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编: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

考虑到课文的这一脉络,我分几步设计了教学程序:开始先让学生谈谈“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有怎样的理解”,意在理解“滴水穿石”的意思,这是知识的基础部分;然后通过学习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接下来通过学习文中的三个例子,让学生们懂得具有这种精神便会取得成功,为了让他们对此有更深的体会,课中我安排了“小小交流会”,把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最后让学生在自悟中得到启示。

一、复习。

1、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

2、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节)学生自读课文。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有一个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这个词是“接连不断”。(点击词语)你想,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间断,不停止,这多不容易啊。你们读了这段文字有感想吗?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抓住“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理解,随学生的交流点击词句)

2、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把“滴水穿石”这件事说清楚吗?

4、“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第三节最后一段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一起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三个人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用一个词说就叫——(古今中外)。

2、(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请你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物来读,用心读,把你的敬佩之情放进去读。

(李时珍事例:请同学和老师比赛读,齐读。

爱迪生事例:男女同学分角色读。

齐白石事例:所有敬佩他的人齐读。)

3、作者看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联想到了这三位名人。其实,从古到今,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还有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交流会”,好不好?

(课件出示)要求:(1)、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例,不超过100字,用上学过的词语更好。(2)、举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程序:(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资料。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4、学生交流。

5、(课件出示贝多芬头像及《命运交响曲》背景音乐)老师也去搜集了资料。大家看,这是谁?我们学过写他的文章《月光曲》。贝多芬从28岁开始听力逐渐减退,到50岁双耳全聋。这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创造出最美的音乐。他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呃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能向它屈服。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无声的世界里谱写最美的乐章。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曲子在世界乐坛掀起狂澜,他的作品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珍品。(音乐渐响再渐弱)

6、听了这么多事例,你有感触吗?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就是你们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的启示。这段话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够——。

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得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我们要好好品读。

2、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绳锯()精卫()聚沙()

只要工夫深,()

五、作业

1、把这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绍他滴水穿石的精神。

评析: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课的成功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节课中是否渗透或体现了教学思想。在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竭力想在我的教学中体现以下思想:

1、尽量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遵循这一原则,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 中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比如在理解“持之以恒”这个词语的含义时,课件设计了水滴从岩石上方不停地往下滴的镜头,配上滴水的声音,辅于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持续一分钟后——这时间对于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说已经足够长了,所有学生都理解了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再比如在强化“滴水穿石”精神的时候,媒体出示贝多芬的头像和音乐,加上教师的语言渲染,一下子把学生的兴奋点提到最高处。可以说,课件的辅助教学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2、尽量做到训练和感悟并举。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这点,比如对“持之以恒”这一词语的理解;比如通过朗读来加强对三个名人事例的理解;比如对“滴水穿石”启示的出示等等。

3、尽量和学生“平等对话”。新课程标准提倡“对话式”学习方式,目标就是老师和学生能达到心灵的沟通。教学中我采用“师生朗读比赛”这一形式,这自然是有“示范”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想和学生达到水乳交融的目的。

4、尽量注重教学资源的拓展延伸。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要求学生增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遵循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 中增加了“小小交流会”这一内容,学生在课外通过广泛的搜集,获取了资料,加上“仿照课文改编”这一形式,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

但是,这节课中也有非常明显的问题:

一、对“滴水穿石”的成因这一部分学得不好。教学这部分时,我的目的在于教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理解内容,因此做了一个示范,谈了自己对“接连不断”的理解。谁知学生一点也不买帐,自己谈自己的,陆雅丹的想法甚至早已超越了本段教学,显得很深刻了。这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好不容易才生拉硬扯地把他们的思路拉回来(拉回我的教案)。可见我的备课中还没有备好学生,(他们课前为了上好课,对课文都做了比较详细的预习)可见我的备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且课上还是以我的教案为中心。

二、对三个名人事例的理解不够。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我想通过朗读来代替分析,我想这个想法应该是可以的,但问题是强调了朗读,却又忽视了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一些很好的词语,都“滑”过去了,学生没有受到应该受到的教育。

三、对教材不敢大胆取舍,囿于教材。课文最后作者把太极洞内的水滴和雨水比较,进一步说明水滴的锲而不舍,借此揭示“启示”,其实“雨水”这段比较是多余的,但要讲到“启示”,就必须讲到雨水。在教学过程 中,我怎么讲都觉得别扭,但还是讲了,颇有画蛇添足的味道。

    相关推荐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设计二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14《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设计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设计三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说课稿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之二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之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内容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谈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谈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二)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二 《滴水穿石的启示》课文内容 《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后反思 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后反思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四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设计棒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 二年级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案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案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案例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之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之三 滴水穿石的启示-经典教案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三)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练习测评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堂实录之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堂实录及反思 五年级《6.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课堂实录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及反思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 三篇汇总 水滴石穿 滴水穿石 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练习题 滴水穿石 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案例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寓言两则《水滴石穿》《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案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案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案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案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方案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