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文言诗文基本功”综合训练

小编: :admin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燕山胡骑( )

陈涉少时( )

扶苏以数谏故( )

陶后鲜有闻(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八月秋高风怒号( )

车六七百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1)人不知而不愠( )

(2)桓侯不应( )

(3)居数月( )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5)我以日出时去人近( )

(6)吾欲之南海( )

(7)寻向所志( )

(8)方七百里( )

(9)性嗜酒(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

(1)徒以有先生也( )

(2)但手熟尔( )

(3)何陋之有( )

(4)盖竹柏影也( )

(5)乃记之而去( )

(6)雕栏相望焉( )

(7)遂许先帝以驱驰( )

(8)故其文疏荡( )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止有剩骨

B.经纶世务者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D.圣人非所与熙也

5.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蛐②暮而果大亡其财

B.①层层指数蛐②数以万计

C.①会宾客大宴蛐②会天大雨

D.①送孟浩然之广陵蛐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1)其两膝相比者( )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

(2)终为忠臣( )

中轩敞者为舱( )

(3)晏子使楚( )

使至塞上( )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高可二黍许( )

(5)隶而从者(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6)予观夫巴陵胜状( )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固以怪之矣( )

(8)执策而临之( )

策勋十二转( )

(9)身上衣裳口中食(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10)天下事有难易乎(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亲戚畔之

D.十年春,齐师伐我

8.写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

(1)而死者十九

古义:

今义: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3)水何澹澹

古义:

今义:

(4)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古义:

今义:

(6)听妇前致词

古义:

今义:

(7)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

今义:

(8)长跪而谢之

古义:

今义: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都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请加以解释。

(1)温故而知新

(2)其一犬坐于前

(3)孔子东游

(4)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6)勿怪吾也

(7)复前行,欲穷其林

(8)稍稍宾客其父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成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2)后遂无问津者。(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4)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

(5)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7)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

(8)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10)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11.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2)两山排闼送青来。( )

(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

(7)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8)臣本布衣。( )

(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1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

(3)屏弃而不用( )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6)入则无法家拂士( )

(7)问渠那得清如许( )

(8)将军身被坚执锐( )

(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1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13.与“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B.管夷吾举于士。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14.“为”属一词多义,请你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为”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2)尚思为国戍轮台( )

(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

(4)项为之强( )

(5)夫子何命焉为( )

(6)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 )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少时,一狼径去。( )

(2)去死肌,杀三虫。( )

(3)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4)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16.下列句子中的“国”含义是否相同?请写出它们各自的意义。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 )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4)等死,死国可乎?( )

17.与“马无故亡而入胡”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人西辞黄鹤楼 B.故为之说

C.温故而知新 D.妻跪问其故

18.下列划线词的意思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无论魏晋 B.年已蹉跎

C.浑欲不胜簪 D.鲁直居左

19.给下面句中划线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寡人谕矣( )

A.明白,懂得

B.告诉,吩咐(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C.皇帝对臣子下的命令、指示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A.多 B.充满 C.满

(3)苟富贵,无相忘( )

A.倘若 B.得到 C.随便

(4)鸢飞戾天( )

A.罪过 B.至 C.乖张

(5)已不觉目酣神醉( )

A.熟睡 B.畅快 C.喝足了酒

(6)瀚海阑干百丈冰( )

A.浩瀚的海洋 B.草原 C.沙漠

20.以下对《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写了作者弃官后的隐逸生活,以及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这是元散曲家张养浩在调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关中旱灾,赴任途中写的。

C.作者通过怀古,表现了对老百姓疾苦的同情、对历代统治者的憎恨。

D.“潼关怀古”是曲牌名,“山坡羊”是题目。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归园田居》(其三)的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了作者在农村劳动的情景。

B.《过故人庄》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诗描写了他路过故乡时的所见所闻。

C.《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诗中最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游春尽兴的喜悦心情。

D.《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陆游,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名句,富有深刻的生活哲理。

22.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字 ,号 ,唐代伟大的 诗人。他于安史之乱中写下了组诗“三吏”(《 》《 》《 》)、“三别”(《 》《 》《 》)等名篇。诗集《杜工部集》是以 命名的。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剑南诗稿》,作者陆游,号 , (朝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3)孟子,名 ,字 , 时邹国人。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 学派的一位大师。后人将孔子与孟子并称为“孔孟”,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孟子的“民为贵, , ”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4)《史记》《 》《 》《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为我国史学名著。《 》《 》《 》《红楼梦》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5)陶渊明,一名潜,字 ,谥号 ,浔阳柴桑人, (朝代)著名 诗人。

(6)柳宗元,字 ,河东人, 代文学家、思想家。他和 都是当时“古文运动”的主将,并称“ ”。

(7)苏轼, 时文学家、书画家。字 ,号 ,眉州眉山人。他的父亲 和他的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三人世称“ ”;他们和 、 、 、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8)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 ,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朝代)史学家、文学家。《史记》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字,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分为本纪、 、 、书、表五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全书不但文字缜密,记事详细,而且语言形象、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鲁迅先生用“ , ”高度赞美了《史记》。

23.从《愚公移山》一文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之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

(2)洛(洛河)阳:

(3)衡(衡山)阳:

(4)华(华山)阴:

24.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干支是天干(十个)和地支(十二个)的合称,拿天干和地支相配,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多用于纪年,现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请回答下列问题:

今年是己丑年,去年是 年,明年是 年;

25.《木兰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替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读了文章,你如何看待木兰?

26.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我们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那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厚;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安定,人人平等。这样的作品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

27.《黔之驴》中的那头驴,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刻画它的意义是什么?

“文言诗文基本功”综合训练答案

1.xiānglěijìshàoshuòxiǎn cīháo shèng 2.(1)怨恨、恼恨(2)答应、理睬(3)经过(4)打算(5)距离(6)去、往、到(7)寻找(8)方圆(9)嗜好、喜好 3.(1)介词,因为(2)副词,只、不过、仅仅(3)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义 (4)副词,承接上文说明情状,可译为“原来是、原来”(5)连词,表承接(6)助词,表陈述语气(7)副词,于是、就(8)代词,他、他的 4.B 5.C 6.(1)靠近;等到(2)动词,成为;动词,是(3)动词,出使;名词,使者(4)处所;大约,上下(5)动词,跟从,随从;动词,跟从,学习(6)动词,看;名词,景象(7)动词,巩固;副词,本来(另一说,理解为“自然”)(8)名词,马鞭;动词,记载(9)名词,食物;动词,同“饲”,喂养(10)形容词,容易;动词,交换 7.D 8.(1)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表确数(2)古义:古代祭祀时用的猪牛羊等物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古义:水波动荡的样子;今义:安静(4)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5)古义:渐渐,逐步;今义:稍微(6)古义:对……说话;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或悼念的话(7)古义:羞辱;今义:身体不适(8)古义:道歉;今义:感谢,凋落 9.(1)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旧知识”(2)名词转化为副词,作“坐”的状语,像狗那样。 (3)方位名词,这里作状语,到东方。 (4)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可译为“使……污”。 (5)方位名词作动词,译为“往下游走”。(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 (7)形容词作动词,走完。(8)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宾客。 10.(1)不耻下问(2)无人问津(3)吴下阿蒙(4)黔驴技穷(5)庞然大物(6)不求甚解(7)画蛇添足(8)三顾茅庐(9)一鼓作气(10)买椟还珠11.(1)比喻(2)拟人(3)设问(4)顶真(5)对偶、夸张(6)互文(7)排比(8)借代(9)对偶 12.(1)“属”通“嘱”,托付 (2)“亡”通“无”,没有、不,否定副词(3)“屏”通“摒”,摒弃(4)“具”通“俱”,全部、详尽、详细(5)“扳”通“攀”,牵、引(6)“拂”通“弼”,辅佐(7)“那”通“哪”,怎么、为什么(8)“被”通“披”,穿着(9)“阙”通“缺”,断缺(10)“衡”通“横”,不顺、梗塞 13.D14.(1)介词,表示目的,可译为“为了”。(2)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给”“替”等。(3)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4)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5)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了”等。(6)介词,可译为“于”“在”。 15.(1)动词,离开(2)除去,去掉(3)距,距离(4)动词,离开 16.(1)国家(2)国都(3)国防 (4)国事 17.D 18.D 19.(1)A(2)C(3)A(4)B(5)B(6)C 20.BC 21.AC 22.(1)子美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官职 (2)放翁 南宋 (3)轲 子舆 战国儒家 社稷次之 君为轻 (4)汉书 三国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5)元亮 靖节 东晋 山水田园 (6)子厚唐 韩愈 韩柳 (7)北宋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三苏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8)子长 西汉 纪传体 世家 列传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23.(1)在长江南岸 (2)在洛河北岸 (3)在衡山南面 (4)在华山北面 24.去年是戊子年明年是庚寅年 25.示例:她是一位勤劳勇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在她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理想,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6.作者借此一方面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27.黔之驴是当时社会中那些愚蠢自大、虚有其表的权要人物的象征。作者塑造黔之驴的用意在于揭露他们外强中干、一无所用的本质。

    相关推荐

    熟记断句口诀才能练好文言文基本功 语言综合运用训练题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漫游语文世界 动笔之前先练基本功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小作文训练之一) 名著综合训练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 七年级下册语言运用综合训练题 抓住阅读的基本训练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 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训练试题 2016年小升初语文综合训练题 中考重中之重:语文基本功 高一语文暑假综合性训练试卷 高三语文暑期综合性训练试卷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综合训练2 背诵:学习语文的基本功_语文论文 高考语文滚动训练:语言基础题(六) 《寓言四则》基础知识训练 《诗两首》基础知识训练 六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家庭训练题练习 《岳阳楼记》综合能力训练 《醉翁亭记》综合能力训练 《人生寓言》基础知识训练 小升初考试语文综合测试卷训练 2017年中考语文基础训练:文言字词(填空) 2017年小升初语文综合训练卷(考前练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训练试题 九年级物理下册《功的综合练习》 教师仍需夯实基本功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训练试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阅读训练题 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与综合性_语文论文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综合题 高一语文下册暑期作业卷:综合训练 基础训练六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六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7 基础训练3 基础训练五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四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五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三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四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三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四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三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六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三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五作文教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 “吃透”教材:语文教师必修的基本功 基础训练6 基础训练7 基础训练1 基础训练1 基础训练4 基础训练六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五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四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七作文教案 基础训练7 基础训练5 基础训练4 基础训练6 基础训练5 基础训练1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教案 基础训练6 基础训练1 基础训练6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训练题 基础训练2 基础训练3 基础训练7 基础训练2 小学 作文训练形式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汇总性训练 《短文两篇》基础知识训练 《古代诗歌五首》基础知识训练 《赠刘景文》综合练习题 2016年小升初语文名言古诗训练题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英英学古诗》练习评测:综合练习 语言文字训练别解 《郭沫若诗两首》基础知识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 单元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