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雷电颂》学案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7、 《雷电颂》学案

郭沫若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3、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并背诵课文前六段。体会作品第雄伟气氛和深厚的抒情意味。

2、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课 型 讲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吃粽子,有些地方还会划龙舟,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2、作者及作品介绍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3、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4、介绍戏曲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剧本直接规定了戏剧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和根据。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本文属于话剧,以对话为主;根据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本文属于历史剧;根据剧情和结构的不同,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本文属于多幕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堂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然后积累字词:

⑴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 睥睨 咆哮 波澜 污秽 犀利

劈开 稽首 驰骋 虐待

⑵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2、听了范读,你觉得本文在气势上有何特点?

明确: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3、模仿朗读:根据刚刚所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结构。

1、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在有什么特点?

明确: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追问:雷电颂其实是作者在颂谁?

2、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分为几部分。

明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部分(1-8)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第二部分(9-13)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四、作业

积累文中的陌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合作研讨

1、文中的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等物象象征了什么?“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了什么?运用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文中的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则象征人民群众;

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二、《雷电颂》的艺术特色。

(一)、浪漫主义特色。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雷电颂》虽然不是屈原的作品,但剧作者遵从着屈原的精神,也体现着屈原作品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雷电颂》中有大胆夸张的艺术虚构,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惊电的翅膀,飞向光明自由的天地;也借助它们伟大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雷电颂》成了屈原的化身;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正气恢宏,光辉日月。奇特的想象,纵横的奇思,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的特色,展示了剧作者卓越的才华与炽热的激情。现代和古代的两位大诗人的精神通过《雷电颂》融为一体。

(二)、多种修辞的运用。

--《雷电颂》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独自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偶像神灵,这些拟人的手法,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自更有气势。如,: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溃坝,汹涌奔腾。

诗中还有不少反问句、设问句,“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哭,哭有什么用?…‘但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等等。这些句子,呼唤指斥,使独自更增强了战斗力。

(三)、句式长短参差的变化。读起来气势宏伟,格调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屈原钢一般的正直品格,火一般的爱国热情。类似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可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三、品读感悟

1、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2、《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运用排比和反复,使句式整齐;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三、小结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雷电独自”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它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突现出来。这篇散文诗,想像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当堂检测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A)的本身就是火,你(B),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c)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D)呀!我(E)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F)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进射出光明了吗?

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呀?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稽首( ) 迸射( )

2.结合文中标出的序号将“你”指代的对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你(A) 你(B) 你(C)

3.从语法的角度指出文中标有序号的三个“我”的用法。

我(D) 我(E) 我(F)

4.对于引文第二自然段,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手法的是 ( )

A.作者运用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没有眼泪,只有愤怒。

B.作者运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要凭借雷、电、风的力量,把宇宙毁灭。

C.作者运用借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只有“雷霆”“闪电”“风暴”才是“我”和“宇宙”的意志。

D.作者运用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永不妥协、战斗到底的意志。

5.下面一段评论《雷电颂》的文字。这段文字有的地方思路不清晰,请把它理顺。

①《雷电颂》是一首高昂悲壮的交响曲,②把结构层次与感情波澜的起落融为一体,③但作者按照结构层次又有意识地构成几次高峰,④使之跌宕起伏,高潮迭起,⑤自然地显示了屈原独白的气势与逻辑力量。

6.我们在七年级时曾学过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请你将这两首诗歌与《雷电颂》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抒情方式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1.qǐ bèng 2.A光明 B火C火3.此处三个“我”都指代作者。但D做宾语,E做“生命”的定语,F做“全身”的定语。 4.D 5.这是包括五个分句的复句(“使之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算一个句子)。调整后的顺序应为①③④②⑤。 6.《天上的街市》《静夜》这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传说中天上的人和事,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显得比较含蓄。《雷公颂》是人物的内心独自,它比较多地运用呼告、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积聚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激流直接喷泻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 雷电颂》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教案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下):第7课 雷电颂 7雷电颂(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雷电颂教案下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雷电颂》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教案设计 7雷电颂 7 雷电颂 八年级下册课文:雷电颂阅读答案 7 雷电颂 第7课《雷电颂》课文简介 八年级下教参:雷电颂 雷电颂(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八年级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 八年级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04 八年级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03 八年级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02 八年级文下册《雷电颂》 教学设计3 八年级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05 雷电颂课件及朗读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八下7课《雷电颂》课堂实录及相关资料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辅导资料:雷电颂 《雷电颂》课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教学反思 7 《雷电颂》的教学设计 八下第二单元教案2《雷电颂》《海燕》 雷电颂(鲁人版七年级必修) 《雷电颂》教案 《雷电颂》教案 雷电颂教案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 屈原《雷电颂》教学设计(八年级上) 屈原《雷电颂》教学设计(八年级上) 《雷电颂》教案5 《雷电颂》教案6 《雷电颂》教案11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致空气》教案 《雷电颂》教案1 《雷电颂》教案2 《雷电颂》教案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案 《雷电颂》教案4 《雷电颂》教案10 《雷电颂》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学案 《雷电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雷电颂》文学常识 《雷电颂》导学案5 雷电颂教案设计 《雷电颂》实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背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变色龙》学案 《雷电颂》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学案 《雷电颂》课后题及答案 《雷电颂》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语文知识点 《雷电颂》词语解释 雷电颂阅读答案 《雷电颂》评点 《雷电颂》主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变色龙》教案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 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建议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致空气》课文精讲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杂谈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三峡》学案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反思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