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八上教案(一)

复习范围:1-2单元诗词和专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各首诗的内容,从多方面进行赏析。

2、提高解答古典诗歌赏析题能力。

一、课前预习,梳理知识点。

1、《七律 长征》

【内容】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赏析】①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江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②“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③“暖”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了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烘托了泸定桥环境的险恶,战争的激烈,反衬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2、《春望》

【内容】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名句】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赏析】① “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② “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③ 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④“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3、《泊秦淮》

【内容】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①首句写景。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②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运用曲笔,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写商女不知亡国之恨,犹唱淫靡之曲,字面上是批评商女,其实意蕴非常丰富:一是特指商女犹唱,感叹南朝之亡,斥责陈后主君主轻荡招致危亡;二是揭露座中那些欣赏亡国之音的达官显贵,谴责他们沉湎于声色,腐化堕落;三是让人们从陈代的荒淫亡国联想到即将重蹈覆辙的晚唐王朝的命运。

③“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内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名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僵卧孤村”“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是写现实的,“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写梦境的。现实与梦境是通过“风吹雨”三个字巧妙结合起来的,因“风吹雨”在这里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写眼前的现实生活,一是象征意义,它象征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为国戍轮台”的壮志有机地融为一体。

5、《过零丁洋》

【内容】这首诗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①颔联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风飘絮”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顿生悲伤之情。

②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诗人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③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④感受:一是人总有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要能光耀史册;二是为民族、为人民、为祖国、为正义、为真理而献身,死得其所,重于泰山。(答案不限于此)

6、长城专题

与长城有关的成语、谚语、诗句、故事各两条。

【成语】万里长城(原指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后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或界限)

【谚语、歇后语】(1)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2)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3)不到长城非好汉。

【楹联】(1)玉门关联: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2)嘉峪关联:二崤虎口夸天险,九折羊肠确地难。

【诗歌】全唐诗·长城名咏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定城砖的传说》等

【观点】《万里长城断想》的作者吴祖光认为,今天“万里长城已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一下。

不同意,文中的实用价值只是指战争中的防御功能。今天还有旅游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建筑技术研究价值、文化价值等。(长城文化内涵丰富深刻,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现状】有这样的一则消息:“万里长城上了全球最濒危遗址名单,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正受着双重煎熬,长城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请你为保护长城提几点建议或保护措施。

①改善土质,碱性的浸透,造成靠近地面部分的城墙出现逐层剥落的现象。②设立专项保护长城的法律。③提高人们保护民族图腾的意识。(合理即可)

二、当堂反馈:

1.《春望》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用带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赏析有错误的一项( )

A全诗中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歌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生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歌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请对“夜阑卧听风吹雨”略做赏析。(学案“研读探究”第4题(1)变式题)

11、解析:第三句不是写梦境。标准解答:C

12、这句诗写时间、环境和现实中的诗人的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巧妙地把自然界的风雨与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联系在一起,把现实和自然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之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

5.通过《专题·长城》的学习,你对长城肯定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与“长城”有关的资料,阅读后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分)

材料一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材料二 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材料三 中国长城研究会一项调查显示,目前长城的基本情况是:三分之一基本完好,三分之一残破不全,三分之一不复存在。一幅幅面目全非、残破不堪的长城照片也屡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材料四 为了加强对长城的保护,规范长城的利用行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476号国务院令,公布《长城保护条例》。该条例已于12月1日起施行。

①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古代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2分)

②可现在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破坏的威胁,国家对长城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条例的颁布为长城保护提供了有很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支持。(2分)

三、课后拓展:

(甲】 沁园春·雪(节选)(毛泽东)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指出下面朗读节奏有诶的一项:(2分)

A.江山/如此/多娇 B.干戈/寥落/四周星

C.惜/秦皇/汉武 D.人生自古/谁无/死

2.填空。(3分j

两首诗都表达了 的主题.但两苜诗抒发的感情又有所不同。甲诗侧重 ,乙诗侧重 。

3.自选角度,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2分j

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会赏析 句:

5 . D . ( 2 分)

6 .爱国 豪迈、自信 忧虑、悲壮 (3分,每处 l 分。意近即可)

7 . ( 1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今“风流人物”的赞美之情。“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创造了空前伟大的业绩。( 2 ) 此句直杆胸臆,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2分,意近即可)

听 泉 韩静霆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别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竹林间草地上。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4.请说出文章标题“听泉”的意思。(2分)

答: 。

5.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请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2分)

答: 。

6.最后一自然段中的“《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作者认为小泽征尔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按要求填空回答。(2分)

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净化人们心灵的音乐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和□□。

7.这篇散文多处出现“泉水”,根据语境,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按要求填空。(6分)

①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

②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

③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④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第 句和第 句“泉水”的意思相同,都指

第 句和第 句“泉水”的意思相同,都指

8.仿照下面的文字,另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琴声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竹林间草地上。

仿句:

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文章用“演奏”而不用“欣赏”是因为去演奏它,会更深刻地理解乐曲。

B.杨荫浏和阿炳之间“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这是因为钟子期对俞伯牙不能像杨荫浏对阿炳那样“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

C.文章主要用寻访、谈心、谈艺、谈琴、录音、取题等情节详细地描述了杨荫浏抢救并传播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过程。

D.《二泉映月》表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旋律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伤”,是他对自己身世的诉说。

20.听《二泉映月》(感受《二泉映月》) 2分;

21.因为我们“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2分。

22.“虔敬(崇敬)”“感激”。2分、-个词语1分。

23.①③,《二泉映月》的旋律(乐曲);②④,《二泉映月》。6分,一空1分。

24.意思正确,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样即可给分。3分。

25.C。3分

    相关推荐

    诗歌鉴赏专题之语言鉴赏 唐诗鉴赏:苏颋《汾上惊秋》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教学教案 高考诗歌专题按题材分类鉴赏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汉字》教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诗歌复习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鉴赏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4:注意事项 初二语文专项训练:诗歌鉴赏 苏教版八年级上诗歌复习 《诗歌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130题) 唐诗鉴赏:《山中》诗歌鉴赏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诗鉴赏及答题技巧期末复习导学案 唐诗鉴赏:《滕王阁诗》诗歌鉴赏 专题《狼》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高三诗歌鉴赏教案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3):诗歌鉴赏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成语 专题《鸟》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古诗词鉴赏暑期练习八下语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5:六种回答模式 唐诗鉴赏:《别薛华》诗歌鉴赏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长城》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诗歌鉴赏教案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诗情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专题《鸟》教案6(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专题《鸟》教案4(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专题“汉字”》教案设计3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高考专家指导: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注意事项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长城》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唐诗鉴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狼》导学案 苏教版 2017年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诗歌鉴赏答题公式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登高》诗歌鉴赏 高三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九龄《归燕诗》诗歌鉴赏 历届高考语文诗歌题鉴赏练习(附答案):苏武庙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诗歌、默写 唐诗鉴赏:《送别杜审言》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敬忠《边词》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李適之《罢相》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王之涣《宴词》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诗歌鉴赏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诗歌鉴赏(课内) 2016届高考备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练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高考专家指导:语文诗歌鉴赏回答技巧 诗歌鉴赏案例分析 诗歌鉴赏案例解析 高考语文专项提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策略 《赠刘景文》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诗歌鉴赏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诗歌鉴赏(课外)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题2016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古代诗歌四首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词赏析精选 唐诗鉴赏:王之涣《凉州词》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说《蜀道后期》诗歌鉴赏 王维《使至塞上》诗歌鉴赏 “诗歌表达方式”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与修辞 《行路难》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之文本阅读 高一年级寒假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含答案) 2016-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2017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我遥望 唐诗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诗歌鉴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狼》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专题《汉字》导学案(苏教版八年级上教案设计) 2017年高考语文专项提升:诗歌鉴赏的4种方法 唐诗鉴赏: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孟浩然《舟中晓望》诗歌鉴赏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高一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附答案 唐诗鉴赏:张九龄《望月怀远》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 苏教版中考古诗鉴赏(38首) 唐诗鉴赏: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歌鉴赏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 八年级语文上册 9 古诗四首导学案 苏教版 唐诗鉴赏: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歌鉴赏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大题专项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 长征组歌两首教学案 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