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备课方案

小编: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备课方案

【编写意图】

第二册的写作教材,除第四单元是关于学习虚构的内容以外,其他三个单元都是学习表达方式的:学习描写、学习抒情、学习记叙的角度。一般来说,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五种: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议论是高中的重点,放在第三、四册集中训练。叙述和说明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已经训练,因此本册不再涉及说明,记叙也只训练难点──记叙的角度。而描写、抒情过去没有专门训练过,本册就作为重点。

这个单元的重点是学习描写。关于描写,可说的很多,比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描写的方法,描写应注意的问题。光是描写的方法,从描写的角度来分,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描写的手法来分,有白描和细描;从描写的对象来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又能分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此外,又有细节描写,它是对人物、环境、场面的细致描绘,对这一些,自然不能一一介绍。在这个单元里,只是让学生体会描写应注意的几点: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描写要抓住特点──“画眼睛”;描写要生动形象,往往要带有感情。讲这一些,直接对学生写作有用,也便于学生掌握。

指出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为描写而描写。有的学生有误解,以为凡作文就得有描写,不管有无需要就堆砌一大堆形容词,必须使学生明确,描写一定要为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作品主题思想服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都是如此。

描写要抓住事物特点。“画眼睛”是形象的说法,指写人要写出人的心灵,写事要写出事件的本质,写景要写出人对景的感悟,景的个性。

描写要生动形象,这是描写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描写有别于叙述的地方。所谓生动形象,无非是使描写对象有形、有声、有色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此外,描写要根据对象特点决定描写方法,描写时往往要带有一定的情感,描写有白描与细描等等。学生也是需要知道的,但限于篇幅,没有介绍。

【教学建议】

一、描写这种表达方式,主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过,指导阅读也是在指导写作。在阅读教材的范文中,精彩的描写比比皆是。教师应在阅读课文上,让学生揣摩种种描写手法,学习课文作者运用描写手法的高妙之处。例如,《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金岳霖先生》的人物描写,《小狗包弟》的细节描写,等等。教材中举了两个例,只是做个样子。如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编著《课文文学描写词典》,既是把学过的描写作一梳理,又能让学生集中学习描写。

二、“直面挫折”是这次作文的话题,贯穿本次作文的始终。当然,写“直面挫折”,不限于用描写,甚至可以不用描写,例如用议论也未尝不可。把“直面挫折”和“学习描写”结合在一起,只是为了叙述方便,以“直面挫折”的话题为例,来说明学习描写。这样便于贯彻课程标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个精神。

“话题探讨”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从教材说,只是诱导、指点学生去自主探讨这个话题。提出问题,提供材料,起开阔思路,活跃思维的作用。学生能探讨到什么程度,就探讨到什么程度。

三、当前学生作文中描写的最大毛病是文风不正,片面追求词藻华丽,写得华而不实,矫揉造作。应该强调描写的准确、平实、简洁。华丽也是一种风格,但是这种风格往往从朴素中来。而且,对于中学生来说,写作从朴素入手为好。

四、“写作练习”中的作文题,仅供参考。

这五道题中,前三道都提供了一些材料,属话题作文。其中第一、二题,可以发表不同意见。对第一题,也许有同学认为,为减少不必要牺牲,应暂停载人航天飞行;对第二题,也许有同学认为顺境更能成才。教师不必强求一致。有不同声音,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适当肯定。

第四题旨在打好学生写作的基本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和感受力。首先要求写得准确、充分。看似容易,其实要求不低。

第五题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取题材,写认识清楚的、易于着笔的人物和事件,这样便于提高表达能力。

【有关资料】

一、作家谈描写

1.“画眼睛”

画人像,眼睛是很重要的关键。其他轮廓具备,眼睛画得像了,那人物就灵活起来了。

因此,关于画眼睛,在画史上就流传着许多佳话,有时甚至衍变而成神话。

晋代的顾恺之,画过《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名画,一向被人推为中国画史上的第一位画人物的宗师。据说,他画的人物,往往好几年不点眼睛。人家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中。”

南北朝时的画家张僧繇,擅于画龙,民间故事说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壁间画了四条龙,不点上眼睛的时候一切如常,一点上眼睛,龙便破壁飞去了。“画龙点睛”这句话,就由此产生。

现代的湘绣,也很讲究绣眼睛的技巧。据说,当年最著名的湘绣,绣眼睛成为“家传之秘”。人像的眼睛、动物的卷毛这些细活,总是放在内室,由湘绣名家的儿媳们自己做,不传外人。绣线也异常考究,一根丝线,要分成16股;一种颜色,从最浅到最深,要分成13种。用这种丝线和这种技艺绣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那眼睛竟像会动一样。

透过神话的迷雾,透过“玄妙”的气氛,我们看到了艺术上一项重要的真理:画龙必须点睛。不点上眼睛,龙始终活不起来。

(秦牧《眼睛的奥妙》,《艺海拾贝》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2.人物描写

大凡写得最好的人物,不是用叙述方法来介绍他的面相和性格;而是写他的声音笑貌,一举一动,使人读完后能够想像出这个人物的形貌。《红楼梦》的人物就是用这个方法来描写的,甚至可以从人物的说话中想像出他(或她)的丰采,辨出是男或是女。中国社会上,新知识分子与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与地主,工农与职员,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谈吐的腔调都不一样;闻其声,如见其人;写人物而写到这样境界,才算技巧之上乘。

(茅盾《怎样阅读文艺作品》,《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3.环境描写

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作家常常要从各方面来考虑,在怎样的场合应该有怎样的环境描写。不适当的环境描写会破坏作品的完整性,至少也要破坏作品的气氛。一段风景描写,不论写得如何动人,如果作家只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来欣赏,而不是通过人物的眼睛、从人物当时的思想情绪,写出人物对于风景的感受,那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点缀。风景(或其他自然现象的)描写,和室内装饰布置的描写,时常被用来加强特定的气氛。而为了达到这目的,有时会觉得正面渲染的方法不如对比的手法能够产生更强烈的效果。烦恼的人恰恰落进作乐的场合,表面上不得不强颜欢笑,心里却加倍痛苦──这在作品中是常常看到的,在生活中也常常看到,不过,由于作家的加工,作品中所表现的,比在生活中所发生的,就要强烈得多。

(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一个剧本在第一幕的布景里,墙上挂着一柄腰刀,到最后一幕就得让刀子出鞘,要不然,那是柄多余的刀子,一开始就不应该挂上去。对于写作,我以为这是个有益的提示,每一个初学写作者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很大的启发。

就我接触到的初学写作者的创作来说,下笔时没有扣紧主题,墙上挂着太多始终不见出鞘的刀子,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譬如说写景,有些同志似乎对自然风景有很大的兴趣,即使是一篇短短的速写,也喜欢花呀、月呀、山呀、水呀的写上一大堆;又譬如说人物的行动,也往往来去无常,随兴所之,看不出一点必要的约束。我不是说一切风景和行动,都必须和主题直接结合,我是说这些风景和行动,甚至对故事本身也很少关涉,很少作用。其实风景也罢,行动也罢,只有当它们成为全部情节或者主要场面一个有机的部分,和主题联系与呼应的时候,才能发出耀眼的光彩,收得激动人心的效果。先说写景,《红楼梦》第三回记黛玉初进贾府,一路雕梁画栋,彩屏玉觚,堂上一几一案,廊边一山一石,都显得精妙绝伦,豪华之至;直到元春归省,大观园建成,更是富丽堂皇,穷奢极欲。小说精心刻画,一笔不苟,通过这些写出了贾府极盛时期的面貌。这是作者卖弄才情,故意表示自己的博物吗?一点也不!这是柄挂在墙上的腰刀,到了抄家以后,这柄刀子终于出鞘了:树倒猢狲散。往日豪华,只换得一片凄凉。草木无情,到此仿佛都在说话,读起来更觉惊心动魄。可见作者的描写景物,预先都有安排,所谓为后文“张本”,紧紧地扣住封建贵族家庭最后终于没落的这个主题。能够说这里有多余的笔墨吗?我看是没有。

……

古人所谓笔无虚文,所谓没有闲笔,我看指的就是这个。

(唐弢《为主题服务》,《创作漫谈》,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5.细节描写

要找到能够表现这个人物性格特征性的细节。什么叫特征性细节?如阿Q,我们马上就想到几个细节,怎么跟赵大爷姓赵,怎么调戏小尼姑,怎么同小D打架,怎么样向假洋鬼子要革命,到死的时候画圆圈还欣赏圆不圆,想到了这些细节,就有了阿Q。假如说这些细节都没有,阿Q就没有了。阿Q的性格其实就是靠这样的细节把他的性格表现出来了。人物的性格就是依靠这些细节突出来的。有些小说从头到尾都是细节,但读了以后却没有印象,因为这些细节,都不是带有特征性的。细节再多,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那也是空的。

(高晓声《漫谈小说创作》,《福建文学》1983年第9期)

【例文借鉴】

例文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朱自清

《背影》(节选)

例文二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是人半懂半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半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鲁迅《孔乙己》(节选)

例文三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了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连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老舍

《骆驼祥子》(节选)

例文四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三作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王雪飞译)

[评说]这是“画眼睛”的范例。著名的传记作家茨威格用他的如椽大笔,精雕细刻,把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眼睛写得惟妙惟肖。请务必细细阅读这几段文字,想一想,茨威格写出了托尔斯泰眼光的什么特点?是怎样写的?

例文五:“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杨振宁《邓稼先》,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评说]这是又一种类型的描写。把人物置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中,置于我国几千年历史,尤其是近百年历史的背景上,来描写人物的历史性的壮举。写人物的壮举,又略去具体的过程,只抓住细节,例如签字时“手有没有颤抖”,信号测不到时说“我不能走”,但有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学生作文】

有这么一对孪生姐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一样高矮,一样胖瘦,一样的红苹果似的小脸,一样的亮晶晶的大眼睛。如果你只看一眼,会觉得她俩简直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是,你要是和她们多呆一会,你会发现区别她俩的地方。一个的头发似乎特别硬,头上的辫子总是翘着,而另一个的头发却似乎特别软,小辫子柔柔地垂在脑后;一个总爱撅着嘴,似乎老在生气,一个总是咧着嘴,似乎有着说不完的高兴事。难怪她俩的妈妈给她们起名字,一个叫“怨怨”,一个叫“乐乐”呢!

──肖像描写

这是一双凝神专注的眼睛。那圆圆的眸子里深藏的是什么,能够折射出如此诱人的光?像浸在水中的一颗乌亮的宝石,那么晶莹;像黑夜中闪烁的一粒珍珠,那么夺目。它是那么黑,似乎包容了世上所有的暗色;它是那么亮,能够折射出人间万物的光芒,以至于竟不易察觉到它的黑。它是一块墨玉,纹理很鲜明,中心是一点,最幽深的一点。周围纤细而浓密的睫毛,偶尔投影在它的正面,宛若微波荡漾的水面上垂下的修长柔美的丝丝柳絮。

──肖像及细节描写

“噢,天凉好个秋!”燕子在高枝上低吟着。“哟,小燕子,满有诗意的嘛。你什么时候开始逃亡呀?”麻雀飞过来搭腔。燕子一惊,顿时板起脸来说:“你刚才说什么?”“你没听清吗?逃亡,就是逃避那会让你死亡掉的寒冷。”麻雀怪声怪气地说。“什么逃亡,明年春天我还回来的!”燕子涨红了脸。“是呀,春天到了天气就不再冷了,懦夫当然要回来享受那煦暖的春光了。”“你,你说我是懦夫!”燕子的心被刺痛了,然而她忽地想到什么,这让她冷静了下来,她清了清嗓子,她像自言自语地说:“就算我是,也比有的人让人说成鼠目寸光好,哼!”两只鸟就这样吵着,不多时便各自飞远了。

──语言描写

这是一湖被围绕在连绵起伏的青山怀里的碧水。由于汇集了四周山上流下的小溪,湖水十分明静清澈。湖面呈圆形,仿佛盛满了醇酒的酒杯。湖里的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倒映着野草野花。白天,湖里拢着蓝天白云;夜晚,湖里映着星星月亮。这是一弯幸福的湖,被四周的山拥着,也拥着四周的山。有时雪花飘飘,带着春的信息落下,湖水立刻无私地用温暖的怀抱把它们融化。四季的景致,太阳起落时的美妙,这一切都让湖水更清澈,更明亮。

──环境描写

[评说]这几段描写选自高考作文。在考场上能写出这样的描写文字实属不易。第一段是肖像描写,用比拟手法,妙在突出了特征。第二段也是肖像描写,好处是比较具体,可能从《明湖居听书》和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中受到了启发。第三段语言描写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对话双方的心理。第四段环境描写,具体细腻,还带着一些诗意。

    相关推荐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教案设计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教学教案设计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写作指导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教学设计之一 面对挫折使你更成熟 培养学生挫折感 浅谈挫折教育 直面新课改 侧面描写(侧面烘托、衬托) 《口技》的场面描写 《直面苦难》教案(学案) 直面课堂看教改 《直面苦难》导学案 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备课资料 《丑小鸭》关于挫折的名言警句 《直面苦难》教案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 高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案精选 《直面苦难》(节选)学案2 《桃花心木》同步作文 在挫折中成长 中考语文复习:两方面需要做好准备 苏教版必修五第三专题备课建议:直面人生 《直面苦难》教学设计 景物描写复习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琐谈 《直面苦难》教案教学设计4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1 语文字义方面练习题小升初语文必备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3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四(场面描写最生动)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优秀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最新精选 《云南的歌会》场面描写,手法各异 2022年直线的参数方程教案 直线的参数方程教案优秀 《直面苦难》(节选)教学设计 《论厄运》《直面苦难》课堂教学实录 语言描写教案 习作 描写人物外貌 习作 描写人物外貌 习作 描写人物外貌 我的备课方法 直面减负,教师如何应对 《冬之味》景物描写练习---写作指导课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描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的四字词 体会写法,收获方法——《人物描写一组》教学案例及反思 让作文充满生动的画面—— 用镜头描写方法指导学生作文的尝试 外貌描写 细节描写 《最后一课》肖像描写 《最后一课》人物描写 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 《最后一课》人物描写 从《哈姆莱特》折射人心的黑暗面 《最后一课》人物描写 高三作文备考教案:细节描写——记叙文的灵魂 谈加强挫折教育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论文精品 《最后一课》环境描写 习作 描写人物外貌 教案教学设计 神态描写——窥探别里科夫心理的一面镜子教学教案 二年级教案:习作 描写人物外貌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 描写秋天的…… 修辞方法讲解与练习 备课资料 神态描写——窥探别里科夫心理的一面镜子..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例——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一组- 教案 高中语文:《论厄运》《直面苦难》课堂实录 《春》景物描写 描写秋天的…… 直面苦难·教案设计(苏教版高二必修) 课题:22、人物描写一组 《狼》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狼》人物描写 《狼》人物描写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 描述型的小作文的写作(动作描写) 环境描写写法解读 “宝黛初会”时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 直面“爱情”──《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 外貌描写 教案教学设计 人物描写写法解读 《论厄运》《直面苦难》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再塑生命》读写直通车 《再塑生命》读写直通车 201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22人物描写一组练习设计(附答案) 《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原文 几篇课文中的梦境描写 课文《麋鹿》第三自然段从五个方面具体描述了麋鹿的特点 一堂有趣的学习人物头部描写 《人物描写一组》课文简说 《散步》人物描写 《社戏》细节描写 《变脸》人物描写 《祝福》人物描写 描写山的成语 中考语文复习从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