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小编: :admin

《古诗二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己亥杂诗》

龚自珍

1、作者简介。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2、朗读《己亥杂诗》。

3、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思考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5.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6.古代诗人描写落花

?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有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7.朗读并背诵诗歌。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关推荐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9 古诗四首导学案 苏教版 九 古诗四首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四首》教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古诗四首》导学案 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四首 教案和练习(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9 古诗四首教案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苏教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古代诗歌四首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古诗四首同步练习:上学期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诗两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四首》导学案3(表格式)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山行》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二首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二 《古诗二首》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练习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片断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古诗两首 第 2课时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第八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教案一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四首》《晏子使楚》教案及练习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四首》综合能力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诗四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山行》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二首》三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苏版11册) 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语文版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四首》课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 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己亥杂诗)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冰心诗三首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冰心诗四首》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学案 语文A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八年级下古诗五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4古诗两首最新教案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一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公开课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词五首》教案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古诗词三首》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两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 苏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4、古诗两首》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古诗词积累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