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对联的起源

小编: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相关推荐

    儒的起源 风筝的起源 风筝的起源 恐龙的起源 风筝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地球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地球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对联的形式 对联的来历 对联的形式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文字起源的传说 风筝的来历 起源 多元智能的起源 《木兰诗》起源 谚语、对联 趣联巧对 《对联》教案 对联趣谈 关于《社戏》的对联 请客与对联 《物种起源》教案 《物种起源》导言 风筝的起源的三种传说 《物种起源》导言 《物种起源》导言 物种起源导言 汉字的起源教学反思 公开课教案:学对对联 走出对联教学的尴尬 《物种起源》教案3 《物种起源》教案7 《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文化寻根 对联常识点滴 孩子,对不起 孩子,对不起 对联考查的十种变式 常见的对联修辞手法 对联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对联 《物种起源》教案1 《物种起源》教案5 风筝的起源的传说 飞鸟说 《物种起源》教案4 《物种起源》教案2 语文教学中对联的妙用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近义词联系对比 增小之《对联讲座》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救灾引起的书信联谊活动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写对联方法归纳 24苏东坡改对联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风筝的起源的传说 帆船、帐篷说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百科知识-京剧起源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之三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之二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12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7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12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4 《鲸》近义词联系对比 《去年的树》近义词联系对比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之四 风筝的起源的传说 斗笠、树叶说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之一 《猫》近义词联系对比 对联基础知识摭谈 《趣联巧对》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导言·说课稿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9 《说声“对不起”》课文 梁启超妙对杏花联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6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10 《物种起源》绪论说课稿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8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2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11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1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3 《对不起》教学设计 对不起教案设计 《巨人的花园》近义词联系对比 《我的“长生果”》反义词联系对比 《物种起源》绪论导学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