在飞机训练中牺牲的航天员。

当航天器在太空中作无动力轨道飞行时,由于离心惯性(俗称离心力)抵消了地球的引力,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及其上的一切物品,均处于失重或微重力状态。失重的环境改变了许多在地面上常见的现象,因而使得单调艰苦的太空生活也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由于失重,衣服可以停留在空中并展开成方便的形状,穿衣时只要将四肢伸进去即可。由于食物(包括水和饮料)可以悬浮,所以可以将食物摆在空中,然后用嘴去吸食,就像鱼儿在水中觅食一样。当然,这样做很危险,因为食物碎屑会到处乱飞(密封座舱中有使空气流动的风扇),不仅会钻进人眼鼻中而且会钻进仪器设备中使仪器损坏。所以早期的航天食品均制成糊状装入软管,吃时像挤牙膏一样向嘴里挤,这种进食方法除了维持生命外是谈不上食欲和口感的。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在的太空食品已可像地面上一样用刀叉等进食。餐具被固定在桌面上,食物具有粘性粘在盘内而不至于飞走。

太空睡眠倒是十分方便,不论什么姿势,不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睡。但是为了安全,应该钻进睡袋中睡,且睡袋要固定在舱壁或床板上,否则一觉醒来,所有的人都会挤在通风口前面。如果飞船加速或减速,还会被碰伤。睡时手臂也应放进睡袋中,不然,在睡梦中会被卷进机器或碰着仪器设备的开关。另外,在失重环境中,头和四肢有与躯体分离的感觉,不小心便会闹出虚惊来。曾有航天员把自己的手臂当作向自己飘来的怪物而吓出一身冷汗。

太空的个人卫生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如剃须前抹剃须膏必须防止泡沫飞溅,而使用的剃须刀又必须能吸须渣以免须渣乱飞。为避免刷牙时泡沫飞溅和洗脸时的水珠飞溅,太空中洁牙只能用洁齿纸等,而洗脸则只能用湿毛巾擦擦。太空中淋浴更是一件大事。在一个封闭的圆筒内,水从上面用压力压进来后,就会飘在空中,粘在身上和简壁上,为防止被水溺,沐浴者必须戴防水和供氧面罩。脏水用水泵从下面抽出去,粘在筒壁上的水珠,要用吸尘器吸。洗15分钟的淋浴,准备和收拾的时间要两三个小时,加之太空中的水比金子还贵,所以一般半月以下的短期航天飞行,享受不到淋浴的待遇,只能用湿毛巾擦身。

航天员每日的大小便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在航天早期,是采用将便袋用胶布粘在臀部上的方法。如不小心,便发生脱落,不仅粪便乱飞,自己也会在同伴而前出丑。不过,目前已研制出男女都适用的太空马桶。另外,在太空放屁也得小心,因为放屁的反作用力会把人推走。因此,太空食品应容易消化,不产生过多的气体,万一有屁要放,也要尽量忍住,通过肺和皮肤排出。

尽管太空中生活有诸多不便,但在失重环境中行走却很方便,只要用手、脚或身体的任何部分碰一下任何物体,反作用力就可把人推到任何空间位置上,用四肢划动,空气的反作用力也会使人前进。但如走出密封座舱,到太空去行走,就是一件十分惊险的事情了。

首先,航天员必须穿上舱外活动航天服。这种航天服与密封舱一样,能供给航天员氧、水并保持一定的气压、温度和湿度等,总之,能维持一个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条件。

其次,要吸纯氧排氮。因为密封座舱中采用的是与地面上大致相同的空气成份,因此,出舱前还必须吸纯氧排氮,否则在舱外低压环境中,身体里的氮便会游离出来,堵塞血管,形成气胸,从而对生命造成危害。

航天员走出舱外后,身体依然在绕地球(或其他天体)飞行,仍然处于失重状态,在空旷的太空中,失去了参照物,会分不清速度的快慢、物体的远近和大小,也难以辨认方向。如美国航天员罗·斯图尔特和布·麦坎德利斯第一次走出航天飞机在火空行走时,地面人员发现斯图尔特离航天飞机太远,要他往航天飞机靠。他开动喷气背包移动了一下位置,然后问在舱内的指令长:“现在可以了吗?”指令长吃惊地说:“你怎么还往远处走?”因而,航天员在确定自己在舱外的方位时必须十分地小心仔细。

人在失重环境中,血液会涌向头部,造成下肢供血不定。最严重的是,由于长久不使用肌肉,会使肌肉萎缩,骨器也会脱钙,使航天员们在返回地球后四肢无力,不能行动。同时,头部调节人体平衡的机制也会失调。对付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加强体育锻炼。但在失重环境中,体育锻炼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是拉弹簧拉力器、踩固定脚踏车、在微型跑道上跑步和做徒手操。还有一种准体育锻炼器材──负压裤子,它是密封的,穿上后将空气抽掉,造成下身负压,从而促使血液下流。

航天飞行是一种集各种先进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尽管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考虑得很周到,如飞船出现故障,又无法修理时,可紧急返回地球,如不能返回,舱外活动航天服等设备可作为临时救生装置使用,等待救生飞船的救援等等,但仍难免有意外发生。1967年4月24日,前苏联航天员弗·科马罗夫乘“联盟1”号飞船返回时,由于主降落伞打不开而被摔死。1971年6月30日,俄罗斯3名航天员乘“联盟11”号飞船飞行后返回时,因座舱漏气,全部窒息而死。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后不久爆炸,包括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平民──女教师克里斯塔·麦章利夫在内的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航天飞行虽然属于高风险事业,但是,由于人们的重视,与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相比,事故率是最低的。任何事业都会有牺牲,对干航天事业,正如在“阿波罗4A”号飞船的纯氧座舱中被烧死的格里索姆说的:“我们做的是一种冒险事业……征服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要是我们死亡,我们要大家把它当作寻常事”。

    相关推荐

    飞天梦想得以实现──载人航天 实现飞天梦想的工具发展史 载人航天的效益 航天事业战绩辉煌“神五”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 神舟二号放飞国人航天梦 我国载人航天为什么从飞船起步? 《航天飞机》教学随想 评论:载人航天精神礼赞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课堂实录 《航天飞机》教学实录 丁肇中谈载人航天:这是美妙的一天 19《航天飞机》 15《航天飞机》 冲天一飞中华梦圆 我航天英雄相继完成飞天壮举 飞天之梦 梦圆飞天课堂实录 飞天之梦 《梦圆飞天》课堂实录 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回顾 航天飞机简介 《航天飞机》教案 接力接力,飞天梦想终成真──记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 航天飞机 习题 《航天飞机》内容 航天飞机教案 专家描绘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 读了《梦圆飞天》想到的成语 《航天飞机》说课稿 《航天飞机》教后感 航天飞机评课稿 飞天梦圆教案 天地往返穿梭器——航天飞机 《梦圆飞天》教案 梦圆飞天教案 《梦圆飞天》教案 《航天飞机》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航天飞机》背景资料 《航天飞机》教学反思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主要内容 航天飞机教学反思 天地往返穿梭器——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课文内容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反思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 自学提纲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苏教版《梦园飞天》课堂实录 《航天飞机》教案之一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教案之一 航天飞机说课设计 《航天飞机》 教学设计 航天飞机 教学设计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梦圆飞天》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梦圆飞天评课稿 梦圆飞天导学案 学《梦圆飞天》有感 梦圆飞天•教案 梦圆飞天说课稿 《航天飞机》说课稿之一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一 《航天飞机》说课稿之一 航天飞机课后练与测 学《梦圆飞天》有感 梦圆飞天练习题 梦圆飞天教学案 梦圆飞天导学案 放飞梦想 光辉里程碑──科技界专家评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梦圆飞天》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六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一 航天飞机名师导学案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五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三 《梦圆飞天》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二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四 人类航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