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陶罐和铁罐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

小编: :admin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155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读、识记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感悟文章寓意,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习惯培养目标:

本节课具体细化目标

1.认真观察,善于思考。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边听边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并对同学的回答加以补充。

1.敢于发言,善于发言。

2.说话完整有条理。

3.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意思。

1.课前预习,把书读薄。

2.根据学习要求,圈点勾画写感悟。

3.渗透读书方法,渐进朗读。

4.透过重点词句和标点体会内涵,把书读厚、读透。

1.抓住结构规律识字、写字。

2.书面仿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

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组织教学: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出示实物)。

生:陶罐。

生:铁罐。

师:哟,你们已经认识了。来,我们看一看,还可以动手摸一摸。

生:我觉得陶罐很漂亮、很光滑。

生:我觉得铁罐很坚硬。

师:哦,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作势将两罐相碰)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

生:陶罐就会碎了。因为铁罐很坚硬。

师:你不仅善于观察,而且爱动脑筋。

……

师:经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咱们同学不仅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而且敢于举手,踊跃发言。上课的时候也能这样吗?

生:能。

师:嗯,声音响亮,有自信。上课——

2.导入:今天,我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点击课件)来,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实物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通过即时评价,激发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师:课文已经预习过了,你读了几遍?

生用手势示意。

1.感知内容:

师:早就听说咱们班同学的预习能力特别强,今天老师想见识见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略。(此处一生说得不完整,另一生补充得很好)

师:你是个很会倾听的孩子,能边听边思,并对同学的回答加以补充。经你这么一补充,不仅很完整,语言也很简练。

2.检查词语:

●练读生词:

师:接下来谁再来露一手,读读这些新词?

(课件出示——陶罐、谦虚、恼怒、和睦相处、朴素、掘开、争辩、感到、荒凉、御厨、流逝)

生1读。

师:声音响亮,读得准确。

生2读。

师:你真厉害,把这里的多音字也读准了,“处”还有一个读音是——

生答。

师:谁能组词?

生:到处。

师:我们学校办公室的门牌上也出现过——

生:德育处、总务处……

师:你瞧,平时善于观察,勤于积累,这时候就用得着了。

【这一环节就是检查课前预习,继续培养和激励预习习惯,培养学生把书读薄;同时在读生词的同时,激励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

●学写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a.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师:生词会读了,这些字呢?

生读。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吗?

生:把脑袋的“脑”字去掉“月”换成竖心旁,就是恼怒的“恼”。

师:嗯,换偏旁识字法。

生:“朴”和“仆”作比较……

师:哦,这是形近字识记法。你瞧,有了好方法,学起生字来就容易多了。

b.引导学习结构归类法: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字的结构,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

师: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宽。

师:再仔细瞧瞧——

生:“朴”字不一样,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左右相等。

师:你的眼力太好了,不仅会观察,还会分析。

出示课件:陶谦恼睦掘(左窄右宽)朴(左右相等)

师:这就是结构归类法。你瞧,抓住规律学生字,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c.指导写字

师指导学生写“谦”(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横画之间距离相等,撇和捺左收右放)

师:为什么写的时候左边的撇要收一收?

生:因为撇的左边有“言字旁”,写的时候要注意谦让。

师:说得多好,只有互相谦让,互相尊重,整体才能更和谐。

学生每人练写一个。

(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表扬字的笔画、结构和占格好的学生。)

【生字学习抓规律,像结构归类法,形近字识记法等,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分析的习惯;指导写生字的时候,不仅看笔画、结构、占格,还要注意其中蕴涵的谦让等道理。通过评价语激励和巩固良好的写字姿势。】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观察字间架结构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分析复习已会的识字方法,学习新的识字规律,比教师直接告诉要记得牢。每次都这样训练,学生自学生字的本领会一天天增强。】

三、品读感悟,体验情感

(一)读第一段,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第一段(师读)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铁罐很骄傲,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

师:还有什么疑问?

生: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

生:铁罐怎么奚落陶罐?

师: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读书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带着问题来读书,就会有更大的收获。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抓住了“奚落”这个词。(板书:奚落旁边打两个“?”)“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生:我知道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因为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看不起陶罐,所以就常常奚落他。

师:咱们同学不仅能提出问题,还善于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擦掉板书中第一个“?”)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能提出问题,并能从字里行间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围绕“奚落”,学习2—9自然段,解决问题。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9自然段,把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交流,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课件。

A、师生共学第一次对话:

出示: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答。

师:用什么语气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生:用傲慢的语气和谦虚的语气。

师:说话要完整,还要说清楚,这样别人才能听明白。

生:用傲慢的语气读铁罐的话,用谦虚的语气读陶罐的话。

师:对,就这样说。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看到句子中的提示了。

师:对,这就是说话的提示语,我们先来借助提示语的帮助,读出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生读。

师:刚才读铁罐的这位同学重读了几个词,把铁罐的骄傲读出来了。谁听出来了?

生:我听出他重读了“陶罐子”和“碰”。

师:请问刚才读铁罐话的同学,你为什么要重读这两个词?

生:我发现陶罐子后面有个“!”,这语气应该加重。而且“碰”就是铁罐最想做的,所以,我才重读。

师:你能从字里行间走进铁罐的内心,太棒了。读这句的时候,后面有个“?”,语调应该——

生:语调上扬。

师:读出挑衅的味道。谁来试试?

生读。

师:真是一个骄傲的铁罐。陶罐呢?谁来读?

生读,声音很小。

师:呵呵,老师怎么听着感觉这“谦虚”变成“心虚”了?今天的地面是你打扫的吗?

生:不是我扫的,老师。

师:对,就用这样的语气读,因为陶罐就是说了一个事实。

生再读,这次很不错。

师:对比一下两个人的话,从称呼和标点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陶罐不仅谦虚,还很有礼貌,因为他称呼铁罐是“铁罐兄弟”。

师:你不仅善于观察,而且爱动脑筋。谁想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读?

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他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师:同学们之所以能读得这么好,首先借助了提示语的帮助读,然后抓住重点词语和标点,进一步理解读,最后加上了表情和动作表演读。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对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一环节,我重在渗透读书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横向培养重在不同形式——指名读、同桌合作读、师生接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纵向培养重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借助提示语的帮助读,然后加上了表情和动作再读,最后走进了他们的内心进一步理解读。】

B、学生自主学习后三次对话:

1.提出学习要求:

同桌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对话,分角色朗读,注意运用三步读书法——

n第一步:找出形容说话的神态或心情的提示语,帮助读;

n第二步:圈出重点词语或标点,进一步理解读。

n第三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合作表演读。

n温馨提示:选择③④组对话的同学请先在()里填上提示语。

同桌练习,教师巡视。

2.同桌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教师相机指导。

选择②的同桌:

生分角色读。

生:我借助提示语“轻蔑”来读铁罐的话,重读了“懦弱的东西”,因为后面有个“!”。

师:老师发现你还加了表情和动作,来,到前面来面对同学展示一下。

生绘声绘色地说铁罐的话,赢得掌声鼓励。

生:我借助提示语“争辩”来读陶罐的话……

生读,但语气中确少“理直气壮”的感觉。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第26课《陶罐和铁罐》……

生:不对,老师,课本上明明写的是23课,怎么能是26课?

师:对啊,就用这个语气来读陶罐的话。

生再读。

师:对,争辩的时候就该理直气壮,这才能体现出陶罐“并不是懦弱”。

生分角色读。

选择③的同桌:

生分角色读。

生:铁罐用“恼怒”的语气读,这次有两个“!”,语气更加重。

生:还要重读“破”。

生读铁罐的话,表情很恼怒。

师:铁罐这么恼怒,陶罐反应怎样?

生:陶罐还是很平静。

师:你为陶罐加的提示语是什么?

生:心平气和。

生:友好。

师:陶罐心平气和地说——

生读。

师:陶罐友好地说——

生读。

师:“和睦相处”是什么意思?

生:友好相处,不争吵。

师:何止是陶罐和铁罐需要和睦相处,咱们家人之间需要——

生:和睦相处。

师:同学之间需要——和睦相处。

师: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也需要——

生:和睦相处。

师: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师生合作:教师引读提示语,学生接读。

选择这一组的同桌共同分角色读。

【透过重点词句和标点体会内涵,培养学生把书读厚、读透的习惯;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词语的习惯】

选择④的同桌:

生读。

师:给铁罐的话加什么提示语?

生:这个时候铁罐十分恼怒,因为他听了陶罐的话,觉得说不过他了,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心里就更恼火了。

师:你能联系上文从字里行间体会到铁罐的内心,真会读书。老师注意到了你刚才说到的提示语“十分恼怒”,来,铁罐十分恼怒地说——

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读。

师:铁罐由刚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现在是——

生:恼羞成怒。

师:陶罐始终是——

生:心平气和。

生:友好谦虚。

3.整体朗读感悟:师生配乐分角色表演读。

铁罐怎样奚落陶罐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擦掉最后一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环节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和完整性;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并能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在学生读的时候,注意坐读和站读的姿势,利用评价语或手势培养或纠正。】

(三)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领会寓意。

师:陶罐不再理会铁罐,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个罐子最后怎样了呢?

生复述了10—17自然段。

师:你把10—17自然段都复述下来了,真不简单。看来你课前预习的时候下足了功夫。

生:陶罐后来被人们挖出来,变成了宝物。

师: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就是——

生:价值连城。

生:无价之宝。

师:同学们平时肯定特别善于积累,瞧,这四字词顺手拈来。

生:铁罐后来氧化了,没了踪影。

师:也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就是——

生:无影无踪。

(板书:无价之宝无影无踪氧化)

师:你知道“氧化”的意思吗?

生:略。

师:你懂得真多,从哪里知道的?

生:课前我查了资料。

师:你瞧,如果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找不到答案,就可以借助资料的帮助。

师举起铁罐的实物,小结:铁很活泼,能和氧结合变成氧化铁,那是一种红褐色粉末,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的样子。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一层层氧化,一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师结合板书小结:陶罐和铁罐各有长处和短处,骄傲的铁罐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结果是消失得无影无踪;谦虚的陶罐能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和为贵,最后成了无价之宝。

【资料的适时链接,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师: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对铁罐说,不要太骄傲,总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较。

生:我想对陶罐说,铁罐一直奚落你,你却仍然对铁罐谦虚友好,而且很有礼貌,我要向你学习。

生:我想对自己说,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和别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

师: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不仅要取长补短,还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师在板书“和”字上画心形。

【在学生交流感受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环节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适时用评价语或者手势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发言好习惯。】

五、分层作业:以《和》为题写故事。

A、以《铁罐和陶罐》为题,重编这个故事。

B、以《钢笔和铅笔》或者《雪花和梅花》为题,仿写一个故事。

【培养学生书面仿写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养成及时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陶罐易碎→永久无价之宝

友好↓↑奚落

    相关推荐

    《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 《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 人教版第五册28《陶罐和铁罐》教案 (转)靳家彦《陶罐和铁罐》课堂实录 第19课: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课堂纪实及评点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课文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7课《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7、陶罐和铁罐·教案 27《陶罐和铁罐》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与铁罐 教学案例(人教版三年级第三册) 《陶罐和铁罐》教案 19.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上) 《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三年级语文教案 《陶罐和铁罐》评课稿 四年级教案:陶罐和铁罐 27《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五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五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陶罐和铁罐》有感 《陶罐和铁罐》新说 续写《陶罐和铁罐》 再读《陶罐和铁罐》 1 9 * 陶 罐 和 铁罐 《陶罐和铁罐》词语 陶罐和铁罐的教案 三年级上语文《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三 《陶罐和铁罐》课文内容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三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建议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部编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等奖 《陶罐和铁罐》说课设计 《陶罐和铁罐》听课评析 《陶罐和铁罐》一课一练 《陶罐和铁罐》说课设计 《陶罐和铁罐》导学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建议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