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法布尔与《昆虫记》

小编:

花城出版社出版译自法文本的《昆虫记》十卷全译本,为这出“昆虫总动员”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至此,距周作人、鲁迅最初的介绍已近80年了。

在法布尔那个时代,研究动物是蹲在实验室里做解剖与分类的工作,昆虫学家的研究是把昆虫钉在木盒里,浸在烧酒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触角、上颚、翅膀、足,对这些器官在昆虫的劳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却很少思考;他们给昆虫工人命名,却不知道这个工人生产的是什么。昆虫生命的重要特征──本能与习性等等,登不了昆虫学的大雅之堂。法布尔挑战传统,将自己变成虫人,深入昆虫的生活,用田野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的这种研究方法遭到了正统势力的责难,他辩驳道:“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昆虫记》卷二)

在冷酷无情的大自然环境中,昆虫们坚忍不拔地为个体与种族的生存而斗争。法布尔也一如他所挚爱的昆虫一样,百折不挠地坚持自己的研究方法。当法布尔从他的“荒石园”中捧出浓缩他一生研究昆虫的成果──《昆虫记》,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世界震惊了。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昆虫记》卷二)

这也遭到正统派的指责,说他的文字不庄严。法布尔说:“如果说我是为了那些企图有朝一日稍微弄清本能这个问题的学者、哲学家们而写,我也为,我尤其是为年轻人而写,我希望他们热爱这门被你们弄得令人憎恶的博物史;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极力保持翔实的同时,不采用你们那种科学性的文字,因为这种文字似乎是从休伦人(17世纪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编者注)的语言中借来的。”(《昆虫记》卷二)更何况那是一个“风格即人”的时代。当布封喊响“风格即人”以后,整个18、19世纪,博物学家大都热衷于将研究成果写成文学性著作。法布尔也不例外,也刻意在文章风格上下功夫,但《昆虫记》没有一般文学作品花里胡哨的俗态。法布尔的风格就如他的人格一样:朴素而真实。

请看法布尔描写宽厚的蝉在七月的一个下午钻了一口水井,却被侵略者抢占的情景:

果然,一大群口干舌燥的家伙在东张西望地转悠着。它们发现了这口井,井边渗出来的汁液把它暴露了。这群家伙一拥而上,开始还有一点儿小心翼翼,只是舔舔渗出来的汁液。我看到匆忙赶到甜蜜的井口边的,有胡蜂、苍蝇、球螋、泥蜂、蛛蜂、金匠花金龟,最多的是蚂蚁。

那些个子小的为了走近清泉,便钻到蝉的肚子下,蝉宽厚地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那些大一点儿的昆虫,不耐烦地跺着脚,迅速地吸了一口就退开,到旁边的树枝上去兜一圈,然后更加大胆地回来。它们越发贪婪了,刚才还有所收敛,现在已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开源引水的凿井人从泉水边赶走。

在这群强盗中,最不罢休的是蚂蚁。我曾看见过它们一点一点儿地乱咬蝉的爪尖,逮着正被它们拉扯的蝉的翅尖儿,爬到蝉背上,挠着蝉的触角。一只大胆的蚂蚁就在我的眼皮下,竟然抓住蝉的吸管,拼命想把它拔出来。

这个巨人给这些小矮子烦得没了耐心,最终放弃了水井。它朝这群拦路抢劫的家伙撒了一泡尿逃走了。(《昆虫记》卷五)

法布尔写《昆虫记》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最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

贫穷和偏见困扰了法布尔的一生,他完全可以利用化学和数学天赋走一条驾轻就熟的捷径,赢得掌声和荣誉,过上梦想中的好日子。他之所以执著而艰难地坚持自己的研究和探索,是因为他有着某种精神;那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法布尔说:“我是圣多马(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亲手触摸耶稣伤口始信其复活。──编者注)难于对付的弟子,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昆虫记》卷七)求真,使他把昆虫研究的实证精神发展到极其严谨的地步,必须通过反复的观察和实验来探究昆虫世界的真相;求真,使他如孩童般天真,敢于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质疑权威理论。法布尔在研究树莓桩中的壁蜂时发现,他观察到的事实与优胜劣汰的理论相悖,于是,他戳了进化论一针:

如果优胜劣汰这个据说是支配和改造着世界的著名规律言之有据,如果最有天赋的真的把最没有天赋的从世界这个舞台上排除掉,如果未来是属于最强者、最有技巧者;那么壁蜂家庭自从它们在树莓桩里挖洞以来,它们本应该就让那些固执地要从通常的出口出去的弱小者死掉,而全都由善于从侧面凿洞的强有力者来代替的。……可是,强者的子孙并没有使弱者的子孙消失,相反它们仍然是少数。优胜劣汰规律的巨大意义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但是每当我想把这个规律应用于观察到的事实,它却使我空忙一场而得不到任何证据来解释实际的情况。这个规律在理论上是宏伟的,可在事实面前却是装着空气的球。 (《昆虫记》卷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19世纪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行其道的世纪,法布尔发出这不合时宜的声音,正是求真的精神给了他勇气。

洋洋洒洒二百万字的《昆虫记》,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尤其是《阿尔玛实验室》《返祖现象》《我的学校》《水塘》《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忆》《难忘的一课》《工业化学》这几章。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相关推荐

    法布尔《昆虫记》 法布尔《昆虫记》 法布尔与《昆虫记》 (邹华) 法布尔《昆虫记》赏析 体味法布尔精神——《昆虫记》读后感 《法布尔观察昆虫》说课稿 法布尔观察昆虫 教学设计 法布尔观察昆虫教学设计 《法布尔观察昆虫》的语文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作者介绍:法布尔 教科版《法布尔观察昆虫》教学设计 普罗旺斯昆虫传奇──法布尔其人,其事 法布尔的虫子们 《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法布尔的人物形像 《昆虫记》简介 法布尔与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昆虫记》 昆虫记主要内容 《昆虫记》(选译本)──蟋蟀 法布尔简介 法布尔简介 法布尔生平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法布尔 法布尔的资料 法布尔的故事 细心的“法布尔” 一生与昆虫打交道的人 昆虫世界 法布尔自学成才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札记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札记 法布尔《蝉》学案2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札记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札记 知识:蜜蜂与法布尔教学案例反思 给法布尔写颁奖词 装满昆虫的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 捉昆虫的孩子 法布尔的英灵在呼唤 我们需要法布尔精神 《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记叙了----,赞扬了------? 装满昆虫的衣袋 《装满昆虫的衣袋》主要写了哪国著名昆虫学家谁小时候对昆虫着迷的故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昆虫记》导学案 昆虫对人类的贡献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解读 《“我喜欢昆虫”》教学设计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法布尔《绿色蝈蝈》原文阅读 法布尔名言、经典语录、4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 课文 法布尔《松树金龟子》课文阅读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内容 蟋蟀的住宅作者法布尔简介 昆虫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我和昆虫 教案教学设计 装昆虫的衣袋教案设计 昆虫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昆虫世界 教案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 《装满昆虫的口袋》片断赏析 《装满昆虫的口袋》片断赏析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稿1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五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之二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材解读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实录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含有动物、昆虫名称的成语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片断赏析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