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5

小编: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关键】

1、读懂文中的三个事例及作者对此展开的思考。

2、领悟作者对生命所持的态度。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对待生命不同态度的名言、事例和作品。

2、制作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体验

1、教师导入: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女作家林杏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2、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 生命》

(板书课题)

3、要求生上台加上不同的标点,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例:

生命 ?生命?

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

……

4、师小结:

从刚才对题目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生命”这个词语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那么生命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属于自己的生命呢?今天就让我们走入新课,随着作者的引导去探寻一番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

⑴ 轻声读文,勾出生字新词,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⑵ 用简洁的语言或小标题概括各段的内容。可旁批在书上。

⑶ 练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注意纠正读音:扰(rǎo)珍(zhēn)

辨析字形: 扰──拢 屈──倔 诊──珍 塌──蹋 限──狠等。

小结识字方法,利用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

⑵ 抽生逐段读文,正音:

读一节,加一节小标题。(提示:加小标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书上的词语或句子,语言尽量简洁。)

⑶ 给2、3、4、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第2自然段:捉飞蛾(飞蛾求生)

第3自然段:赞瓜秧(瓜苗生长)

第4自然段:听心跳(倾听心跳)

⑷ 抽生结合这三个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再度体验

1、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感悟最深的事例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感悟深的事例。

3、全班交流:

抽生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谈一谈自己的感悟。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4、出示习题:

在作者眼中,生命就是______的飞蛾,就是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

在我眼中,生命就是______,就是______,就是______……

四、小结体验,布置作业

1、师小结:

在作者眼中,一切事物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和珍爱的。在下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感悟生命的价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珍惜生命的名言、事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生上台板书三个事例,要求用上简洁的小标题。

二、从最感兴趣处入手,重点突破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勾出当飞蛾骚扰作者时,作者是怎么做的句子。并想一想,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⑵ 生汇报。

⑶ 作者为什么会忍不住放了它呢?用笔在文中勾出有关的句子。(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我忍不住放了它。)

⑷ 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它有一种求生的欲望?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那样鲜明!

⑸ 抽生读句子,生谈感受。体会到飞蛾求生欲望的强烈。

⑹ 那么哪些词语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它强烈的求生欲望呢?(挣扎、极力、跃动)

⑺ 生通过朗读把这种欲望表达出来。生再读句子。注意重音、语速。

⑻ 把“跃动”换为“跳动”行吗?(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而跃动表示心情急切,更能表达求生的欲望。)

生再读句子,读出飞蛾心情的急切。

⑼ 读了句子,你还有什么话对飞蛾说吗?

引导学生说出飞蛾对生命的珍惜。

⑽ 小小的一只飞蛾懂得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它的“挣扎”,是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没有放弃求生的努力。挣扎着的飞蛾让“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虫也竟然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⑾ 让我们带着对飞蛾热爱生命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动物有这么强烈的求生欲望,及其珍惜、重视自己的生命,那么植物呢?

⑴ 请同学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植物有生命吗?从哪些语句看出?

(那小小的种子里……生命力啊!)

⑵ 它是怎样的一种生命力?

⑶ 那植物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的?(竟使……活了几天?)

⑷ (出示句子)请同学们齐读这句,思考:种子的生命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⑸ 在有限的生命中,它生长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没有……没有)

⑹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它又是怎样对待自己有限的生命的?(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更能体现瓜子生命力顽强,它也珍惜生命。

⑺ 此时,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小的嫩瓜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生齐读句子。

⑻ 是啊,种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有限的生命里,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能不屈向上,茁壮成长。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⑼ 拓展:

如果你们也生存在一种恶劣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⑽ 是啊,一粒种子尚能如此,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就更应该坚强、乐观、积极向上。让我们再读这一节,读出对种子的敬佩!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动植物都懂得珍惜、重视自己的生命。而我们人类呢?

⑴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感悟自己生命的存在。

⑵ 生谈自己的感受。

⑶ 带着你的理解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看作者对待生命是怎样的态度,用笔勾出有关的句子。

⑷ 生汇报,出示句子:

我可以……也可以……

⑸ “可以好好使用”是一种什么态度?“白白糟蹋”又是一种什么态度?理解“糟蹋”

⑹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怎样的生活态度或方式才算是好好使用?那白白糟蹋呢?

⑺ 那你们觉得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生命?

⑻ 这种负责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而不负责的态度会受到他人的鄙视。让我们用这两种态度再读这一句。前半句读出负责的态度,后半句读出鄙视的态度。

4、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 人人都要对自己负责,人人都要珍惜生命,那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呢?自读第5自然段,勾出有关的句子。(出示句子:虽然生命短暂……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⑵ 齐读句子。

⑶ 一个人要怎样生活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出无限价值,让我们一起回忆:(炸碉堡的董存瑞,被火烧的邱少云,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他们虽人已死,可他们的精神品质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这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了无限的价值。让我们带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⑷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这样的人。(出示图片)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工作、学习,这也是在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⑸ 而今天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怎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呢?生结合实际谈体会。

⑹ 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更值得我们学习。齐读句子:于是,我下定决心……

理解“白白流失”

⑺ 怎样才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生谈理解。

⑻ 让我们牢记自己许下的诺言,齐读这一段。

⑼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则有关生命的名言吧!(出示名言)

⑽ 你能用一 句话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吗?请写下来!

⑾ 生先同桌交流,在全班汇报。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去感悟生命

总结:

人就是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卢梭说过:“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读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会对生命更有新的感悟。愿同学们好好学习,为自己创造一个美丽而精彩的人生!

【板书设计】

19、生命生命

放飞蛾

赞瓜苗 珍惜生命

听心跳

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业设计】

一、辨字组词

扰( ) 欲( ) 茁( ) 诊( ) 蹋( ) 屈( )

拢( ) 语( ) 拙( ) 珍( ) 塌( ) 倔( )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挣扎──( ) 跃动──( ) 强烈──( ) 震惊──( )

竟然──( ) 茁壮──( ) 糟蹋──( ) 震撼──( )

三、造句

只要……就……

竟然……

那样……那样……

四、按原文填空

( )生命短暂,( )我们却可以让( )的生命体现出( )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 )生命,决不让它( ),使自己活得更加( )。

    相关推荐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7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2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1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