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古诗词赏析

小编: :admin

中考总复习笔记(11)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二.古诗词赏析

一、《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

4、这首诗的主旨是

二、《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三、《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2、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也是全诗的诗眼。

3、“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4、“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

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 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 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 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 事件。

2、“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 的思想。

5、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 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 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D 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 _, 。”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填2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七、《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九、《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义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

2、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4、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7、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十一、《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古诗词赏析练习答案

一、《观沧海》

1、水波动荡 山岛巍然屹立 生机蓬勃

2、B

3、观 六 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日月星辰 海水呈青苍色

4、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天静沙•秋思》

1、深秋晚景图

2、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3、B

三、《饮酒》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心远

3、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4、自然情趣

5、B(应是“如此”之意)

6、C(“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安史之乱

2、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宵。

3、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4、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

5、A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2、送别

3、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4、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5、诗句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必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七、《赤壁》

1、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

2、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3、D

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B

2、A

九、《山坡羊•潼关怀古》

1、D(最主要的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一个朝代兴起,往往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故云“兴,百姓苦”。(意近即可)

3、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可怜

2、D

3、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4、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5、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6、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7、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十一、《蒹葭》

1、D

2、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地点和景物,又点明了时节,渲染了一种苍凉幽渺的氛围和色调。

......

    相关推荐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词语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古诗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中考总复习笔记:词语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语音文字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口语交际 语文中考复习:中考复习题:古诗词赏析训练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综合性学习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作家作品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修改病句 201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题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仿写句子 云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赏析及理解 中考语文复习: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古诗词默写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常用修辞格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新闻概写练习 2010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2010年中考语文诗词赏析专项练习 中考总复习笔记:语音文字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词赏析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默写 2010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古诗词阅读 七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指导:诗词赏析 2010年中考一轮复习词语汇总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题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下册 2010年中考英语词法总复习:形容词/副词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6)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5)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4)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八年级语文上册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1)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3)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2)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 语文版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 2010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必背古诗词(河大版) 2011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词总复习训练(百题) 2010年中考诗歌赏析 2010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诗词名句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徽标及依图表述题训练 语文中考复习:古 诗 词 名 句 析义例 举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之九年级古诗文复习方案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之七年级古诗文复习方案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八年级古诗文复习方案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赏 中考语文备考:怎样赏析古典诗词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成语故事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己亥杂诗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赤壁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易错字词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文翻译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文翻译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翻译古文 2010年中考一轮复习:古今异义词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观沧海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备战2017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 2016中考语文一模古诗词赏析方法 2017中考指导: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 201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名句归类复习 天津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古诗文一览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常用易错字及常混淆词语辨析汇总 201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默写 2017中考备考指导: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 初中古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资料(6) 语文中考复习:中考复习之古诗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诗歌复习资料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资料(3)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古今异义词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资料(4)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九)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过零丁洋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资料(5)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资料(5)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古诗鉴赏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十)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及名句汇总 201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压轴题精选 2015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使至塞上 2010年中考古诗词默写训练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古诗文名句欣赏 2010中考语文基础题复习:字音辨析题汇总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 2010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重点词语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西游记》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汇总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十四)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次北固山下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钱塘湖春行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山坡羊 潼关怀古