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真实: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

小编:

关于作文的真实问题,当下又成为业内人士议论的热点。真实真的是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

著名特级教师、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3期)撰文“对作文教学新理念的辨证解读”,其中对“真情实感”做了辩证的分析;著名特级教师、北京大学附中程翔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5期)上“呼唤写作教学有新的突破”。两位知名教师关注着当下作文教学的流弊,在作文的真实与虚构问题上有着近乎一致的表达:黄老师对学生说“完全是真实的照搬,也可能‘假’;完全的虚构,也可能‘真’”;程老师认为“虚构不一定虚假,真人真事也不一定‘真’”。刻意地求真与刻意避虚都是不切作文实际的。

作文来自生活,但又应该是高于生活的,应该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事实上,学生作文中的材料的确是来自生活,的确是自己真实经历,但一是显得芜杂,二是没有生活的气息,干巴巴,冷冰冰。让人真的误以为作文中的写真是件难以跨越的鸿沟?个中原因有人单纯地归结为学生谋篇布局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的低下。其实不然——

第一、翻版生活,把写作当作是生活的复制过程。这是对作文真实性要求的一种曲解。很多学生停留在对生活叙写的完整性,惟恐人家看不懂,枝枝叶叶,旁逸斜出,完全忘记了作文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灵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过程。作文没有融入真情、没有融入智慧的再创造,这样作文注定是贫乏的,给人的感觉未必“真实”。作文来自生活,但又应该是高于生活的,应该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细节的缺失,矛盾冲突展示不充分。作文要展示的是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不同的人具有的独特个性,不同的事包含独特理趣,不同的情感碰撞,不同的观点的论辩……只有充分展示出其间的冲突,这样的文章中才会散发生活的气息,这样的文章才能展现出生活的斑斓多味。生活中最能撩拨人心的莫过于细节了。细节的真实,才是文章真实之核,点点滴滴出真情。换言之,在生活细节上的合理演绎、合理虚构是不会影响文章的真实性,而且会强化它的真实感。文章之空,文章之假,很大因素在于我们的学生不善于把握生活中的细节。细节的缺失也使文章缺少了个性化的色彩,也使作者的真实情感流于一般。

第三、自我的缺位,作者多以旁观者的冷漠叙述。很多作文,写作者游离整个事件之外。就是那些第一人称的作文,“我”也是大众的,作者只是以一个第三者或旁观者的心态记录事情发生的过程,或是为表达某一中心某一话题做一个旁证。写作者本身没有融入其中,没有半点倾诉内心真实感受的热情与冲动,作文何以打动人心,以何感染读者呢?作文之真,除了生活之真外,还有情感之真。自我的缺失也使得文章没有个性,“我”可以换成任何一个“他”,人云亦云。

第四、情境的破损,没有注意典型环境的营造。只有写出特定情境,特定背景下的人和事,才具有特殊意味。大多数的学生作文都是为文而文,因而很少去反思、很少去捕捉特定情境下特殊的心灵体验,哪怕是一瞬间的闪念。另一个倾向是,情境是有了,但与人物与整个事件毫无关联,只是作者展示自我语言功底的一种装饰。这样的情境最终给人的感觉是文章很美,但无法感动。

其实,我们对照那些经典之作,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这些文章多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让人唏嘘不已,感怀良深,无不是真实地展现了特定情境之下自我的独特的心灵感受,无不是对生活细节性精心描摹,表现了细微的“怦然心动”之感。当然我不是苛求我们的学生能个个成为名家,篇篇习作能达到“经典”。

这一课,我学会了……

雾,很大。该是冬天了吧。

丁老师穿得很庄重,似乎要举行什么隆重的仪式。他让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张纸上写下我们最亲近的人。最亲近的人,这也要想吗?我飞快地转动笔尖,纸上出现了一行字:爸爸、妈妈、爷爷、哥哥、朋友。接着,丁老师要我们划去一个。“划去”代表着他要永远地离开我们。我沉思了一会儿,划去了“朋友”。

再划一个?!

空气一下子紧了,我咬了咬牙,心一横,划去了“哥哥”。我的脸色一定很难看,毕竟失去亲人不是件快乐的事。

又要有一个人

“离开”了。

我的手在颤抖,眼睛里有东西在涌,滴在手上,很烫。我知道我要划掉谁。奶奶是在天上看着我出生的,近二十年的孤独与寂寞吞噬了爷爷和他空旷的房子。他会在我们偶尔去那儿吃饭时乐得似过年,他会一个人偷偷地烧我爱吃的菜送来。第一次,我明白了爱的深刻,爱就像久旱逢雨的种子,飞速地在我原本贫瘠的心田里生长起来;爱如闪电,一个霹雳就照亮黑夜;爱如雷鸣,一声轰响就震憾了整个世界。

剩下的,我没有划掉。我不想划,一辈子都不想。我的父母必须健健康康地站在我面前,等我努力,等我去回报他们厚重深挚的爱。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多么的希望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健健康康地永远站在我的面前啊!

窗外,阳光遍地。

阳光下,我看见了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是啊,他们都好好的活着。

丁老师依旧一脸的凝重,其实,我从丁老师的脸上,从我的泪水里我读到很多很多也学会了很多很多……

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学生习作。作者真实地记下了她在一堂课上的心路历程。特定情景的营造与渲染,心理刻画的细致入微,内心情感斗争的激烈,自然的牵引着我们的心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

叶圣陶先生早就强调学生作文要写出“自己”的、“诚实”的话。让学生真切地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悟生活中的情、理、趣。观察细致深入了,思考体悟深刻了,作文就不难跨越真实的鸿沟。

    相关推荐

    月球上真的可以看到长城吗 月球上真的可以看到长城吗 月球上真的可以看到长城吗 月球上真的可以看到长城吗 《音乐之声》以后的真实故事 《音乐之声》以后的真实故事 《音乐之声》以后的真实故事 五年级教案:月球上真的可以看到长城吗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对策之一:课堂越活越好吗?_语文论文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二:表扬越多越好吗?_语文论文 窦娥真的不善良吗? 大人可以撒谎吗? 以“情”为话题的作文讲评实录 鲁迅先生的文章真难“教”吗?——《记念刘和珍君》课后反思 30 “群童”真的是“盗贼”吗 《落花生》真的过时了吗 克隆人真的会出现吗? 鲁迅先生的文章真难“教”吗?──《记念刘和珍君》课后反思 立足生活,真实作文 孩子,我可以抱你吗? 教师真的没有必要写论文吗? 《琵琶行》这样上可以吗 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 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 蜻蜓真的会吃自己的尾巴吗? 以读品文──《葡萄沟》教学反思 哈尔威船长真的在耍酷吗? 在超越文本中巧破难点 《真实的高度》课文 “真实作文”二步教学模式的探索 语文教育:实现“人”的跨越 童心画出作文──以画写话的实践探索 语文的真实定义 高二学生习作《跨越代沟照亮迷雾》讲评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真情实感作文 课程改革的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九:学生真的“两极分化”了吗?_语文论文 “情”是“实情”吗?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难点 以词带句,以读导悟————《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情”是“实情”吗?_语文论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难句解析 增强写作的责任感,提高作文的实效性——作文以评促写的一点尝试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诚的吗? 《跨越百年的美丽》范文习作 《灰椋鸟》的作者与《一个真实的故事》 《鸿门宴》教学实录 作文不难老师难 《葡萄沟》重难点分析 呼唤真实的语文课堂 回归真实的语文教学 《鸿门宴》疑难词语辨析二则_语文论文 我可以这样上赞美吗?教学教案 真实、朴实、扎实 难忘的一天作文(三) 难忘的一天作文(一) 难忘的一天作文(四) 难忘的一天作文(五) 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孔乙己》 难忘的一天作文(二) 难忘的一天作文(六) 《鸿门宴》教学实录1 真真实实教语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逾越雷池 方见晴空——《挖荠菜》综合性学习案例与分析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桥》赏析 还记得你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吗?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桥》赏析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桥》赏析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宁鸿彬) 定位真实层面抒发真实情感 原文以及作者介绍 实实在在写出真——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感 作文: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感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特产 《鸿门宴》课堂教学实录 我可以这样上赞美吗?(本站论坛稿) 中考文言文《橘逾淮为枳》练习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实录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堂实录 有关师恩难忘的作文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葡萄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y w 真可以教案教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体验真情评价 真真切切读书 扎扎实实训练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实录 橘逾淮为枳教案设计 还语文课堂于“真”“实” 以贝壳话题的作文 三篇汇编 温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真实阅读真诚写作 葡萄沟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实录 浅谈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以“情”为话题作文(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实录 《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作指导 《跨越百年的美丽》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