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唐诗五首》教案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第1课《唐诗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

2.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

4.启发学生创新写作,在领会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5.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6.通过朗读、赏析、创新、写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诗歌意境,进行创新写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学习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大家从儿时起就开始接触中国古诗,你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儿时的启蒙诗。你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诗歌?(归纳诗的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和大家一起走进诗的世界。

二、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诗歌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指导,并安排各种形式反复诵读以帮助记忆。

2.作家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26岁时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对近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有《王子安集》。

3.品味赏析诗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这两句气象开阔,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同是宦游”是说二人皆为“宦游”,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尤为可悲。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在安慰杜少府的同时,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古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此诗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4.小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离别之情,但由于诗人开阔的胸怀,完全没有给人一种因离别而悲伤的情调,而是表达出诗人对友情的坚贞信念和对世事旷达的情怀。堪称古代送别诗中上乘之作。

5.赏析其他送别诗

〔附〕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楼送辛渐

王 维 王昌龄

渭城朝雨轻尘, 寒雨连江夜入吴,

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明送客楚山孤。

劝君更尽一杯酒, 洛阳亲友如相问,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 送杜十四之江南

高 适 孟浩然

千里黄云白日曛, 荆吴相接水为乡,

北风吹雁雪纷纷。 君去春江正渺茫。

莫愁前路无知己,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涯一望断人肠。

三、学习《登幽州台歌》

1.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朗读,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可让学生谈初读感受。

2.作者与背景简介

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人),唐代文学家。他是一位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直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但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3.品味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供参考。《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4.写作特色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在遣词造句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5.小结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四、布置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诗歌,体会了诗中之情,诗中之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在唐诗的世界中徜徉。

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隋末其先人流寓中亚的碎叶城。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浪漫主义诗风的典范代表。李白、王昌龄同为盛唐著名诗人,二人友谊深厚。这首诗是李白听说王昌龄被贬谪为龙标尉后所作,大约作于天宝八年(749年)。王昌龄的诗歌久负盛名,但仕途却很坎坷,曾“屡见贬斥”。天宝七年,又因“不矜细行,谤议沸腾”,由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李白因此写下此诗表达对好友的安慰与情谊。

2.朗读背诵

3.品味赏析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五溪指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龙标县当时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溪深涧险,“非人迹所履”,其生活条件艰苦。王昌龄从江宁启程,要沿长江逆水而上,过洞庭,入沅江,然后才能抵达偏远荒凉的龙标。诗中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朋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和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王昌龄知己甚众!在众多的知己中,李白这种无私的声援、坚定的信赖和诚笃的友谊,不仅给王昌龄以温暖,而且也给了他与邪恶势力斗争的勇气。王昌龄后来在贬所曾写了《送柴侍御》和《龙标野宴》两首诗,都一洗“黯然销魂”的低沉情调,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前一首写道:“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后一首写道:“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这两首诗中都因有“青山明月”和他相依为伴而情绪昂扬。大概王昌龄也从明月中看到了李白、常建诸诗友遥寄给他的友好声援了吧?另外,从王昌龄这两首诗中也可以看出,李、王的交情之笃,互相了解之深,志趣爱好之接近,不然,诗中的“明月”怎能起到两相慰勉的神奇作用呢?

4.小结

这首诗歌感情深挚,意境高远,胸襟开阔,给人以奋发昂扬的感觉。古时由于封建阶级思想的影响和毒害,一些文人往往为仕途的坎坷而叹息,更有为“左迁”而“黯然神伤”者。但李白却一反俗念,视仕进为其次,而将“人生贵相知”、珍视友谊放在首位,表现出飘逸豪放的情怀。

三、学习《滁州西涧》

1.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约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韦应物的诗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的影响,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

2.朗读指导

教师先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之后学生质疑。

3.品味赏析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鹂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4.讨论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

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现,开篇幽草、黄鹂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5.小结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四、学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世称“韩柳”。

2.朗读背诵

3.品味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犹胜,别出新意。

4.小结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自创一首新诗,有突出的景物描写,并渗透自己的主观情感。

    相关推荐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词三首》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木兰诗》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现代诗歌二首》教案指导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上《诗五首》教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老山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林海教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0-1《野草》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7-1《燕子》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清贫》教案指导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傻瓜》教案指导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1《从军行》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表格式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春望》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春》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1长歌行》教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4-1月亮启蒙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相濡以沫》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上册《1-2三峡之秋》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散文诗两首》学案 七年级语文《诗五首》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朝三暮四》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第一章课后练习第1课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最后一课》教案指导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白色鸟》教案指导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七律·长征》导学案 苏教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9-《1四时的情趣》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孩童之道》教学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犀粪蜣》教案指导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不会叫的狗》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论语》八则教案指导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知识点 古代诗歌五首(七上15课)1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冰心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8-1《秋天的怀念》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下册第二单元《2古诗四首》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诗词五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1有的人教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诗词五首》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诗词五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学案 本文【长春版三年级语文第七版块7-1鹿柴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九寨沟》教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教案(指导)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春》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本文【长春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版块《1-1秋天来了》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 本文【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0-2 古诗二首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大闹天宫》教案指导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春(1)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晏子使楚》教案指导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第30课《诗五首》之《望岳》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五首》达标训练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达标训练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8-2《风》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本文【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版2—1 贴春联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语文版语文七下 第25课《诗词五首》课件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1长城》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诗五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冰心诗四首》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忆读书》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 诗五首》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9-2《黄昏》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2跌倒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本文【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版块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下册1—1 对子歌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本文【长春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版块6-1海浪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3课《冰心诗四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7-2《白鹅》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本文【长春版6年级语文上册1-1苏武牧羊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0-2《琥珀》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本文【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2《匆匆》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在梦的远方》教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