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1

小编:

【教材简析】

这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尝试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设计这样一次尝试性推销商品的活动,旨在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给学生以商品推销的初步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而本次习作是围绕本组专题设计的,在阅读了4篇说明文之后,让学生也来练习写一写说明文,旨在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设计理念】

创设商品推销情境,在活动情境中交流互动,真切地体验和表现推销角色,在倾听与合作中,在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地了解这种物品,能通过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把“商品”或物品介绍给同学。让学生活动中学会学会推销,学会提问,学会应对,学会表达,学会欣赏,学会评价,从而促使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文的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协调、应对、表达等能力。通过习作灵活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物品。

【教学难点】

学会写说明文,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去,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

2、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

3、准备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生活中,或者在电视中,你有没有看到过推销员?你知道推销员是怎样推销产品吗?

2、播放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片,边看边想:

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讨论交流明确:

推销商品时要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性能,应根据需要进行演示、品尝或试用,表述要清楚流畅、形象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热情有礼貌。

典型引路,启迪思维,明确推销的要点。

二、分组合作,精心准备

1、刚才我们看了推销员推销产品的精彩场面,明白做个出色的推销员真不容易。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2、要想让大家喜欢你的“商品”,可不那么容易。下面我们精心准备一下,怎样把自己的“商品”快速地推销出去,让大家都喜欢上你的“商品”。为了提高推销质量,我们可以小组合作推销一种商品。

⑴ 熟悉“商品”:

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到用途、使用方法、以及

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阅读说明书和向别人询问,得到真实的情况。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⑵ 给商品设计精彩的广告语,制作广告牌。

⑶ 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⑷ 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三、模拟情境,推销“商品”

1、组内模拟推销:

⑴ 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⑵ 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2、组际比赛推销:

⑴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⑵ “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⑶ 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进行讲解、演示、宣传、答疑,抱着即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在情境中学习,在体验中求知。身同体受“推销员”。

四、评比“最佳”,体验快乐

1、全班评议,指出每一小组的优点及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每小组轮流上台推销表演,对顾客。

2、评选“最佳推销员”、“最佳推销组”、“最佳广告语”、“最佳广告牌”和“荣誉顾客”。

以评促学,激发兴趣,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

2、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三、选择物品,分组讨论

1、根据学生所选的物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如,介绍蔬菜为一组,介绍水果的为一组,介绍玩具的为一组,介绍文具的为一组……

2、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物品相关资料,讨论交流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

(如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保鲜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3、为了让人家了解你喜爱的物品,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并把自己的想法小组内先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

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方法引路,帮助学生克服习作畏难情绪。组内研讨交流,则能擦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学生可以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理清思路。

4、回忆平时积累的关于这种物品的好词好句好段,并鼓励学生适时运用,但不要大量抄录。

四、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1、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2、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3、自行初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鼓励,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按一定顺序鞋,二是恰当运用说明的方法。

把习作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小组评议,再改评赏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全班交流讲评: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评。

3、再次修改习作。

4、习作展示:

优秀习作展示;进步习作展示,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习作的赏析、交流、评价,既帮助学生克服习作畏难情绪,又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指导,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关推荐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四- 1 口语交际·习作三 口语交际·习作三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1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1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1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1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八(1篇)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七(1篇) 口语交际·习作三(2篇)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五下)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案1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 《口语交际 习作三》精品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习作三》精品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六下) 口语交际 习作三 教案2 口语交际•习作二-口语交际课教案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习作七 《口语交际·习作四》习作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习作四》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习作七》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A、B案 六下《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之三 口语交际·习作六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案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A、B案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习作七》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八》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八 口语交际·习作二 口语交际·习作一 《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三(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