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端午的鸭蛋》课文评点

小编: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首句总起全段。]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红一道、绿一道”平淡而又情趣盎然。]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插叙寄名干爹的往事,浸润着一种淡淡的幽思。]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这就能避邪吗?”带着一点幽默、一点调侃的味道。]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详写“放黄烟子”,因为是作者的家乡特有风俗。]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详细叙述了端午节的系列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着重介绍别处没有的放黄烟子和吃“十二红”,引出鸭蛋。]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本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细致地、兴致盎然地详细介绍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引出端午节的鸭蛋。]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家乡的鸭蛋名气很大。]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肃然起敬”大词小用,调侃的语气突出家乡鸭蛋的名气。]“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经沧海难为水”“与有荣焉”名句点染有如蜻蜒点水,却使文章增色许多。],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画线句都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方式描述关于家乡鸭蛋的闲散片断,看似平常随便,细细品味却有一点自豪,有无限回味。]

[对比的手法突出家乡鸭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引用古文,既写出家乡鸭蛋的特色,又展现出年代悠远,也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对比手法,再次突出家乡鸭蛋的好处。]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写另一种吃法运用了细节描写:“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极形象生动,如闻其声,如观其状。]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朱砂豆腐”中“朱砂”突出蛋黄颇色之浓重。],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对北京鸭蛋的蔑视之情溢于言表,率直有趣。]

[第二部分第一层,介绍家乡高邮鸭蛋的名气大、产量高、用法多,特点鲜明:质细、油多、传统悠久。]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已去挑一个[“头一天”“一早”“自己去挑一个”,充满生活气息。],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设问形成小波澜,引起下文。]有[“有!”短促有力,兴致勃勃。]!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颜色、形状、挂的位置,历历在目,如数家珍。]这有什么好看呢?[两次设问其实都是从不知情趣、心粗的人的角度来问的,突出这个游戏的情致。]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心爱的饰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吃了”。纯真的童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补充说明“新腌”“淡淡的咸味”,更添乐趣。]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第二部分第二层,关于鸭蛋的一种风俗游戏,细致的情节描述,展现了浓郁的节日气氛,纯真无邪、憨态可掬的孩童模样,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念和神往之情。]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不碰破蛋壳、洗蛋壳,照应“小心”。目的是装萤火虫,十足的童趣,令人艳羡,引人联想。]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这能行吗?”似是而非的疑问,调侃的语气。]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自己的解答看似可有可无,但又郑重其事,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纯真无邪、质朴幽默。]

[第二部分第三层,由蛋壳的游戏引发的文学轶事。用带有文化气息的材料引发联想,使这种民俗带有点风雅的意味。以此收束前文。]

    相关推荐

    《端午的鸭蛋》课文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学习要点 端午的鸭蛋6 端午的鸭蛋1 17.端午的鸭蛋 17端午的鸭蛋 17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2 17端午的鸭蛋 17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3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 《端午的鸭蛋》听课稿 17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4 端午的鸭蛋5 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端午的鸭蛋》说课设计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件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2 《端午的鸭蛋》课后练习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端午的鸭蛋》说课设计 端午的鸭蛋说课设计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说课设计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端午的鸭蛋》课文背景知识 17 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6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3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第17课《端午的鸭蛋》课文简介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 《端午的鸭蛋》疑难解析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杂谈 端午的鸭蛋综合资源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端午的鸭蛋》学习指导 《端午的鸭蛋》优化测控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问题探究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同步练习 《端午的鸭蛋》教学案例 《端午的鸭蛋》中心意思 《端午的鸭蛋》词义辨析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建议 《端午的鸭蛋》练习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端午的鸭蛋》说课稿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获奖) 《端午的鸭蛋》结构分析 《端午的鸭蛋》写作特色 《端午的鸭蛋》写作借鉴 《端午的鸭蛋》同步练习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杂谈 《端午的鸭蛋》整体感知 《端午的鸭蛋》研读赏析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分析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 《端午的鸭蛋》课后题及答案 《端午的鸭蛋》问题探究 《端午的鸭蛋》研读赏析 《端午的鸭蛋》同步练习 《端午的鸭蛋》有关资料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