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小编: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引导学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概括、判断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讲故事,谈体会,了解这些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在“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其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难点:区别史实和传说。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师】:前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穿绸缎做的唐装,知道绸缎是什么织成的吗?

【生】:丝。

【师】:又有谁知道丝是怎么来的?

【生】:蚕茧。

【师】:有同学见过养蚕吗?知道养蚕抽丝技术是谁发明的吗?在传说中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下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板书)

讲授新课:

【师】: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

【生】:(看书回答)

文字出现以前,历史主要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与传说有区别吗?神话传说和史实(历史真实)又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我们先把问题放在这里,待会儿再来解决。

【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生】:(思考回答)

学生讲三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后三个任选其一讲一下)

【师】: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宇宙、地球、人类的起源到底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当温度下降到几千度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地球就是由星云凝结成的。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师】: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能不能反映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某种愿望和精神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刚刚我们分析了几个神话故事,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炎帝、黄帝的传说。(板书)

【师】:传说中,炎帝发明了什么?黄帝又发明了什么?

【生】:(看书回答)

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神农教稼图”,炎帝又号称神农氏,传说他生下来时是牛首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狩猎为生,打到猎物大家就饱餐一顿,否则只能忍饥挨饿。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哪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七十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传说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燥湿、肥饶、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耕稼的工具。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师】: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原始农业的出现”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农业的发明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而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远古时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之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决非一人短时之功劳。但是因为确切情况不可考,后人在追述他们历史的时候,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他们之间的杰出代表身上。比如黄帝,他在成为著名的圣君帝王之后,一切制器故事均围绕其展开,各种器物的发明权均归之于他及他的臣下。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上去,神话与传说,神话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神话是远古居民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自然事物(包括人类自身起源)的虚构。但必须指出,神话的内容决不是先民纯意识的心理活动,而是客观现实和生存实践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而传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素材,并非完全虚构。平时我们把神话传说联在一起,不是区分得那么清楚。神话传说与史实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有一定联系的。一方面,喜欢夸大事物是人类的天性,后世之人在叙述先世之事时,总是不自觉的加以增饰与夸大,神话传说经过人民耳闻口传,时间越久越容易失真。另一方面,神话传说中有含有真实的历史,考古的成果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学生看书上13页小字部分)我们在利用神话传说的时候,必须进行分析,做到去伪存真。

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说这句话时都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那么大家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炎黄二帝会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学生思考回答)

炎黄二帝由斗争走向联合,这就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通过长期的杀伐争夺而最终趋向联合的。

【师】:平时我们除了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外,还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有人写了一首歌,歌名就叫《龙的传人》,风靡全国。同学们知道龙的形象是怎么形成的?

(看“贝壳堆塑的龙虎图”和一段投影材料“闻一多先生在论及中华民族龙的图形时说过的一段话”: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有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这也反映了华夏族形成的历程: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

通过炎帝、黄帝的传说,我们可以了解,在炎黄时代,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形成。(板书)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尧舜“禅让”的传说。(板书)请同学们看历史短剧:尧舜禅让。(学生课前编排,一学生扮演“尧”,一学生扮演“舜”,还有三位学生扮演各部落首领。)

【师】:请一边看一边思考:舜为什么能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舜是怎样取得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尧之前,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是通过长期的杀伐战争来获取的。但从尧开始,取得首领位置的方式很是温和,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产生的。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这是一钟任人唯贤的制度。舜和禹都是“禅让”制下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

从尧舜“禅让”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国家的萌芽。(板书)

【师】:禹为什么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呢?

【生】:因为他治水获得了成功。(板书)(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师适当补充。)

【师】:“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结果怎样?(“九年而不利”)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结果怎样?(获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2)禹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3)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禹是“禅让”制下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他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标志着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

总结:这节课我们讲了很多神话传说,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神话传说和史实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有一定联系的。

从炎帝黄帝的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形成。从尧舜“禅让”的传说,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国家的萌芽。最后,大禹因治水成功,威望大增,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国家产生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在不断前进,“文明曙光”已从传说中透露出来了。

四、板书设计 :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正板书:

传说 炎帝与黄帝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相关推荐

    《中华文明的起源》七年级语文教案 清明节的起源 长春版《中华文明赞》教学设计 儒的起源 文字起源的传说 《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 风筝的起源 风筝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恐龙的起源 风筝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地球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地球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聪明的华佗教案设计 11.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聪明的华佗 教案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1 《〈物种起源〉导言》教学设计 风筝的来历 起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7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4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四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课文 聪明的华佗 《物种起源》教案教学设计13 汉字的起源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案教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的起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一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一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木兰诗》起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题设计 《物种起源》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思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只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