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14《登山》第一课时

小编: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本课位于第五单元,教学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考虑到课文内容较多,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本课中只起到了练习和巩固作用,因此决定将此放于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的品质。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闪烁”“锻炼”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

四、教具使用:

自制课件、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为第二课时抓课文内容做下铺垫。

2、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目标:温故知新,导入 课题。

1、出示“绿色的办公室”的图片

2、导语 :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坚持革命工作。是什么力量使他克服困难,如此顽强?[略停顿]

3、今天学习一篇同样背景的关于列宁的课文(板书课题:17.登山,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目标:从多方面汇报预习情况,教师可针对此教学过程 做适当调整。

步骤: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书上的语系标记,汇报你的预习情况。

(1)分段;

(2)两次经过那条危险的小路;

(3)路很危险;

(4)根据预习要求画出了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案一]画出了(出示小黑板)

这段话在课文中确实有很深的含义,还有哪些同学也画出了这段话,一起来读。

[方案二]没有画出

预习要求中要求同学们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你画了吗?

(5)质疑问难

(注:以上几个小步骤均可打乱,对于同学没有汇报到的内容,老师可做适当点拨。随机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小结:听了同学们的预习汇报,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在课前就做到了一边读一边想,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大家共同存疑的地方,可以边学边理解,也可随时提出。

3、过渡:预习汇报中,有几位同学曾经提到列宁两次经过了一条危险的小路,请同学们自读(2-18)自然段,从书中画出直接写小路险的句子。

(三)重点学习课文内容:

目标:第二段通过抓住重点词,体会小路的险,是第一目标;感受到列宁的害怕是第二目标;体会列宁的勇敢是第三目标。第三段,重在分析两次走过小路的不同,体会列宁话的深刻含义。步骤:

1、学习第二段

(1)哪位同学能够读一读你从书中画出的句子。(出示“路宽……。”)

(2)自己读一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什么?

(3)重点词下加点(“容”、“峭壁”、“深渊”)。

(4)结合课件,谈理解。

(5)指导朗读。(个别→齐读)

2、小结:刚才,我们从课文中直接描写小路的句子,体会出小路的险。(板书:路险)

3、过渡:这是课文中直接描写小路险的句子,看看课文,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路险呢?

4、出示“巴果茨基……”一段话。

(1)抓住“背贴”、“扭转”、“不去看”、“碎小”、“移动”这几个重点词体会路险。

(2)自己体会读,感受路险。(自己读→个别读)

(3)文中还有写巴果茨基的句子吗?体会出什么?(联系上文“走过几次”,体会出巴果茨基紧张的心情。)

(4)过渡:小路太险了,已经走过几次的巴果茨基在经过小路时仍旧那么紧张,那么小心翼翼,这是我们从巴果茨基经过小路时的情景体会出小路的险。还从哪里可以体会出险呢?

5、出示“列宁跟……。”

(1)体会“路险”

(2)列宁害怕了。(自己体会着读)重点抓住“头昏目眩”

(3)过渡:小路太险了,列宁头昏目眩,他害怕了,可是他定了定神,仍然走了过去,从这里你看出什么?(列宁很勇敢)能读出来吗?(个别读→齐读16自然段)

(注:学生在体会列宁勇敢时,还可以联系自己。)

(4)小结:经过刚才的理解,我们发现这条小路太险了。走过小路,列宁轻轻地舒了口气,与巴果茨基向山顶走去。

6、(出示课件:日出时动态景色)教师配乐朗读,使学生如临其境。

总结:走过令人胆战心惊的小路,列宁与巴果茨基站在山顶,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他们心中充满了愉悦。(随机加上对话表演)他们用勇敢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7、学习第三段

(1)过渡:回去的路上,本不必再走那条危险的小路了,但列宁仍旧选择了它。列宁这一次走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默读(19-28)自然段,然后展开四人小组讨论。

(2)学生边说,教师随机板书。

(3)过渡:通过分析列宁两次经过小路时的不同,我们知道列宁这一次不仅走在前面,而且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4)出示“这一次我先走。……走了过去”。谁能读读这句话?

(评读后,齐读)

(5)这一次,列宁怎么毅然、决然地走过这条危险的小路呢?书中没有具体地写出来,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补充出来。以四人小组展开讨论,由一位同学执笔把它记录下来。(也可根据图,注意图上列宁的神态)

(6)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7)简单小评之后,以插入语的形式、带入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8)从列宁两次经过这条小路的不同表现,你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记录下来。(选取一位同学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写完后,站起来直接读。)

(9)过渡:同学们刚才所写的,正是列宁要说的这段话中的真正含义!

(10)哪位同学愿意读读列宁说的这段话?(出示“一个革命者……。”)

(个别读→齐读,读时把列宁战胜困难的勇气读出来。)

(四)全文总结

同学们,列宁两次走过这段危险的小路,正是在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啊![停顿]

十月革命前,列宁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坚持革命工作。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啊!当面对一条令人生畏的小路时,革命者的脚步岂能因害怕而退怯,他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勇敢地走了过去。因为他坚信:

走过黑暗就是黎明!

克服困难就是胜利!

只有登上险峰才会迎来曙光!

教师(用课件)出示列宁的一句名言:

害怕前进就是后退,应当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学生齐读)

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象列宁一样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吧!

七、板书设计 :

17 .登山

路险 第一次 必须走 在后 停住

第二次 仍旧走 在前 毅然 决然

    相关推荐

    14《登山》第二课时 14*登山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 14《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登 山(第二课时)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一 登泰山记(第三课时) 14《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登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4《登山》教学设计之六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三 14《登山》教学设计之四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五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二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七 14*登山 教案教学设计 登 山(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登山(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14 周总理借书(第一课时) 14登上企鹅岛 【桂林山水 (第一课时) 】 桂林山水 (第一课时) 桂林山水 (第一课时) 游褒山记(第一课时)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桂林山水 (第一课时) 】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桂林山水 (第一课时) 【桂林山水 (第一课时) 】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14 周总理借书(第二课时) 登山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4第一课时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说课设计 游褒禅山记(第一课时)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 2《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一课时 一课一得——咏华山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17、 登 山 语文A版一上册《登鹳雀楼》教案第一课时 过万重山漫想(第一课时)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庐山云雾》第一课时教案 21《登山》 17、 登 山 七年级语文 14《春》第一课时 精品导学案 再见了,亲人教案14(第二课时) 詹天佑最新教案14(第二课时)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小山羊》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登泰山记》 挑山工 (第2课时) 1、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1、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1、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1、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案 登泰山记 挑山工 (第2课时) 挑山工 (第2课时) 挑山工 (第2课时)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草船借箭最新教案14(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教案 14、游中山陵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