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诵读品味《三峡》 领略壮美山水

小编:

一、教材及学情的分析

《三峡》是山水游记的杰作,郦道元用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将长江三峡的壮丽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编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单元要求“注意了解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要求“背诵诗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其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在初一年级学生已学习了近十篇文言文,还阅读了一些课外文言短文,学生对文言知识和文言文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学习本课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篇幅短小,层次清楚,词义注释较具体,适合学生自主阅读。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第四学段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背诵”其中的优秀者。结合初二学生的文言基础,可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第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课文文字障碍,找出其中有积累价值的语汇充实自己的文言储备;

第二、在熟读中理清思路,紧紧扣住课文内容,体会写景的妙处,摸索写景的方法;

第三、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多读,熟读以至背诵。因此,宜把“通过朗读以至背诵课文,积累材料,培养语感”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课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绘,画面感强,动人心魄,因此“领悟三峡景物的特点,体会写景的妙处,做一点简要的分析”宜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二。课文综合运用多种景物描写的方法,课文第二部分的内部层次安排的意图,学生可能产生疑问,作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学法指导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读”,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自由读等方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解决课文中比较艰深的字句。

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可采用发现法,不求学生分析探究得面面俱到,只求在引导之下,学生能对写景的方法有所发现,对层次的安排意图有所领悟即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在学法上,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养成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等排除文字障碍、疏通文句的习惯。学习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认读感知。

首先要求学生畅读课文五分钟。可采用各种朗读形式,语速、语调可加以变化。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熟读成诵,增强语感。读要读得正确、通顺、流畅。基本要求是读音准确,不读破句;较高要求是注意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合宜。

学生熟读后采用自读自译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译。就文章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学生质疑,并尽量请学生说出译文,老师评讲。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二步:品读探究。

学生继续诵读课文,教师出示阅读思考题,要求学生先根据思考题自己品读课文,独立思考,勾画出相应的语句并做一些简要的分析,然后小组交流学习所得。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读课文,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下六个问题根据各人学力求得解决:

1、课文先总写三峡地貌特点,再分写三峡四季景色。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明确作者描写对象的主体。(思考要点:“峡”者,两山夹着的水道也。文章描绘的景物自然以“山”、“水”为主体,理解、读背这篇课文,自然也以“山”、“水”为线。)

2、请找出文章中描写“山”的语句,用“从……我们可以看出三峡的山……”的句式做一点简要的分析。(思考要点: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三峡的 “山”夹江对峙、绵延不绝;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可以看出三峡的“山”高峻挺拔、雄伟壮丽;从“绝谳多生怪柏”可以看出三峡的“山”秀丽幽雅、郁郁葱葱……)

文章除了直接描写“山”的语句,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三峡的山?(思考要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写出三峡的“山”高耸陡峭,两岸的山离得很近。)

3、用分析三峡的“山”的方法,学生自己品读三峡的“水”,找出语句并做分析。(思考要点: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水情险恶;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清澈妩媚,摇曳多姿;从“悬泉瀑布,飞溯其间”可以看出飞流直下的“水”给夹江对峙的山崖增添了生机……)

文章除了直接描写“水”的语句,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三峡的水?(思考要点:“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夸张手法从侧面写出三峡的“水”水流疾速;“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船行之快,也从侧面写出三峡的“水”流速之快。)

4、山,雄浑苍凉,充满阳刚之气;水,浩荡奔涌,蕴涵阴柔之美。我们面对平面的文字,眼前却涌现出生动的画面,这与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分不开。我们一同来探讨课文写景的方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思考要点:写“山”和“水”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绝”的写实概括,又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张;写春冬的“水”侧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绿”、“清”等;写水不离山,写山不离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5、课文第二部分写三峡的四季,却没有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而是先从夏季写起,而且春冬景色合在一起写,这样安排合理吗?说说自己的理解。

(思考要点:夏季三峡中江水上涨,水急浪险,最能体现三峡风光的特点,所以放在前面写。冬春两季相连,冬末紧承春初,长江一带冬春季节景色相近,合写符合情理,也节省笔墨。)

6、一山一水总关情,透过文章对山水的描绘,我们的心也同作者一起跳动。说说我们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

(思考要点:“良多趣味”一句的意思是“实在是有无穷的趣味啊”,作者面对春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而从笔下自然流露出来,使读者深受感染。)

第三步:拓展应用

用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记承天寺夜游》,意在培养迁移能力。通过阅读方法的迁移,巩固所学。

阅读思路如下:

1、把握课文描写的对象;

2、分析课文写景的方法;

3、体会景物中寄予的心情。

课堂教学结束后,布置课外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2、收集课外古代诗文中描写山与水的佳句;

3、以“我喜欢三峡的 季”写一段话。结合课文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100字左右。

    相关推荐

    诵读传世名篇,领悟泉城之美 领略美好的时光 壮丽的三峡 小学四年级诵读美文:桂林山水甲天下 品读语言之美 领悟写作之功 小学三年级诵读美文:翠鸟 小学三年级诵读美文:荷花 初读 品读 美读 诵读欣赏《诗人领袖》教案 屈原《离骚》——三级吟诵美读课例 走进美的王国去领略美_语文论文 中心鲜明详略得当——《狼牙山五壮士》导读 《三峡》美点寻踪 《三峡之秋》的“美” 三十八 江水·三峡 诵读欣赏《诗人领袖》教案4 品味窃读的滋味——《窃读记》教学案例 品味窃读的滋味──《窃读记》教学案例 小学生四年级诵读美文:爬山虎的脚 品味窃读的滋味──《窃读记》教学案例 桂林山水精品教案三(导读)教学反思 品味窃读的滋味——《窃读记》教学案例 品味窃读的滋味──《窃读记》教学案例 《三峡》导读 模山范水  抒情写意──谈《三峡》 《江水·三峡》译文 “读”中品“味”_语文论文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诵读欣赏《诗人领袖》导学案2 把握整体 品味精读 多方诱导 潜心品味──《桂林山水》教学述评 多方诱导 潜心品味——《桂林山水》教学述评 小学四年级诵读美文:猫 品味窃读的滋味──《窃读记》片段教学有感 欣赏品味《报任安书》的四美 诵读欣赏《诗人领袖》教学设计5 桂林山水的美 《燕子》:品味美感 培养鉴赏力 《夏夜多美》诵读课教学设计 让“乌鸦”在诵读中“喝着水” 小学五年级诵读美文:匆匆 小学六年级诵读美文:草原 三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 读诗词,识三峡 小学四年级诵读美文:燕子 品菜重在品“味” 读中品味──《匆匆》教学片断 祖国山水多美丽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的“美” 诵读欣赏《诗人领袖》教学教学设计3 祖国山水多美丽 品味“风雨" 品味宽容 祖国山水多美丽 古诗诵读《山行》教学设计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小学二年级诵读美文:日月潭 品味艰辛 品味宽容 长江三峡和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诗经》两首精品教案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古诗诵读《于易水送人》教案 小学五年级诵读美文:珍珠鸟 绝唱──记《岳阳楼记》美文诵读课 小学五年级诵读美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二年级诵读美文:2008,北京 小学二年级诵读美文:丑小鸭 绝唱──记《岳阳楼记》美文诵读课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品味艰辛 三味细品《记承天寺夜游》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杜甫诗三首》诵读提示 6《祖国山水多美丽》 《桂林山水》的修辞美 《杜甫诗三首》诵读提示 《桂林山水》的修辞美 6 祖国山水多美丽 提倡诵读 桂林山水精品教案十三教学反思 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 古诗诵读 舍生忘死五壮士──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 品读书滋味 悟读书乐趣──《窃读记》教学设计 01窃读记教学片段赏析:品味窃读的滋味教学反思 品读书滋味 悟读书乐趣──《窃读记》教学设计 品读书滋味 悟读书乐趣──《窃读记》教学设计 “略读”与“精读” 舍生忘死五壮士──读《狼牙山五壮士》后感 《泉水》美文欣赏 山茶花 《桂林山水》:美,令人心醉 《桂林山水》:美,令人心醉 祖国山水多美丽教案 品读书滋味 悟读书乐趣──《窃读记》教学设计 品读书滋味 悟读书乐趣──《窃读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